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央视二套推出的早间大型资讯节目“第一时间”已亮相数月,步其后尘的东方卫视早间新闻“看东方”也悄然登场,与央视新闻频道的早新闻构成三驾马车,在长三角电视领域形成早间新闻三足鼎立之势。  相似文献   

2.
赵莉 《声屏世界》2004,(11):56-57
在当代传媒激烈竞争中,电视媒体继黄金时间竞争之后,必然把眼光转移到“早间”这个极富发掘潜力的时段。如何针对我国观众的特点,推出极富魅力的早间电视节目.以便在媒介竞争中抢得先机,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已成为中国电视媒体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电视台的早间板块起步比省级卫视晚,有不少仍处于盲目模仿省级电视台的阶段,定位模糊,内容呆板,形式僵化,有的城市台把早间板块变成了节目重播板块,白白荒弃了一块能够有所作为的阵地。因此,改变对早间板块的陈旧认识,树立灵活开放、服务本土的制作理念,是城市电视台打造早间资讯品牌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991年,随着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栏目的开播,早间电视新闻节目正式走上了中国电视的舞台。1993年,中央电视台开办早间电视新闻栏目《东方时空》,更是确立了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在观众中的地位,无数电视观众从此有了早上打开电视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自《东方时空》起,我国各  相似文献   

5.
王波 《视听界》2001,(4):25-25
《东方时空》作为央视早间时段的名牌栏目,它的大改版,不仅引起了电视界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也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这给各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制作者以普遍压力,迫使他们重新打量自己的节目,对早间新闻时段观众的定位与需  相似文献   

6.
杨梓 《视听》2016,(7):91-92
美国是第一个开办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国家,几十年来其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已经发展成一种成熟的节目形态。中国的早间电视新闻节目起步虽晚,但结合自身环境及观众特点,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发展之路。本文以早间电视新闻节目为研究对象,以中美两国为范围限定,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7.
杨娟 《声屏世界》2000,(6):52-54
“凤凰早班车”是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在早间七点钟推出的一档直播新闻节目,时长45分钟。这个新闻节目以转述当天报章、网络上的最新新闻为主,另外还有一部分来自美联社、路透社等各大通讯社的图像新闻和少量自采新闻,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采用口语化的“说”方式,内容包罗万象,包括政治、时事、社会新闻、财经、娱乐、体育等内容分别在“环球聚焦”、“两岸三地”、“网络传真”和“专线大观”四个小版块中表现出来,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早间新闻汇集,或者说“早间新闻快餐”。“凤凰早班车”在98年4月一经推出便引来众人瞩目,收视…  相似文献   

8.
邵成武 《视听界》2006,(5):82-84
今年6月5日,央视新闻频道进行了开播以来的第四次改版,以创新的节目形态和频道形象加强早、晚间时段和周末节目的竞争力。围绕重新打造早间优势时段、整合频道资源的要求,综合性资讯节目《朝闻天下》应运而生,每天早上6点,在朦胧的晨曦中和观众一道迎接新的一天。80年代中后期,一些地方台开始尝试在早间开办新闻节目,星星之火并未成燎原之势。直到1993年央视《东方时空》的开播,一个汇集多个板块、播报形式灵活多样的新闻栏目“成功地把中国电视观众在第一时间唤醒,在早餐的时候打开电视机”。《东方时空》虽在早间时段播出,但并不具备严格…  相似文献   

9.
黄晓静 《视听界》2011,(4):97-97
央视、凤凰卫视以及各个省级卫视都有早间节目,从首播时间、平均时长、播出机制等都向国外比较成熟的早间新闻节目看齐。然而,早间节目迅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东方时空》诞生于1993年5月1日的早晨7:00,从这天开始,这个世界上拥有观众最多的电视台,有了自己的早间节目。谁也没想到这档长40分钟,定位为电视新闻杂志的栏目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早间不开电视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常健 《记者摇篮》2007,(3):11-12
目前,在电视媒体进行市场化管理的大环境下,面临向收视率要效益的同质化大众节目的激烈竞争,对农节目无疑成为边缘化的小众节目,生存现状未尽人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达80%以上,农村农业始终承载着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任务。但是当下对农电视节目却日益缩减,停滞不前。面对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挑战,对农节目该怎样正视来自收视市场的压力和自身改革的迫切要求?值得从业者深思。辽宁电视台卫星频道从2006年8月5日隆重改版以来,立足辽宁,放眼全国,对大型对农节目《黑土地》进行了全新的打造和品牌重塑,从节目定位、编排方式、栏目包装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胆改革和有益尝试。在新农村建设的感召下,一手抓社会效益,一手抓经济效益,连续创造收视奇迹,在超早间播出时段中市场份额连续攀升,甚至达到55%的收视份额,其收视业绩在全国早间时段和对农节目中都是非常罕见的。《黑土地》栏目从而率先一步,成为全国对农节目的领军栏目之一。有鉴于此",本期关注"这次从各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黑土地》栏目进行全面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郑虹 《传媒观察》2004,(12):50-52
《第一时闻》是2003年10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推出的早间新闻资讯栏目,从早间7点到9点持续两个小时,大板块结构,把时间分割为《新闻》,以轻松的故事化的方式传播严肃的资讯;《第一印象》,轻松写意地向观众传递天气信息;  相似文献   

13.
白醒乐 《青年记者》2007,(20):47-47
作为一档早间资讯类节目,《第一时间》的收视率经常与该频道晚间黄金时段的节目相仿,甚至超过央视一套同时段的同类节目,这种现象在早间类节目中往往很少见,因而不能不令人佩服。佩服之余,也引起了笔者对该节目进行研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于珧 《记者摇篮》2007,(3):12-14
目前,在电视媒体进行市场化管理的大环境下,面临向收视率要效益的同质化大众节目的激烈竞争,对农节目无疑成为边缘化的小众节目,生存现状未尽人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达80%以上,农村农业始终承载着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任务。但是当下对农电视节目却日益缩减,停滞不前。面对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挑战,对农节目该怎样正视来自收视市场的压力和自身改革的迫切要求?值得从业者深思。辽宁电视台卫星频道从2006年8月5日隆重改版以来,立足辽宁,放眼全国,对大型对农节目《黑土地》进行了全新的打造和品牌重塑,从节目定位、编排方式、栏目包装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胆改革和有益尝试。在新农村建设的感召下,一手抓社会效益,一手抓经济效益,连续创造收视奇迹,在超早间播出时段中市场份额连续攀升,甚至达到55%的收视份额,其收视业绩在全国早间时段和对农节目中都是非常罕见的。《黑土地》栏目从而率先一步,成为全国对农节目的领军栏目之一。有鉴于此",本期关注"这次从各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黑土地》栏目进行全面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是一个令人羡慕、光鲜亮丽的职业;主持人也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职业,因为每天都要给听众带去新鲜。笔者在广播中做多年早间节目主持人切身感受到:要办好早间节目,主持人要执著坚守、与时间赛跑,勤耕耘、多奉献;要每天做好充分准备,保持良好的直播状态;节目内容要丰满、实用,贴近生活、服务民生。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1月30日深夜,一场大雾突降京城。12月1日早7点,北京电视台“早间新闻”主持人在节目的一开始就做出了这样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百姓来说,早起是一种传统习惯。古训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之说。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电视收视率较高的节目只有“新闻联播”,那时每天早晨7点左右中央电视台的收视率很低,而今天,每天5:00—8:00的电视荧屏上已举目皆是服务性电视新闻节目。在西方,早间时段服务性新闻节目的“征战”早已拉开,A&;#183;H&;#183;B&;#183;elo公司的高级  相似文献   

18.
徐婧 《声屏世界》2009,(11):30-30
早在1952年,美国出现了第一档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即NBC的《今天》(Today)。我国的早问新闻起步较晚,1991年北京电视台开播的《北京您早》开创了我国早间电视新闻的先河,而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东方时空》被认为是真正改变中国百姓早间不收看电视习惯的早间新闻节目。如今,央视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内早间时段的电视节目竞争力较强的主要有电视剧类、电影类、新闻类等,相比较之下,国外早间电视节目品种甚多.包括新闻类、儿童类、电影类、音乐类节目。虽然在种类数量上不占优势但非常突出的是,早在2004年的一项调查中显示,我国有1/4的电视受众更愿意选择新闻节目陪伴早晨时光,可见早间新闻的资源利用率是非常高的。  相似文献   

20.
《听众之声》节目是鄞州电台一档对农热线电话直播节目。每天早间7:30开始,长度半小时。听众在节目中发布转让和求购信息,或获取信息和某种帮助。热线在广播节目中开通,变间接传播为直接传播,听众从被动接收为主动参与,听众与主持人的对话直接成为节目的内容。听众参与带有很大随意性和即兴性,节目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主持人话筒前的表现与听众交流的现场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