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作为一名青年语文教师,在此,我想讲一些我们语文教师的感受。一、认识我们的"饭碗"就语文教师而言,"语文"就是我们的饭碗。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对语文显得无知。众所周知,建国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没有培养出国学大师来,现在称得上国学大师的都是在建国以前接受的基础教育。没有国学大师的潜在原因就是没有语文。恢复高考后,语文虽然占有一定的权重,但只能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究竟包括哪些内涵?我们认为,研究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就不能回避以下问题:语文教师应怎样认识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相比,其运用信息技术的根本区别在哪里;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信息技能等。这些问题不能正确回答,就意味着这样的研究对一线语文教师几乎没有实践意义。从我们所掌握的材料来看,目前语文教育业界对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研究也远远不够。对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的忽略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师对信息素养认识模糊,这种认识上的模糊必将影响语文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过程的教学行为。只有全面准确地认识到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我们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才不会出现偏差,我们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才不会流于形式,这样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时代下的语文教学,从而完全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不是单一信息方面的素养,它是和信息有关的多方面的综合体,可以从信息观念、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几个方面对语文教师信息素养内涵进行探析。一、信息观念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某一方面的理念和意识,是教师在工作情境与工作历程中对工作对象和内容所持有的观念意识,是教师脑中的内隐认知结构,它会以潜意识方式引导教师的某些判断、...  相似文献   

3.
杨虹 《中国教师》2006,(2):30-32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8上教师版)中有一篇王大猛先生的文章《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宜少讲多听》,提出语文教师应少讲授、少讲话、少讲析。我们一直责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但是看看我们现在许多的语文课堂教学,在以“学生为主”的前提下,并不是教师讲得多,语文教师是越讲越少,以至于我们觉得语文教师讲得太少了,作为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师怎么能在课堂上少讲甚至…  相似文献   

4.
时下,在小学语文教学界有“简单语文”一说,笔者认为甚不妥切。尽管我们知道这“简单语文”也不简单,但仍觉得这一简单提法,可能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语文教学当然不简单,也简单不了。首先我们从教师说起。尽管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都在为语文教育事业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但同时我们也冷静地看到当下的小学语文教育盛行的教风和面临的前景令人堪忧。我们知道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成长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在笔者看来,他至少经历这么几个过程:一是做个适应型的教师,这是刚从事小语教学的必然经历。二是做个组织型的教师。在适应过程中积累了一…  相似文献   

5.
谈及语文,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总是会在语文是什么,什么是语文活动等问题上纠结。本来很简单,很明白的问题为什么总是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纠缠不清呢?我想恐怕是语文方面的专家相对比较多,对语文和语文活动的解释也就比较多了。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既重要又新颖的研究课题。为了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本文就语文教师在创新素质教育中如何进行角色定位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人素质以及阅读量,对语文教学效果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当前语文教学来看,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为了确保学生的语文素质能够得到全面培养,并提高语文教学成绩,我们应对教师个人阅读引起足够的重视,应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个人阅读,并制定具体的个体阅读计划,保证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语文素养能够得到全面提高,为培养学生语文素质提供有力支持。为此,我们应认识到教师个人阅读对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教师个人阅读。  相似文献   

8.
整合语文教学资源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举措,它也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但一直被我们语文教师忽略,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根据多年实践,谈一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整合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9.
高楠  陈建平 《现代语文》2013,(6):143-145
"每一个学生都是语文天才。要善于发现、顺应、养护他们的言语天性与个性、潜能与才情,让他们的言语生命得到最大发展,从而使他们找到归属感和尊严感。"当被尊称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为每次布置作文教室里总会响起的哀怨声而苦恼时;当被尊称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发现学生作文一篇不如一篇而叹息时;当被尊称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因学生对我们呕心沥血批改的作文漠然置之而愤恨时,当被尊称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在面对潘新和  相似文献   

10.
<正>每个语文教师都承认语文就是生活这一说法,但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又自觉不自觉地把语文和生活区隔开来:语文就是语文,生活就是生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今天的语文教学,应非常明确一点:那就是自己的职责——生活为语文教学服务,让我们的受教育者以语文去认识感知生活,达到提高自我素质的目的。这就是近年来语文教改的方向。语文与生活是双向互动的。当然这仅是理论,对于我们语文教师而言,不能停于这一理论上,而要身体力  相似文献   

11.
在中专教学中,语文教师感到最困难的就是应用文教学,难就难在语文教师缺少与应用文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让我们这些学中文的语文教师讲“市场预测”、“商业合  相似文献   

12.
张建 《内蒙古教育》2013,(12):17-18
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如果仔细思考,却发现并不是我们想象当中那么容易回答。比如说对于当下人们常说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当然也可以说成“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要看不同的语境,笔者本文讨论教师的地位问题,故放在前面),明确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语文教师当然也不例外。但如果局限于这样的理解,那我们就离开了具体的语文教学情境,离开了职业教育的具体情境,显得不太精确。又比如有人说,在职业教育中文化学科的教育要服从职业教育,这话尽管有时搬不上台面,但在实际的职业教育情境中常常是事实,在这样的现实中,语文教师的主体意识基本就被模糊了。因此说,无论从理论的角度讲,还是从现实的角度讲,我们必须厘清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必须让语文教师的主体地位向现实回归。一、主体地位及回归含义我们这里强调职业教育环境中语文教师主体意识的回归,不是说教师要重新成为语文教学一言堂的主人,也不是说教师要取代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主体回归是指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学科特点,结合职业教育的需要,真正以具有工具性作用的语文去帮学生奠定听说读写的基础,真正以具有语文味和人文性的语文去帮学生奠定人文基础。而其中的“回归”则是指在迷失中找寻回到语文本质的路,是指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3.
我时常在想:"怎样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语文课?如何做一名快乐的语文教师呢?"在六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时刻认真地探索着、思考着.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我觉得"爱"是做一名快乐的语文教师的源泉.因为"爱"能使我们的学生更加信任教师.同时,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对我们教师产生亲切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他们就会爱上语文学科的学习.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一谈应该怎样做一名快乐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们中小学语文教育被指"误尽天下苍生",原因之一是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师一直以来甘当"教书匠"而不想或没有能力做"学者型"教师。作为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更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方位展开,迈入新世纪的农村中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师要用语文化的方式教语文,这似乎不应该成为问题,但是,在人人都能教语文、人人都能评语文这种世俗且不当认识的社会大背景下,以下几点还是应该引起一线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的,因为这些体现了我们语文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语文素养。一、教师的评价用语要语文化;二、教师的教学手段要语文化;三、教学的内容结构要语文化。用语文化的方式教语文,应从关注细节做起。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师要用语文化的方式教语文,这似乎不应该成为问题,但是,在人人都能教语文、人人都能评语文这种世俗且不当认识的社会大背景下,以下几点还是应该引起一线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的,因为这些体现了我们语文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语文素养。一、教师的评价用语要语文化;二、教师的教学手段要语文化;三、教学的内容结构要语文化。用语文化的方式教语文,应从关注细节做起。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既重要又新颖的研究课题。为了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本文就语文教师在创新素质教育中如何进行角色定位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吕金辉 《教学随笔》2014,(10):20024+24
在聆听了赵老师的讲座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教师本身的语文素养还要提高再提高啊!我们教师要本着一个做学生的心态,不断地汲取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能量,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地适应新时代语文教学的发展,让我们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道路上刻苦钻研、努力前行!  相似文献   

19.
王阳 《现代教学》2014,(6):50-51
近来,语文教学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对语文教师的素养也提出了许多要求。笔者认为,与其语出惊人地批评苛责,不如多一些理性的关注,多一些感性的关怀,走进语文教师的生活与内心,以使我们的语文教师走出困境,使语文教学走出泥潭,也使我们的孩子享受到真正的"语文课"。这其中需要我们教师围绕一个字做文章,那就是"书"。  相似文献   

20.
追梦     
教语文,是语文教师天天过的日子。学语文,是学生们天天过的日子。如果问一句:我们的教师语文教得幸福吗?我们的学生语文学得幸福吗?我们会听到怎样的回答呢?哪个教师不愿把语文教得有滋有味?哪个学生不愿把语文学得多姿多彩?人心所向,大道至简,"享受语文"就成了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心愿;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沧州语文人"不懈地追寻着梦中的那个理想家园:共享语文每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