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米开朗基罗·达·卡拉瓦乔(1573-1610)出生于意大利北部伦巴底一个贫苦之家,是17世纪意大利一位有创造性的伟大画家。处在文艺复兴晚期的卡拉瓦乔,率先发出了强烈的呼喊,他提醒艺术家们重视那些被忽略的中下阶层的需要,却因为超越了时代而未能被时人所真正理解和接受。卡拉瓦乔重视面对自然本身作画,是意大利现实主义绘画的主要创始人和杰出代表,对17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有较大影响。他擅于运用强光黑影突出主要物体,删除繁琐的细节描绘,使画作具有刚劲的风格,他的这种明暗法影响了巴洛克绘画艺术。[名词解释]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  相似文献   

2.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是人类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卓有成效地继承和概括了17世纪以前欧洲各国的,包括音乐体裁形式、具体写作技巧和各国音乐风格等音乐现象,创造出永恒的音乐艺术,被后人誉为“古典大师”、“欧洲音乐之父”。巴赫创作了极多的钢琴复  相似文献   

3.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是一位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契诃夫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家”。①托马斯·曼断言:“毫无疑问,契诃夫的艺术在欧洲文学中属于最有力、最优秀的一类”。②契诃夫来自下层社会,他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始终坚持民主主义立场,揭露、嘲讽俄国社会的丑恶现象,对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19世纪俄国文学的最后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本文着重研究和探讨契诃夫短篇小说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一、创作的基调——哀伤和苦恼19世纪80年代,民主党人炸死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相似文献   

4.
西蒙·武埃 ( 1 590- 1 6 49)是法国巴洛克绘画艺术的代表人物。巴洛克是十七世纪意大利的一种艺术风格 ,它的特点是一反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平衡 ,倾向于豪华与浮夸 ,追求动势与起伏 ,力图表现幻象般的图景。西蒙·武埃曾经在意大利生活了十六年之久 ,因此深受影响 ,最后终于成为法国巴洛克艺术的最突出的代表。武埃出生在巴黎的一个画家之家 ,童年时代就受父亲的艺术熏陶 ,十四岁就被邀请去为一位法国贵夫人画肖像 ,显示了他早熟的天才 ,被誉为“神童”。 1 6 1 1年 ,他已经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宫廷画师 ,这时 ,他随从法国大使去…  相似文献   

5.
迭戈·罗德里格斯·德·西尔瓦·委拉斯凯兹(DiegoRodriguazdesilvaVelasquez,1599-1660)是西班牙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和荷兰的伦勃朗(1606-1669)、佛兰德斯的詹本斯(1577-1640)齐名,被美术史家誉为“十六世纪欧洲三大油画家”,同时他还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油画大师。委拉斯凯兹生于西班牙大商埠塞维利亚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他自幼喜爱绘画,11岁时正式拜师学画,先后师从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画家老赫列拉和柏切柯,他们重视塑造劳动者形象的艺术思想对委拉斯凯兹的艺术生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616年,17岁的委拉斯…  相似文献   

6.
《美丽人生》是我接触的第一部意大利喜剧。看完以后不得不承认罗伯特·贝尼尼是位天才演员。身兼这部影片编剧、导演和男主角的他,以最本色的艺术天分完成了这部杰作,捧回了欧洲电影节的桂冠,如愿以偿地使贝尼尼成为奥斯卡影帝。很多人把《美丽人生》和《辛德勒的名单》进行对照,因为故事说的都是  相似文献   

7.
威廉·福克纳是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他最大的成就是创造了一个神奇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界。本文介绍了这个神话王国的创作原委,并对“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作了一个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阅读》2007,(10):45-45
米开朗基罗的父亲路德科·波纳罗蒂是佛罗伦萨卡普里斯市的市长,6岁那一年米开朗基罗的母亲不幸去世,于是米开朗基罗由奶妈哺养,奶妈的丈夫普鲁卡是一个石匠,米开朗基罗便整天守着普鲁卡看他在石头上刻字雕花。有的时候也拿着石刀学着普鲁卡的样子在一些废弃的石块上乱刻,奶妈看见米开朗基罗喜欢雕刻,于是让她的丈夫普鲁卡给米开朗基罗打一套小的石匠刀锉,在普鲁卡的指点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拉斐尔·桑西(1483—1520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杰出的画家和建筑师。他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 1483年4月6日,拉斐尔生于意大利中部的乌尔宾诺城,该城是当时意大利的文化中心之一。父亲乔凡尼·桑西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宫廷画师,他也是拉斐尔的第一个绘画教师。拉斐尔自幼随父学画,受到了良好的艺术教育,功底较扎实。然而拉斐尔的童年是不幸的,七岁丧母,十一岁时父亲又离开了人间。父亲的朋友著名画家维提(1469—  相似文献   

10.
五、雕刻:大卫。作者米开朗基罗·彼纳罗蒂(1475—1564),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坛三杰之一(另外两杰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比达·芬奇小二十三岁,是意大利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家。他深受当时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主张文学艺术应当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中世纪封建黑暗的神学束缚中  相似文献   

11.
略论鲁本斯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是17世纪佛兰德斯画坛的一代宗师,是巴洛克风格大师的主要代表,也是继文艺复兴诸大师之后,为欧洲近代绘画开辟道路的巨匠之一。联合国为了表彰他在艺术上的伟大成就和卓越贡献,曾于1977年隆重纪念他的400周年诞辰。 佛兰德斯,即今日的比利时一带。公元16世纪,它和北方的荷兰,统称为尼德兰,当时都是西班牙的领地。16世纪下半叶,尼德兰爆发了反对西班牙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北部地区宣告独立,建立了荷兰共和国。尼德兰南部的佛兰德斯的革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艺复兴时期“艺术三杰”塑了风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达·芬奇塑的人物形象具有男性美和女性美的特征;米开朗基罗作品中人物形象具有豁达、广阔、强壮、刚毅的特征;拉斐尔在他的画中则充分集中地体现了人间女性所有的美德。  相似文献   

13.
米罗的世界     
在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史上,西班牙人以他们富有天分的艺术创造力而蜚声画坛。毕加索、米罗、达利这西班牙“三杰”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丝毫不逊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相比起毕加索和达利,米罗的作品以他充满活力的、儿童般的幻想世界而独树一帜。霍安·米罗1893年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蒙特罗伊格,祖先是加泰隆人。家乡的迷人风光,独持的文化传统使他自幼就受  相似文献   

14.
"黄昏"世界的哀歌--论《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思洛普·弗莱说 :“对艾略特有一个全面了解 ,是任何一个对当代文学感兴趣的人所必不可少的。”要了解T·S·艾略特 ,首先应从他早期代表作《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入手 ,因为它是最早较全面地体现他文艺观和艺术天才的杰作。本文从“非个性化”、“客观对应物”、自嘲式戏剧独白三个方面论述了该诗的成就 ,从而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艾略特 ,了解 2 0世纪西方文学  相似文献   

15.
十八世纪下半叶,有人把本杰明·韦斯特在英国画坛的行走,称为艺术奇才的“横空出世”。这位英国皇家学院的院长,一生的作品除以宗教、神话为题材外,绝大多数是描绘英国在殖民北美洲时期的一些历史题材,被英王乔治三世奉为上宾,雷诺兹爵士称他为“最值得尊敬的怪物”。本杰明·韦斯特1738年10月出生于美国,20岁前就已是纽约市颇有名气的肖像画家。关于自己的成功,他宣称是母亲的一个吻才使他有了今天的成就。本杰明·韦斯特的母亲年轻时叫萨拉·皮尔森,是一个贵格会信徒的女儿,后来她嫁给了一个贵格会信徒韦斯特,定居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印第安…  相似文献   

16.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是意:欠利文艺复兴极盛时期一位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和学者。他和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一起被称为当时意大利的“三杰”,而他是其中的佼佼者。恩格斯曾称他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之一,在几个专业上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瑞士教育家约翰·海因里希·裴斯泰洛齐在教育史上最突出的功绩之一就是第一个喊出了“教育心理化”的口号并力图见诸实践,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教育心理化”思想是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学说中引伸、发展出来的。裴斯泰洛齐  相似文献   

18.
罗伯特·波义耳(RobertBoyle,1627-1691),17世纪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他活跃于许多研究领域,特别是今天应用广泛的分析化学,第一个引入并使用“化学分析”一词;最早发明酸碱指示剂,首先为酸碱下了明确的定义;创立了许多定性检测盐类的方法;测定不少固体和液体的比重;第一位真正的临床分析化学家,最早发现血液中存在氯化钠和铁;对磷光、生物发光、化学发光和荧光现象进行广泛的研究,是17世纪发光现象研究领域里最出色的实验家之一;提出检出极限的概念。总之,波义耳作为“分析化学之父”,显然是当之无愧的。波义耳是“化学分析”一词…  相似文献   

19.
托马斯·闵采尔是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的杰出领袖。他提出了消灭私有财产、建立人间天国的政治纲领;并为实现这一纲领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直至献出生命。因此,他得到了史学界广泛的赞扬。他被誉为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时期“第一号和最杰出的人物’,“农民和贫民阵营中最伟大的活动家”,他的思想也“是十六世纪最进步的思想”。的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与艺术自古以来就是不分离的 ,正如李政道博士所说 :“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的部分 ,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 ,人类没有将艺术与科学分开研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既是一位哲学家 ,又是一位科学家 ,他在雅典学院的门口写有不懂几何学的人不要进来的句子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巨匠达·芬奇当时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 ,至今仍为设计界视为典范 ;米开朗基罗主持设计了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主体工程 ;拉斐尔在透视学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正是科学与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