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召丽 《内江科技》2010,30(1):102-103
本文对孤东油田北部油气分布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本区受孤东断层和五号桩断层影响,发育多条北东向及近东西向雁列式断层向北东方向延伸到桩东凹陷,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通道。油气分布主要受构造、断层以及断层与储层的有机结合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田骏 《内江科技》2006,(1):134-135
对高邮凹陷的油气分布特点、油气藏分布规律及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高邮凹陷油气藏展布具有环带状分布、沿近南北向构造高带及沿控凹断层展布的规律;油气资源、构造背景和沉积背景、断层、泥岩盖层的厚度是油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3.
刘锐 《内江科技》2009,30(12):96-96,169
八面河油田主要受断层和岩性控制,发育有多种油气藏类型,油气运聚成藏的模式一般为:沙河街组提供油源,油气以断层、储层和不整合面为主要运移通道,油气做侧向或垂向运移形成油气藏。八面河油田地层纵向上发育有多套含油层系,自下而上分别为古生界的奥陶系、古近系孔店组、沙河街组和新近系馆陶组,其中沙河街组油气资源量丰富,为该区的主要目的层,总结沙河街组的成藏规律对本区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冷家堡油田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东部陡坡带的中北段,即中央隆起的西翼与西部凹陷深陷带之间的部位,处在台安-大洼断裂带中北部。该区是由于新生代块断运动,断块体翘倾活动而形成的陡坡带,为一北东向展布的狭长断阶带,前第三系基底由太古界、中生界地层组成,控制了该带的构造格局及沉积体系的展布。台安-大洼断裂带的演化与西部凹陷是同步的,都是受断裂活动、基底结构和差异压实三种因素控制,其中断裂活动是古近纪断陷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5.
王浩  王政军 《内江科技》2011,32(8):122-122
南堡凹陷为渤海湾盆地的一个新生代富生烃凹陷,内部断层十分发育,大量的油气藏都围绕断裂带分布。根据断裂、砂体及油气藏的分布特征,发现二级和三级生长断层凹面储集厚度较大、且砂体孔渗性较好,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张炎忠 《内江科技》2014,(4):60-60,79
1区块油藏特征 乐安油田草13断块位于东营凹陷南斜坡,草桥一纯化镇断鼻带东部,为南界被石村断层切割遮挡的继承性断鼻构造。沙四段地层倾角3°~4°,顶面埋深12s0~1360m。储层岩性以粉砂岩、粉细砂岩为主,夹层多.分选性差,  相似文献   

7.
双台子油田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南部,西部与欢喜岭油田相邻,北为曙光断裂背斜构造带前缘,东南临清水洼陷,南抵双台子河口,为北东--南西方向展布的断裂背斜构造带,为新生界古近系陆源砂岩油气藏.通过对该区的油气进行勘察分析,可以为本区块的勘探开发前景奠定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8.
锦7块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第一断阶带上,断块被两条北东向断层所夹持,呈长条状,西界为锦14断层,东界为地层下倾部位的-1075m构造线。断块东西长8km,南北宽0.8km,构造面积6.29Km2,地质储量1486×104t。构造总体形态是由西向东倾没的断鼻构造。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研究的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断裂不发育,构造分异差,缺乏中央潜山构造带和二级断裂构造带。其断裂展布与凹陷走向基本一致,以北东向为主。通过对本区构造的研究,发现坡折带对本区油气的分布有重大影响。南洼槽油气主要分布在东部缓坡坡折中带。由于受坡折带的影响,其油藏类型主要有构造—岩性油气藏、岩性—构造油气藏和构造油气藏。  相似文献   

10.
张艳敏 《内江科技》2013,34(5):75+136
滴南凸起滴西12井区为低幅度断裂夹持的断鼻构造,该区白垩系呼图壁河组低阻油气藏属于"一砂一藏"的岩性油气藏,油气供给充足。该区主要以小型三角洲前缘与滨浅湖砂坪、泥坪间互沉积为主,处于油气聚集的有利相带区。储层厚度大,物性好,是最有利的勘探目的层系。油气显示主要受单砂体控制,宏观上受岩性控制,微观上受储层孔喉半径控制。滴西12井东断裂两侧砂层有对接,来自生烃区的油气沿着断裂向上运移至白垩系呼图壁河组岩性圈闭成藏,沉积相和岩性是成藏的主控因素,断层起到疏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滨南油田毕家沙三下油藏位于滨南三区的东北端,构造上属于滨南断裂带二台阶,为被断层复杂化的向南西倾伏的牵引鼻状构造。储层为一套水下冲积扇沉积体系。该油藏在沉积过程中,受同生断层、地形坡度、相变等因素的影响,油水关系复杂,地层连通关系不清,采出程度与含水不匹配。  相似文献   

12.
前言 滨南油区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的西北部,包括郑家油田、王庄油田、利津油田、滨南油田、单家寺油田、尚店油田、平方王油田、平南油田、林樊家油田等九个油田,是一个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经过近四十年的勘探开发,探井平均密度高达0.67口/km2,属较高成熟探区。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构造型油藏发现的几率越来越小,隐蔽性油藏比例明显增加,优质资源接替的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3.
前言 滨南油区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的西北部,包括郑家油田、王庄油田、利津油田、滨南油田、单家寺油田、尚店油田、平方王油田、平南油田、林樊家油田等九个油田,是一个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经过近四十年的勘探开发,探井平均密度高达0.67口/km2,属较高成熟探区。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构造型油藏发现的几率越来越小,隐蔽性油藏比例明显增加,优质资源接替的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4.
张悦 《内江科技》2015,(4):72+86
孤北洼陷沙三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水下扇和冲积扇沉积。沙三段沉积时期东次洼沉降和沉积中心由东向西转移,沉积相受到梳状同沉积断裂系的控制;西次洼下降盘发育了扇三角洲相带,和湖底扇相带,由一组同生断层控制;北部形成洼陷边缘断裂坡折带,控制着湖底扇的分布。缓坡断阶带的下降盘坡折处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其展布方向受断阶带断层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阿仓河南煤矿区位于青海省天峻县江仓煤矿和弧山煤矿之间,分布于木里煤田北、中、南三个聚煤条带的中带上,由于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使该区三叠纪、侏罗纪地层构成了向斜构造,整体上呈北西─西向展布。矿区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分布为近东西向断层,次为北西—南东向和北东—南西向断层,断裂构造控制了煤系地层的分布范围,对煤层破坏作用不大,煤系地层展布受断层控制,矿区南部的侏罗系含煤地层整体呈北倾单斜构造。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中段,区块内涉及了杨楼、王集、柴庄油田部分,西部为付湾油田。文章从油气成藏条件出发,通过对研究区生、储、盖、运、聚、保以及时空匹配关系的分析来推断成藏期次和过程。分析表明研究区核三下段地层为主要烃源岩,储层为高孔高渗,物性好,从上到下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断层和层间砂体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组成了油气运移的空间网络,构造与时间、空间配置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17.
李迪 《内江科技》2014,(3):54-54
<正>多期的构造运动控制了盆地的充填模式和沉积类型,进而影响了盆内的生、储、盖层及其组合特征;断层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油气的运移和油气藏的形成及分布。东营凹陷永新地区下第三系构造运动以伸展作用为主,上第三系定型阶段主要受拱张作用影响,导致区内成藏主要发生在东营期及其之后,通过大规模连通的三角洲河道砂体和活动性断层运移;上第三系晚期和下第三系早期的拱张作用,改造了已有的圈闭条件,主导了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三维区典型断层发育史的基础上开展了全区地震资料解释和断裂特征分析,总结出该区新近系和古近系两套地层断裂体系的平面展布特征和断裂发育特征。古近系断裂,可以划分为控凹断层和断块控制断层两类,断层走向大多为EW向,断块控制断层呈雁行式排列。新近系断裂可以划分为新生类断层和继承性断层两类。继承性断层是对早期断层的延续,具有断距大、延伸长、控凹作用明显的特征。新生类断层则具有规模小、延伸短、数量多、NwW向雁行排列、近EW向带状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埕岛东斜坡古近系东营组油气成藏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埕岛东斜坡主要发育以东营组Ⅲ2、Ⅳ为主的富集高产岩性油气藏,通过沉积特征研究.东营组Ⅲ2、Ⅳ主要发育缓坡浊积扇和滑塌浊积扇等储集体,该区东营组具生油能力,可以形成自生自储的油气藏.在第一、二坡折带处及断阶带,有断层沟通,油气富集.通过对油气藏类型的解剖,总结了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20.
于民凤 《内江科技》2014,(3):117+103-117,103
随着隐蔽性油气藏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惠民凹陷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勘探现状越来越复杂,浅层高产的构造油藏已经开发,滩坝砂油气勘探已经成为现阶段的油气储量增长点之一。本文通过对惠民凹陷江家店油田沙四上亚段的构造、储层、油气成藏条件的研究,认为该区沙四上段油藏主要集中在大面积的薄互层滩坝砂中,具有多砂组含油、含油井段集中、含油高度大等特点,油藏类型为受砂体展布规模控制的岩性油藏。新钻井证实了该区沙四上亚段油气已聚集成藏,对惠民凹陷沙四上岩性油藏的勘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确立了新的储量接替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