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大国,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画(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她是用独特绘画材料工具及表现手法体现传统艺术,她有着一套完全区别于西方绘画的艺术体系——散点透视、诗书画结合的艺术特征,这是其它国家的画种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2.
西方绘画建立了严格的从一只眼睛、一个视角看世界的焦点透视,而中国画则以散点透视即运动透视创造可游之境,中西方绘画各有其主观性,由于有了“人的坐标”的同一性,对艺术而言,两者都是科学的,都造成了艺术上的合理。  相似文献   

3.
写意与写实绘画历来作为中西传统绘画艺术的代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由于中西方对世界认识方式的不同,追求的审美心理不一样,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观察审美对象的方法——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的观察方法符合中西方各自的审美需要,服务于不同的审美需求,也因此创造出了不同的审美形式,成就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即写意与写实绘画  相似文献   

4.
透视是绘画活动中的观察方法,是研究画面空间问题的.由于思维方法、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区别,使东西方绘画对空间的处理始终有着各自的特征.西方焦点透视强调实现客观的真实,而东方散点透视则突出画家内心的真实.对照两种视学体系指出差异并正确评价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西方绘画使用的是焦点透视,只能在表现事物的深度和空间感上略占优势,而在情景交融方面则有很大的局限性。中国画由于使用的是散点透视手法,所以,使其诗情画意更浓,加上书写的艺术和几枚朱印,溶诗、书、画、印于一炉,通过想象将诗情画意汇合成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因而使诗与画、时间与空间、听觉与视觉较之西方绘画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协调与统一。  相似文献   

6.
西方绘画使用的是焦点透视,只能在表现事物的深度和空间感上略占优势,而在情景交融方面则有很大的局限性。中国画由于使用的是散点透视手法,所以,使其诗情画意更浓,加上书写的艺术和几枚朱印,溶诗、书、画、印于一炉,通过想象将诗情画意汇合成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因而使诗与画、时间与空间、听觉与视觉较之西方绘画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协调与统一。  相似文献   

7.
透视在绘画中是一种重要的造型手段。创作中,艺术家们为了有效地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主观感受,都必须科学地利用透视的规律,使它服从自己的艺术需要。 在西方绘画中,艺术家们所使用的透视方法是“焦点透视”,即在观察者的视点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所观察到事物发生的近大远小的视觉变化规律。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艺术家们虽然也不时使用焦点透视的规律去反映生活,表现自己的艺术感受,但使用得更多更广、更为中国艺术家和中国人民所喜爱的,还是由古代艺术家们所创造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透视方法——“散点透视”。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1912~1949年)的文学书籍插图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要求,另一方面吸收了世界设计潮流的设计形式,兼具东西方之所长,富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历史文化价值。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结合的构图方法,单纯、清新、朴实的用色主张和形式多样的艺术手法表现了民国时期文学书籍插图的构图特色。  相似文献   

9.
国画透视把握住了视觉的感觉特征,注意了它的大社会特征、心理特征等方面的要求,重视了艺术对它的要求,因而国画能沿着自己民族绘画的发展、需要来探索视觉规律及与造型艺术的联系,国画透视正在越来越多的被证实是符合于艺术发展规律的。民族审美意识造就了民族绘画形式,绘画又陶冶了民族审美意识并锻炼了人们的眼光,透视正是在这种往复中不断的上升、完善,并成了其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古老、传统而又典雅的水墨艺术,曾经名扬世界之艺术殿堂。到了近代,国画曾一度走向衰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画论之谬是其一,国画创新需要有理论指导。近年来由于商业大潮的冲击,国画被冷落和边縁化,作为国粹的中国水墨画需要创新,创新才有生命力。创新是建立在传统的绘画基础上,赋予国画新的意境、情趣,探索新的技法与形式,表达绘画者新的创作理念。创新创作方法,要以正确的见解表现其艺术内涵的深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古老、传统而又典雅的水墨艺术,曾经名扬世界之艺术殿堂。到了近代,国画曾一度走向衰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画论之谬是其一,国画创新需要有理论指导。近年来由于商业大潮的冲击,国画被冷落和边縁化,作为国粹的中国水墨画需要创新,创新才有生命力。创新是建立在传统的绘画基础上,赋予国画新的意境、情趣,探索新的技法与形式,表达绘画者新的创作理念。创新创作方法,要以正确的见解表现其艺术内涵的深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表现对透视有一定的认识,但又不同于西方描绘景物的透视,画家采用散点透视从画面整体有节奏地决定各部分,组织各部分。为了创设画面的意境而采用“三远”、“虚实”、“取舍”之法。  相似文献   

13.
【活动思路】中国画作为我国的国粹,需要我们继承与发扬。国画不讲究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国画的这些特点比较符合幼儿的绘画特点——绘画只是作为幼儿表达自我情感、表现周围事物的一种方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强调,艺术领域的核心价值是感受和表现。所以,国画是幼儿艺术表现的极好形式。此外,让幼儿接触中国画可以培养幼儿从小对本国艺术的兴趣。大班国画系列活动“可爱的虾宝宝”就是一系列国画艺术活动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甘肃高师学报》2008,13(2):132-134
中国画的表现,有它的民族传统特点,在透视表现上,中国画有自己的特殊处理方法,它既遵循透视上的基本法则与规律,又不拘泥于一般法则与规律.就是说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打破焦点透视的视域范围去摄取景物,使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更全面、更生动,这就是中国画散点透视法.从艺术表现的角度去看,散点透视在摆脱科学的理性束缚后,反而有更独特的艺术空间表现力,并留出更多的意境空间供画家、读者去游览.这正是东方绘画的特性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社会文化中,中西方艺术的发展已呈现相互交融,相互学习的趋势。文章分析研究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冷抽象绘画美学与中国传统文人画美学思想之间的相似之处,并认为:西方冷抽象绘画美学包含着中国传统文人画哲学思想和观念,它最值得人们借鉴的是抽象的美,中国绘画艺术可以从它的形式构成以及观念中吸取营养,以丰富中国画内涵。当代艺术家有必要深入了解中西方艺术的观念,探求其内在的交融点,为现代艺术的繁荣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积累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艺术宝库,国画作为其中的一种瑰宝,自出现之时到现在,已经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有着完整的绘画体系和独特的艺术特点。虽然不少美术院校开设了国画专业,但是大部分高校的美术教学采用的是西方的绘画教学模式,而且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向西方学习,种种原因导致国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出现了问题。为了提高国画教学质量,我们应当认识到当前国画教学中的不足或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使这一传统艺术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原始美术都是与实用结合的.表现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征服欲望。西方艺术用科学的焦点透视自然,中国画家则以散漫的自由精神意识,主观散点透视,探求大自然神韵,追求无我境界。线条是东西方原始美术共用的造型手段。随着历史发展,西方艺术家不断地追求空间感、体积感.在色彩渲染方面寻求表现力.而中国画进一步拓展线墨的艺术张力,逐步形成各不相同的绘画体系。主观的理性创造虽不直接具备自然科学的品格,却是达到艺术把握自然神韵的一种合理的审美方式。西画具象描绘的硕果,也为中国画家打开了广阔的艺术视野。中西方艺术家各自发现对方的创造价值,交融渗透是现代艺术大师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8.
《柳州师专学报》2019,(5):36-38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在空间观与审美意象上存在较大差异,针对空间观与意象造型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在空间观上,中国绘画采用以小观大的散点透视法、点与线相结合的空间塑形手法以及动态开放的空间建构方式;而西方绘画采用近大远小的焦点透视法、块与面相结合的空间塑形手法以及静态封闭的空间构建方式。在意象造型上,中国绘画秉持以意取象的意象观,通过水墨简约手法表现意象;而西方绘画的意象观经历了从逼真到变形的演变历程,以重彩夸张的手法表现意象。  相似文献   

19.
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本是中西绘画理论中的技巧手法,但在中西文学之中也可以发现作者焦点透视写作与散点透视写作的异趣。从契诃夫短篇小说和《醒世恒言》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在从景物描写、叙述视角和叙事线索处理三个方面,中西文学均有不同体现。  相似文献   

20.
国画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尤其是传统国画在笔墨、色彩与意境上更是独具东方文化艺术的美学特色。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互联网的发展,一种新的绘画形式——数码绘画得以诞生,数码国画也因此得到不断发展。传统国画与数码国画存在哪些相同与相异之处,本文就此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