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对湖北、河南、安徽等省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的专门调查,并结合全国已其他省市的调查研究,从制度层面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公平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从制度上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城市政府财政投入的规模和结构。新《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尽管义务教育已经全面纳入财政投入保障范围,但是属地化管理的原则使得流入地政府缺乏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行财政资助的动力,不同层级和相邻政府之间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的义务教育财政资助供求失衡,财力的紧张使得城市政府举办的公办学校数量不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之需,即便是同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其入学机会也不均。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主要举措包括增加中央和省级政府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完善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共同负担经费的机制,增建公办学校,并使得招生机制更公开透明。  相似文献   

3.
进城务工人员在上海城市化建设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做好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是上海城市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班级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进城务工人员受教育水平不高,子女知识水平差距大;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教学与管理难度大;生活条件差,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些问题给义务教育带来了挑战,教师应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给予更多关注。同时加强引导,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合机制,让每个学生能够不断进步、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4.
政府前几年颁行的以流入地为主,以公立学校为主的政策,基本上解决了前几年饱受困扰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特别是高考仍缺乏有机的衔接。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同时会议要求,要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这对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绝对是个福音,必将进一步推动城乡教育公平。笔者在欣喜之余,对该项决定能否得以顺利实施存在担忧。解决城市义务教育工作的难点和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好农民工子弟的就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四川教育》2012,(9):3-3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权利。健全输入地政府负责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需求纳人各地教育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成都市出台《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从今年5月起,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办理入学登记时,不仅要出示居住证,还需出示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相似文献   

8.
在江苏省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最集中的省份,其义务教育问题始终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随着户籍学龄人口的持续增长,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难度越来越大、入学中地方保护性质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师资和学位紧缺更成为客观障碍、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质量不高等,成为目前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亟须排除一切障碍,增学校、扩学位,以公平为原则完善积分入学等政策,提升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南京市召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表彰大会,宣布将逐步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三个延伸",即从义务教育向非义务教育延伸,从关怀学生向关注家庭延伸,从机会保障向文化融合延伸,确保2015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90%以上在公办小学就读,100%在公办初中就读。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日前,南京市召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表彰大会,宣布将逐步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三个延伸",即从义务教育向非义务教育延伸,从关怀学生向关注家庭延伸,从机会保障向文化融合延伸,确保2015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90%以上在公办小学就读,100%在公办初中就读。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握了主要的财力,但承担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很少;县、乡政府财力薄弱,却承担了举办义务教育的主要投资责任.各级政府财力与义务教育的投资责任极不相称.义务教育经费缺乏保障,义务教育发展举步维艰,困难重重.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义务教育财政重心势在必行.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显著提高,为提高义务教育财政重心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义务教育法律体系日臻完善,为出台并实施提高义务教育财政重心的措施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正在进行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实施义务教育财政重心上移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显示,免费性是强制性义务教育得以真正实施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确保一定年限的免费义务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免费与公平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制度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闫建璋 《教育与经济》2006,(4):43-45,38
本文从义务教育投入重视程度、义务教育投入努力程度、义务教育投入分配合理性、义务教育投入内部效益四个方面分析了山西省近4年义务教育投入状况,指出目前该省义务教育投入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该省义务教育投入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义务教育的特性,义务教育经费应该完全来源于政府财政中的税收收入(预算内财政收入)。当前我国尚不具备建立混合型义务教育财政的条件,因此有必要建立独立型的义务教育财政保证机制。通过对义务教育财政特点的分析,我们认为指定消费税为义务教育财政的主体税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由国家统一实施并必须予以保障的。义务教育的公平实现,不仅依赖于义务教育的配套措施的健全,更有赖于义务教育理念的提升。而义务教育理念的提升又依赖于对义务教育本身的理解。从法理学角度来厘清义务教育中的权利、义务,并从法的基本价值角度来理解义务教育的公平性,进而具体探讨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的法理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城乡儿童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都应该享受同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长期以来,城市义务教育在办学条件、质量以及教学投入上都明显优于农村义务教育,近年来这种状况依然存在,导致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化状况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城市偏向型政策的存在以及义务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为了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政府必须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并建立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监督制度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是中国义务教育庞大系统工程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及社会的稳定。制约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瓶颈是教育经费。应将流动儿童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纳入所在地的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设立国家专项资金,保证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工作的特岗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实行农民工子女就学的“生均拨款制度”等措施,逐渐突破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作为沿海地区最典型的省份,由于本地浓厚的化传统、发达的经济基础和士绅群体的推动,江苏近代义务教育形成了独特的模式:一方面,它始终保持着全国义务教育的先进位置;另一方面,其义务教育普及率并不高。在近代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江苏首开义务教育亩捐,注意保持与中等、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当比例,都是值得注意与研究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前有关农村义务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教育财政经费等方面的考察,而义务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个财政问题。为了对农村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展开更为全面的分析,本文试图从农村义务教育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视角出发,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与经济行为泛化现象进行考察,并对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存在诸多弊端,与之相适应,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也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必须进行创新:义务教育的投资以中等县水平为基础,不足部分由国家财政补贴,并且实行多元投资渠道,从而保障义务教育的资金来源;随着投资体制发生转变,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也应与之相适应,在县域内成立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委员会以及在乡镇一级实行中心学校校长负责制,实现义务教育管理的责权利相统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