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中国报业史上寿命最长的一张报纸——《大公报》创造了诸多辉煌。在办报理念、人才培养、经营管理等方面显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新记《大公报》阶段更是大公报历史上大放光彩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大公报》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近年来,以《大公报》为研究对象的资料选编、专著和论文层出不穷。任桐著《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一书,在内容和结构上,新意迭出,卓见纷呈。该书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利用多种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1927年到1937年《大公报》诸多政治改良思潮,对《大公报》的政治言论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说,它的问世,推动了《大公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大公报》庆贺创刊100周年之际,贾晓慧博士的博士学位论《(大公报)新论》恰在此时出版,这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巧合。《大公报》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私营报纸,曾获美国最负盛名的新闻学府密苏里新闻学院颁发的荣誉奖章。《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首创为具有维新思想的英敛之,继由王郅隆接办,1926年9月由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三人合作以“新记”名义接办。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国家的出路如何,《大公报》率先发起讨论,知识界提出各种救国方案,展开激烈争鸣。《大公报》主张发展经济,强化政府的统治职能,用科学精神建设现代国家。其观点与知识界有共识,为当局认可,使《大公报》在社会上极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公报》“四不“方针的当代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明霞 《文教资料》2005,(24):188-189
在中国新闻史上,《大公报》是创办比较早且较为重要的报纸之一。创始人英敛之在1902年6月17日《大公报》的第一号“大公报序”里,即为大公报开宗明义:“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大公报创刊之初即定下了敢言、不畏强权的调子。三位具有留洋学子背景的“文人”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1926年9月1日以新记公司的名义续刊《大公报》一举成功,不仅使一张关闭了的报纸起死回生,而且很快使其成为中国北方的舆论重镇。新记《大公报》之所以能获得成功,除了因为其资金、组织、文章以外,还因为《大公报》提出的独特的办报方针,即“不党、不卖、不私…  相似文献   

6.
英敛之主持《大公报》十年之久,报纸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以救国启蒙为己任,这一新闻特色也影响到其文学风貌。《大公报》诗歌不仅改变了诗歌传统的传播方式,其文风也明显受到诗界革命的影响,有了新的视野新的境界;《大公报》小说讽时讥世,发挥着报刊谴责小说的功能;《大公报》积极倡导女学,鼓舞和催生了女性写作群体。《大公报》以文学表达改良社会的愿望,表现出清末民初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新质和特色。  相似文献   

7.
英敛之主持《大公报》十年之久,报纸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以救国启蒙为己任,这一新闻特色也影响到其文学风貌。《大公报》诗歌不仅改变了诗歌传统的传播方式,其文风也明显受到诗界革命的影响,有了新的视野新的境界;《大公报》小说讽时讥世,发挥着报刊谴责小说的功能;《大公报》积极倡导女学,鼓舞和催生了女性写作群体。《大公报》以文学表达改良社会的愿望,表现出清末民初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新质和特色。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当属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公报》了,而把《大公报》推向中国报刊史乃至世界报刊史前端的应该是1926年9月1目由昊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驾马车”舍组新记公司接办的《大公报》时期。这个时期《大公报》实行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即“四不主义”办报方针和经营策略,才真正使《大公报》深得民心、名震中华、响誉世界。这种巨人的办报精神,对当今的媒体而言也有一种很好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创刊于1902年6月17日的《大公报》至今已逾百年,在当时,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商业大报,真正让其发展、繁荣起来却是1926年9月1日续刊的新记《大公报》。在中国新闻史上,新记《大公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代表了当时中国报业的最高水平。其经营管理模式有着独到之处,特别是在人才经营战略上大公报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通过实施一系列用人策略,为报社集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创刊后的短短几年,就让新记《大公报》迅速成长为一份全国性大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新记《大公报》成功的人才经营战略对于当前传媒集团的经营有着宝贵的借鉴作用,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姜华 《文学教育(上)》2011,(23):109-115
1926年张季鸾、吴鼎昌、胡政之共同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使得《大公报》成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报业史上熠熠生辉的一份报纸。在张季鸾的主导下,《大公报》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主义"奠定了独特的报格,承传了中国报业史上"文人论政"的传统,将中国现代报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文艺副刊》创刊时,由沈从文主编。作为一名出色的作家和编辑,沈从文借助《大公报·文艺副刊》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文学主张,也为《大公报》的副刊发展带来一股清新之风。这种成功的编辑实践,为我们探讨传媒时代文学的生存空间、文学与传播媒介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新记《大公报》:从“文人论政”到“新闻专业主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学者们多将新记《大公报》视为“文人办报”的典型,将其性质概括为“文人论政”。“文人论政”传统确实对新记《大公报》有深远影响,但作为一份现代报纸,它的性质已经超越了文人论政这个话语体系,迈进到现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概念范畴。从新记《大公报》的从业者角色定位和报纸功能定位两个方面来看新记《大公报》人论政而不参政,不与实际政治发生分外联系,不是启蒙者或政治家,而是职业报人;新记《大公报》奉行经济独立、政治自主的原则,以新闻为本位,言论公正,意见多元,其功能定位为独立的公共舆论机关。这正是今天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3.
在1946年11月至12月"制宪国大"召开期间,《大公报》连续发表多篇社评,就制宪中许多问题进言献策,呼吁制定一部民主宪法。《大公报》的部分建议得到了大会采纳,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从条文上看是一部比较民主的宪法。然而,国民党并无真正还政于民的诚意,《大公报》呼吁的民主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相似文献   

14.
1926年—1930年天津审判离婚案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公报》从1927年设立《妇女与家庭》专栏以来,对天津1926年—1930年的离婚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报道。本文在《大公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时天津离婚问题的特点,并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大公报》是中国新闻史和全球华文传媒史上唯一拥有"百岁"高龄的报纸。《大公报》的"文人论政",体现的是广大知识分子以匡扶时事为己任,通过文章引导社会和国家、民族在精神层面的进步和发展。《大公报》独立的政治立场,是特定的环境和西方独立的媒体品格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宜宾学院学报》2017,(3):44-49
香港《大公报》副刊《大公园》编辑试图删改《随想录》第七十二篇内容,据此,第七十二篇被认为首发在1981年9月25日《收获》第5期上。但巴金并不认可《大公报·大公园》的第七十二篇版本,且在第七十三篇对删改一事提出抗议。香港《大公报》副刊《大公园》对该文做有题无文处理,该篇全文最早发表于1983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的单行本《真话集》。发表风波体现出巴金为讲真话而抗争的精神。考察第七十二篇、第七十三篇发表始末能从细部充实了巴金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7.
提起近代中国的民营大报,有一张报纸不能不提,它便是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驾三人续办的新记公司《大公报》。提起这张“新记”《大公报》,有一个人不能不提,这便是该报主笔张季写。他以“锋利之笔,写忠厚之文;以钝拙之笔,写尖锐之文”(张季鸟语,引自徐铸成著《报海旧闻》)。1941年,《大公报》被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选为最佳外国报纸,其“勇敢而锋利之社评”与“充实而精粹之报道’们获好评。同年9月6日,张季写逝世,重庆新闻界和各界人上隆重举行追悼会。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联名发出唁电:“李骛先生,文坛巨率,报界宗师,…  相似文献   

18.
《大公报》“文艺副刊”对京派文学批评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京派文人以《大公报》“文艺副刊”为物质载体,展开文学批评活动,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观、批评观以及批评方法,并扩大了这一流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出身于浙江海宁的名门望族。他在大学主修英文和国际法,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曾在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及《新晚报》任记者、翻译、编辑,1959年创办香港《明报》,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其间创办《明报月刊》等。  相似文献   

20.
散木 《中学教育》2006,(6):46-47
散木,本名郭汾阳,山西人,史学,现为浙江大学副教授,有《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与网》、《邵飘萍传》等。其父亲郭根,1920年代就读于北京师大附中,曾为《大公报》要闻版编辑、《汇报》总编辑。[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