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1 每个作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学天地。提起我省作家刘克,人们自然地把他和西藏题材创作连在一起。刘克,安徽合肥人。1928年生,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毕业于西南人民艺术学院文学系。五十年代中期跟随部队进驻西藏,在西藏高原生活了整整十七年,亲身参加了平息叛乱,民主革命、建设新西藏的全过程。1971年回到安徽,现任合肥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近三十年来,刘克倾注了全部心血,在藏族生活题材这块丰厚的矿床上,不断拓展深掘。早在五十年代,他就创作了中篇小说《新苗》(《西南文艺)、话剧《1940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市教育委员会、哈尔滨市教育学院于1996年11月11日召开了“推广刘克教学经验,探讨刘克教学风格研讨会”。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的领导同志专程从北京来哈参加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对刘克的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3.
刘克———语文科实施素质教育的报春花《黑龙江教育》魏永生997年,《黑龙江教育》特辟“素质教育的榜样———刘克”专栏,连载四期,系统报道了哈尔滨市经纬小学校教师刘克在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有评论、报告文学、教学风格评介、个人专访、多篇教学实录与...  相似文献   

4.
尘缘     
2007年5月24日,刘克突发脑溢血病逝。新寡的何平打开没有了刘克的家门时,14岁的继女小燕,冷冷地对她说:“我爸不在了,我和你一样是这个房子的合法继承人。从今天起,我就住这儿。”刘克尸骨未寒,小燕子就从婆婆家跑来跟她这么讲话,真让何平寒心。  相似文献   

5.
作家的艺术个性是作家社会审美理想的个性差异在作品中的特殊表现;是作家的气质、才能、艺术修养及世界观在创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一个作家只有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个性,他的作品才可能具有无限丰富的艺术魅力,他个人主观方面的艺术空间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作家只有对客观现实作出他所特有的独创性发现,他的作品才会具有更高层次的审美价值。 作家的艺术个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受和认识;二是指作家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本文的目的就是侧重于对张承志的小说的艺术个性的特殊表  相似文献   

6.
1996年,笔者曾组织部分教研人员深入经纬小学特级教师刘克的课堂,研究其语文教学风格。之后,黑龙江教育杂志社邀请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人员召开了宣传刘克语文教学风格的重大选题策划会。期间,原哈尔滨市教育学院对刘克语文教学进行了全面总结,并首次为一位教师专门召开了会议——刘克语文教学风格推广工作会《。黑龙江教育》于1997年专开栏目“素质教育的榜样——刘克”,以30多版的篇幅全面报道刘克语文教学风格与其献身教育事业的优秀事迹。紧接着《人民教育》刊登了笔者的文章“素质教育的报喜花——刘克”。一时间,刘克,这个响亮的名字传遍了白山黑水,传遍了大江南北。时光如梭,10年之后,笔者带领本刊编辑参与了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哈尔滨市道里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经纬小学孙明数学教学风格研究活动《,黑龙江教育》在本期与下一期,也特辟专栏,以30余版篇幅全面反映年轻的特级教师孙明追求理想的数学课堂的教学艺术。10年间,两次大规模宣传同一所小学的名师,这在《黑龙江教育》60年的办刊史上实为罕见。这体现出本刊对名师教学艺术、教学思想挖掘、总结的一贯重视,体现出哈尔滨市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取得丰硕的成果,同时也体现出经纬小学这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名校一次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体现出以刘克为代表的新一代教育家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观点作为“以学生为本”教育思想的萌芽已经生根、开花、果满枝头。经纬小学建校60年来,名师辈出,享誉全国。解放初期,出现了新中国第一批全国优秀教师孙淑芝,其后是吕敬先,还有新中国第一批优秀妇女代表访苏团团员张蕴珍,她是在莫斯科红场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60年代的翟敬贤、张兆英;80年代的杨钟声、贾淑英;90年代的刘克;21世纪初的孙明。这些蕴含着无数荣誉的名字,在新中国50余年历史的教坛上,闪烁着令人仰慕的光芒。这,得益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得益于教育界有识之士的正确领导,尤其得益于经纬小学一辈辈校长、教师对数十年来提炼、升华所形成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彰显个性的办学思想的薪火相传——新一代人正是站在前一代人的肩上,将其手中的火炬承接过来而举得更高。笔者作为经纬小学这些年来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参与者、亲历者,目睹了他们在求索中付出的心血与汗水,目睹了他们经历的痛苦与成功的微笑,也时时为他们不断追求、不断超越的精神感动着。正是在这一代代教育先行者身上,看到了辛勤耕作的拓荒者的坚韧不拔、志存高远。本刊编辑魏永生  相似文献   

7.
《批评的窄门》是著者人道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实践的成果.以该著所收的批评文章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细读 、分析归纳的研究方法,对该著所蕴含的文学批评价值进行分析可知,人道主义文学理论提升了战争文学批评的境界,作家只有站在人类的角度来反思战争,才能达到既描写战争又超越战争的高度.人道主义文学理论为文学史的书写提供了新的视角,拓宽了文学史书写的新维度,重新确认了刘克 、张贤亮等作品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 海明威是位典型的男性作家,他的作品所展示的是男人世界的画卷。海明威有着传奇式的经历,他所塑造的形象,大都带有作家本人经历和他性格的烙印。他在1951年给布列德索的信中说:“每个作家都存在于他的大多数作品里。但也不象说的那么简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然而我们的“师傅”刘克老师不但把我们“领进”教育的大门,而且对我们实行“扶着走一程,放手阔步行”等一系列带动青年教师的措施。刚刚步入教育者行列的我们对于“教师”一词的真正含义,理解得很肤浅。为此刘克老师给我们讲述她的“师傅”——杨金凤老师是怎样为人师表的。望着她那执著的面容、自信的神情,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教育的伟大,教师的光荣。现在我们终于体会到了,那时刘克老师是“牵”着我们的“手”,使我们跨入了教育的殿堂。立志于教育事业是我们的愿望,但仅有远大志向是不够的。千里…  相似文献   

10.
不断学习、实践、总结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刘克访谈录本刊记者魏永生记者:刘老师,本刊自1997年第5期以来连续刊发您的内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今天,请就您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谈谈好吗?刘克:这可是个大题目。从事教育工作17年了,教学思想和教...  相似文献   

11.
曹文轩是个优雅的人。无论你把他当作家看,还是当教授看;无论你把他当儿童文学作家看,还是当成人文学作家看,甚至是当文学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看,他给人的印象只有两个字:优雅。  相似文献   

12.
作家的行为是一种艺术创造。作家的道德行为有三个层次:首先,作家应具备一般社会成员所必须具备的行为道德;其次作家要遵循艺术创造的一般规律;再次,作家应以雕塑美好的心灵为己任,他的作品应有益于民族、有益于人民、有益于时代。作家的道德行为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作家的道德行为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生产;作家的精神生产活动是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的;作家自觉的、有意识的精神生产对他人、对社会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正>他与博尔赫斯一样,享有“作家们的作家”的美誉,在世界文坛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他留下的最出名的传闻有两件:一是关于他那构造复杂精巧、据说堪比爱因斯坦的大脑;另一件则是他在成为诺贝尔文学奖最有潜力的候选人当年,突发脑出血逝世而错失诺奖的憾事。他就是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二十世纪意大利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文学批评家。  相似文献   

14.
初为人师的我,几年来一直苦苦追寻着。自从学习了反映刘克老师教学的文章,顿觉豁然开朗。刘克老师以她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为教育教学走素质教育的道路,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刘克老师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去努力学习。如在初冬第一场雪后的早晨,刘克老师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孩子们对窗外迷人的雪的世界的惊喜,改数学课为作文观察课,让学生们在兴趣求知的作用下亲自感受、观察,通过打雪仗、堆雪人等活动,为作文积累了材料。这样,学生的作文,哪一篇能不是感受真实,表现生动呢。学生之间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存在着程…  相似文献   

15.
<正> 肖洛霍夫是著名的苏联作家,他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和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在世界各国拥有大量的读者,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他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作家。很多评论家,把他列入经典作家之列;也有极少数人把他贬得一无是处。在他创作的初期,当他受到攻击时,斯大林曾为他辩护;在旧中国,鲁迅曾热情向中国人民介绍他的作品;在十年浩劫中,林彪、“四人帮”之流曾直接点名攻  相似文献   

16.
端木蕻良,是广大读者所十分熟悉的著名的东北作家之一,也是深受我们尊敬和爱戴的前辈作家之一。他在人民文学事业上长期的创造性的劳动,对发展与丰富我国现代文学以及当代文学的创作宝库;作出了辉煌的贡献。他的文学习作活动,发轫较早;远在二十年代的最后几年,他到天津南开中学读书,还是一个少年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进入青年时代,他在我党领导下,积极地参加了“北方左翼作家联盟”、以及此后伟  相似文献   

17.
<正>作家的审美理想往往最集中地体现了他对客观现实和艺术美的追求。研究作家的审美理想,对于分析作家的世界观乃至进一步评价他的作品都有很重要的意义。蒲松龄的审美理想是什么?他没有专题论述,不过,我们不妨先看看他的与此有关的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成名的作家而言,笔名就是他的招牌,读者往往知其笔名但不知真名,可见笔名对作家的重要性。鲁迅、徐志摩、戴望舒、莫言……这些作家的笔名背后都有什么故事呢?1.鲁迅(周树人)1918年4月,他发表了《狂人日记》,在这上面他用了"鲁迅"这个笔名。他是这样解释自己的笔名的: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和谐统一——刘克《琥珀》教学纪实与评析纪实者:梁颖坤评析者:张新光李延龄“教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刘克老师的语文教学独具特色。其中,以语言训练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的认识和思维为重点来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其阅读教学风格的基本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20.
卡夫卡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对完美艺术的追求、失败、焦虑以及防御构成了他的人生悲剧。作为追求完美的艺术家,他的理想化自我是成为伟大的作家,但是完美主义者对创作的苛求使他经常陷入作家身份的焦虑中成为失语的作家;爱情作为防御的手段在缓解焦虑的同时又引发新的危机,伴随婚姻而来的丈夫与父亲的身份与作家身份形成新一轮的冲突,防御的需要使卡夫卡成为一个不断邂逅爱情的逃婚人;在不断降临的危机中,卡夫卡产生了强烈的自杀冲动.而维护理想化自载的需要使他成为充满自虐的死亡幻想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