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皋 《文教资料》2014,(9):24-25
中国和韩国都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它们以汉字为共同的文化基础.汉字的传入与使用使中国文化及伦理道德在朝鲜半岛广泛传播.本文主要介绍汉字在高句丽、百济、新罗等的传播概况,肯定移民在汉字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韩国汉字词的传入过程,从时代上看,汉字词是通过中国和日本输入的,但是韩国也有其独创的汉字词。也就是说,韩语汉字词从起源上可以分为通过中国传入的汉字词、通过日本传入的汉字词、韩国固有的汉字词三类。  相似文献   

3.
2005年韩国政府宣布:在所有公务文件和交通标志等领域,全面恢复使用已经消失多年的中国汉字和汉字标记,以适应世界化的时代潮流,并提出了《推动汉字并用方案》,其目的是为了发展韩国的传统文化、促进韩国与汉字文化圈国家的交流。目前韩国的汉字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由于韩国政府对汉字政策的摇摆不定,在汉字教育过程中呈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朱华平 《巢湖学院学报》2013,(1):128-132,141
韩国学生书写汉字同非汉字圈国家的留学生一样也存在大量笔顺偏误,通过对韩国韩瑞大学中国学科学生的书写调查,文章认为韩国现行的汉字教育以及韩文字母对韩国学生学习书写汉字产生有限的正迁移作用,教学中对笔顺问题的不重视也是造成韩国学生产生大量笔顺问题的一个原因。因此在对外汉字教学的初始阶段应该重视笔顺问题,并改进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齐琳 《考试周刊》2009,(40):41-43
韩国和中国同在汉字文化圈,但由于对共有汉字的理解有差异,因此韩国人在学习汉语或中国人在学习韩语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误会。本文对中韩汉字词的同形异义、同形同义、近形同义等类型进行比较分析,解决容易引起误会的中韩相似汉字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如火如荼地开展汉语国际推广的情况下,通过比较的方式研究中韩现行汉字之间的差异,不仅能为中韩汉字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提高韩国人对汉字的认知度,为汉语国际推广带来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也能给汉语教学和韩国语教学提供帮助。一方面,韩国人在学习汉语时,掌握了韩国汉字与中国汉字的异同之后,可以提高学习汉语的效率和速度;另一方面,中国人在学习韩国语时,也可以避免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在使用韩国汉字、汉字词时生搬硬套中国汉字的用法而出现错误,可以提高韩国语词汇使用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韩国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国学生学习韩语时产生的一些偏误问题,本文着重对比了中韩汉字词以及学习这些汉字词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唐朝不仅在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史上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唐朝时期,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同时在这一时期中国汉字的对外传播途径及其影响也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和新的突破.日本遣唐使对于汉字在日本的传播起到了一个关键的作用:汉字在韩国的传播则主要是通过国家的大力推广;而在汉字能扎根于越南的文化与语言之中,主要是因为其当时处于唐朝的直接管辖之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汉语对韩国语影响很大,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韩国语中的汉字词,在韩国的国语大词典中,汉字词的收录占接近70%.本文对韩国语中的汉字词从来源、发展、变化几个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为韩国语学习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星岛环球网报道,韩国9月将发行收录汉字的词条和词汇量最多的词典,收录的汉字词条和词汇量超过了中国大陆的《汉语大词典》。韩国对汉字教育的争论十分激烈,很多韩国人认为应该多爱护自己国家语言。分析认为,韩国国内围绕汉字的争议背后,始  相似文献   

11.
全球掀起汉字汉语学习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掀起汉字教育热 综合2010年1月31日新加坡《新明日报》、2009年1月10日韩国《朝鲜日报》等报道,由于汉字在韩国文化中的极度重要性,中国在国际上的崛起以及韩国政府重要官员的建议,汉字教育再度成为韩国各界热烈讨论的重要话题。最近,韩国科学技术与教育部计划让韩国各小学从2011年新学年开始,教小学生学习汉字。  相似文献   

12.
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韩国留学生相比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具有相对优势,但同样也存在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初级阶段的韩国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侧重于部件和笔画进行分析找出其原因,提出在汉字教学过程中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促进汉字教学与学习。  相似文献   

13.
星岛环球网报道,韩国9月将发行收录汉字的词条和词汇量最多的词典。收录的汉字词条和词汇量超过了中国大陆的《汉语大词典》。韩国对汉字教育的争论十分激烈,很多韩国人认为应该多爱护自己国家语言。分析认为,韩国国内围绕汉字的争议背后,始终是民族主义情绪的躁动。檀国大学东洋学研究所22日表示,1978年8月创刊的《韩汉大辞典》编纂工作将在本月内完刊,共16册,其中包括1册索引。汉字在韩国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数度浮沉。在古代韩国。汉字是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的分界线。能写一笔好的汉字书法,能用汉字写诗作赋,是上层社会的身份标识。而下层社会的庶民则与汉字无缘,其所使用的语言也没有相对应的文字。到了80年代以后,汉字教育才开始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在中国综合实力的逐渐增强,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升温。这种情况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虽然中国同朝鲜半岛的交通往来历史悠久,汉字在很早之前便传入到朝鲜半岛并被他们接受使用,但现在许多韩国汉语学习者在汉字的书写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水平参差不齐。本文针对韩国学生汉字书写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人认为韩国属于汉字文化圈。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韩国学生汉字教学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发现韩国学生在学习汉字过程中由于形似、音近、受词语中前字影响等原因造成汉字学习中字形有理据错误和无理据错误,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提笔忘字"、大学教授批改论文需要帮助学生查找错别字的现象.这些现象绝不是个别现象,说明了中国传统的汉字文化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前景.汉字具有总数多、常用字少的特点,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汉字可作为书法艺术.针对目前学校汉字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结合汉字的特点提高对汉字文化的认识,通过分析汉字的音形义来更好地掌握汉字;提高对汉字书法艺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利用汉字构词灵活的特点,举一反三,掌握更多的汉字.  相似文献   

17.
汉字作为一种书面语交际符号,以其独特的表意特征和内部构成形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对汉字文化的解读,不仅能辅助对外汉字教学,同时可以帮助留学生了解更多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8.
汉字词在韩国语言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汉字词在韩国语词汇中所占的比例高达70%,了解韩语汉字词出现的原因,汉字词的来源,汉字词的类型,汉字词意义的变化对学习韩语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恬 《现代语文》2009,(8):105-107
汉字作为汉字文化圈内的一种重要而共同的文字载体,因受文化圈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及汉字自身发展影响,而又各具特性.本文针对这一现象,通过简述韩周汉字传承、汉字教育的主要特点以及中国大陆汉字"繁简体"热点,分析两国现行汉字体系差异背后的文化取向,并就汉字在汉字文化圈内的动态发展,对汉字教育以及对韩汉字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汉语对韩国语影响很大,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韩国语中的汉字词,在韩国的国语大词典中,汉字词的收录占接近70%。本文对韩国语中的汉字词从来源、发展、变化几个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为韩国语学习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