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科研兴校 ,特色强校”是大冶实验中学近年来的办学发展策略。这一策略使我们逐渐取得了办学思想、名校效应、办学模式、发展区位等四大优势 ,让我们连续两年获得了全省“教育科研50强”的殊荣。在“科研兴校 ,特色强校”的实践中 ,我们形成了自己的科研思路 ,追求着自己的办学特色。这条思路是以办学思维体系的完善为科技支撑点 ,以培养研究型教师为科研出发点 ,以办学模式的创新为科研发展点 ,以教学模式的创建为科研切入点 ,以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为科研落脚点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办学思想体系的特色建设 ,是我校开展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2.
科研水平的高低、科研成果的多少是高职学院办学实力的综合体现。新升格的高职院校,要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必须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我院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教科研制度创新,积极开创教科研工作新局面。全面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以实现“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学刊》2005,(9):I0003-I0003
烟台开发区实验小学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办学宗旨和“施一流管理,建一流队伍、创一流环境、育一流人才”的立校思想,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战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致力于建设学习型学校,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学校品牌,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德育为首、素质为本、中西兼容、和谐发展”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4.
大安一中的教育工作,是在1994年起步的。几年来,我们坚持教育科研不动摇,走出了一条“科研兴校”之路。一、“抓住一个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兴校”。“科研兴校”,重在“兴校”,这是我们的观点。校不“兴”,言“科研”何益?我们提出“科研兴校”,不只是个口号,而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更是作为实现目标的一个方法、一条途径。我们理解“科研兴校”应体现在形成“科研——科学办学——学校进步与发展”这样一个没有终止的循环过程,即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开原市第二高级中学是一所普通高中,现有教职工186人,在校生3200余人。2001年以来,学校在“以人为本、科研兴校、快乐读高中”办学思想的指引下,实现了学校办学质量、办学规模、办学设施、教育科研、办学声誉和教师待遇6个方面的超常发展。学校之所以能如此发展,主要得益于各级领导的全力关怀与支持,得益于“科研兴校”办学思想的引领。得益于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几年来,嫩江县第一小学始终坚持“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办学方针,以科研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以注重实效为目标,大力加强教育科研实验基地硬件、软件建设,初步探索出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教育科研之路,奏响了优化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三部曲”。一、强化学习,创新观念,优化科研队伍教育科研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形成鲜明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为了发挥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的主体作用,学校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努力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现代化和教育管理的科学化。1.强化学习,丰富底蕴。为了抓好…  相似文献   

7.
略论“科研兴校”战略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科研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近年来,“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科研兴校”是依靠运用教育科研理论方法,提高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实施“科研兴校”的战略,以下三点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八一中学在市教育局的关心指导下,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办学理念,并努力使这种理念化为行动。四年来学校实现较大跨越,“八一品牌”正在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高安二中创办于1979年,经过三十年的打拼,已成为江西省的教育品牌。学校确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竞争活校、和谐稳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和“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团结、拼搏、求实、争先”的校风、“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教风、“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德育先进学校”、“一五、二五、三五、四五”普法全国先进单位、“全国综合治理示范点”等光荣称号。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学科竞赛捷报频传。几十年来,高安二中尤其重视“科研兴教”,把教育科研放在“提升学校品位,打造名校品牌”的高度常抓不懈。特别是近十年年,该校在抓科研方面措施得力,工作细致.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我校是一所以教改实验立校的年轻学校。从学校诞生起我们就把“科研兴校”作为最基本的办学策略,努力遵循科学规律办学校,发展学校,并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全方位引入、全过程管理。先后进行了“学校特色建设模式研究”、“面向二十一世纪初中综合改革实验研究”等省级、国家级科研课题研究,使学校的内部管理改革、德育改革、教育教学改革都自觉地与科研结合。通过走“科研兴校”之路,提高了学校品位,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教育  相似文献   

11.
沙洋县长林中学建于1984年,学校现在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49人,专任教师111人。近年来,学校循着“以人为本,师生和谐进步,学校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将教  相似文献   

12.
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创建科研特色学校白山市实验小学一、认识科研兴校的战略意义,研究科研兴校的基本理论1.从“四兴”的关系,看科研兴校的重要性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重视科技和教育,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配合。”这...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教兴国”的实施,“科研兴校”已成为现代中小学办学理念中十分响亮的呼声。科研兴校,中小学教师是最主要的力量,其科研能力是关键。选题是科研之始,而且是甚为关键的一步,其水平是衡量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其过程本身也是中小学教师提高科研能力、走向专业化的重要步骤。本文提出了中小学教师科研选题的4个原则与7条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教育科研已成为了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各级各类学校评估验收,都少不了“教科研”这一块,学校每年工作总结和新年工作思路中,也都要将“教科研”大书一笔;许多学校还纷纷打出“科研兴校”、 “科研兴教”的旗号,有的甚至不惜将“教科研”誉为其“办学特色”。可见教育科研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能使一个教书者成长为学者型教师,能使一个学校提升办学品位、提高办学实绩,这在现代教育领域已成了不争的事实。但是如何有效地使教育科研更贴近学校的实际、发挥最佳的科研效益?我们认为:以校为本的研究是科研兴校的核心。它至少包括这两个基本含义:“为了学校”和  相似文献   

16.
科研兴校是中小学贯彻实施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具体体现。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科研兴校理念及办学思路以来,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在科研兴校认识和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科研兴校的深入发展。本文在初步分析科研兴校实际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中小学实施科研兴校的对策和建议。一、中小学科研兴校中的主要问题中小学科研兴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主观态度问题主观态度方面的问题是科研兴校发展不快和水平低下的基本原因。主要包括五方面:①科研兴校神…  相似文献   

17.
课题研究作为中小学“科研兴校”的一种主要形式,应为解决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师资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服务,为课程改革服务,离开了这一点,学校课程研究就失去存在的意义。然而审视当前一些学校课题研究现状,不免让人喜忧参半。“科研兴校”的典型虽不乏其例,但也有不少学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学校并没有真正把课题研究视为培养教师、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也没有真心想通过课题研究的途径来提高办学质量和提升办学品味,课题研究和课程改革也尚未走到一起。在这些学校里,有的虽然也搞起了“校兴科研”的热闹场面,却未收到“科研…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北京市中小学更加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教育科研已成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和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人们认识到:只有“校兴科研”,才能达到“科研兴校”.使学校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沿着教育方针指引的方向不断地前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校科研工  相似文献   

19.
刘泉  董彩兰 《教育探索》2003,(8):102-10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日益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教育科研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在基层中小学开展“科研强师,科研兴校”活动过程中,提高科研意识是前提,强化队伍建设是保证,选准课题、规范运作是关键,辐射成果、提升办学品位是目标。  相似文献   

20.
卢朝佑 《科学教育》2006,12(2):29-30
教育科研是从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探索与研究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以及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增强学校管理效率的基本保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以科研为先导,探索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学校管理功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1教育科研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思想的转变,是学校办出特色的重要途径学校办学思想是指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在一定时期内对办好学校的独特认识。学校办学思想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