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中奎 《文教资料》2010,(8):161-163
书院是中国古代颇具特色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文章回顾了中国书院教育的发展历程,从教学模式、学术研究、师生关系、人格教育等方面揭示了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特色,并着重从师生关系角度探讨了书院教育对当代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河南教育发展的历史曾是中国教育史发展的主流和浓缩。从古代学校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学校教育自古就与河南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古代河南培养出灿若群星、影响深远的教育家;河南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角度出发分析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讨论了功利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的影响并分析旧科举制度的利弊。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人们的教育观念及对教育的认识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因纽特人教育政策经历了从同化教育政策、区域化教育政策、民族化教育政策,到自治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呈现四大特点:重视官方语言推广,提高因纽特人对国家的认同;重视母语教育,保护语言多样性;注重北极传统文化教育,倡导多元文化共存;各级政府逐步放权加大对因纽特人控制教育的支持。研究加拿大因纽特人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目前教育行动研究所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反思,从纵向上对教育行动研究的缘起及其历史发展进行了追溯和梳理。探讨了教育行动研究的中国化历程及其阶段划分,对教育行动研究在中国化历程中所呈现出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对教育行动研究的未来走向进行了预测,以期对全方位认识教育行动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是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强有力举措,将"四史"教育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历史根源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帮助高职学生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责任感和担当感;也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人生信仰.鉴于此,推动"四史"教育融入高...  相似文献   

7.
论创业教育的意义及实施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简单回顾了创业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创业教育的科学内涵和意义,并从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创业观念、营造良好氛围、优化师资队伍、借鉴国外经验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创业教育在中国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干部教育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在抗战时期的干部教育工作从全面展开到制度建立,经历了逐步完善的过程;党在抗战时期的干部教育工作对中国革命的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郑蓉 《丹东师专学报》2010,(2):28-33,42
改革30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中国大陆获得了快速发展。在简单回顾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从专业教育的目标、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教育的本土化等方面反思了社会工作教育在过去30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实现社会工作的职业化;探索本土化的教育模式、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培养结构、规范课程教育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未来的发展的方向与出路。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区教育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对社区教育创新做了阐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设立社区教育实验区;成立社区学院;确定社区教育示范区;设立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同时,对新世纪社区教育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实验30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实验深深地影响着我国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课程到教学、从决策到实施、从个人到组织的多个层面,见证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为探索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教育实验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思维方式的根本转换和方法论更新,是教育实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要理解现代中国的教育问题,社会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翼。社会教育在整个民国时期的制度设计中,是一个处在流变过程中的历史概念,其历史功能包括教育改造和社会改造两个方面,其具体职能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在社会教育的主体方面,知识分子群体和国家、地方政权三方在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呈现出不同的相互关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围绕着解决国家自上而下的理性规划与基层社会自主、自治能力发展之间的矛盾,存在着不同的探索方式,但限于历史条件而未及充分展开。  相似文献   

13.
半个多世纪以来 ,简帛佚籍不断出土问世 ,其中包含有不少重要的教育史料 ,这些史料给中国教育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和领域 :第一 ,有望促成《老子》一书现其历史真面目 ,并使先秦黄老道家学派的著作与思想体系渐趋明朗 ,从而极大地推动关于先秦道家教育思想体系的确立与完善 ;第二 ,极大地丰富了研究孔子及其后学八派教育思想的史料 ,使加深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认识 ,弥补从孔子到孟子之间儒家教育思想长期存在的研究空白成为可能 ;第三 ,对于明确先秦两汉经学教育的细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四 ,重要字书《仓颉篇》的出土 ,为研究秦汉语文教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文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我国近12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的量化分析发现,中国特色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聚焦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课程与教学研究、教师成长与教育、德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经验借鉴与本土化、教育信息化与"互联网+"等领域;政策导向与学术导向两大逻辑主线互相作用与有机组合,形成高政策导向-高学术导向逻辑、高政策导向-低学术导向逻辑、低政策导向-低学术导向逻辑、低政策导向-高学术导向逻辑等具体的逻辑演进路径,多类型演进逻辑驱动下的教育科学研究体现着学科进步与实践诉求相互促进、重点聚焦与全局关注齐头并进、时代回应与历史梳理相得益彰的研究特征。  相似文献   

15.
Female educ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practice of female educatio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oncerned with female education. Of these concerns, 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 can be said to have achieved a great breakthrough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narrativ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 China, new vitality has been breathed into the sphere of female educational research.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ither historical studies or reality, researchers have made profound discoveries about the femal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revealing Chinese women’s experiences in education, their stories of development, and the problems they have faced. Moreover, researchers have reviewed not only the freedom and restrictions that education brings to women, but also the influence exerted by Chinese education, cultural conventions, and social economic conditions on female progress and living circumstances. This article is mainly a comprehensive literary review of research by Chinese scholars who have used narrative research in their studies of femal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6.
教育学会的学术研究泛及近代中国教育的各个领域。教育学会从事学术研究,既反映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教育诉求,又折射着新式教育勃兴的急切呼唤,由此使其学术研究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纯学术研究。依托学术研究的开展,教育学会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历史进程中一股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加速了中国近代教育学术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如今的教育学,大抵是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发生的,迄今对中国教育文化的历史特点,尚缺乏研究。加之我国如今通用的教育语汇,实际上是外来的教育基本语汇的译词,同其原义及外文原义都只是大致相当,以致迄今对教育学基本概念的认知若明若暗。本文从分析教育问题的发生和“教育”概念泛化的缘由入手,论及“教育”的狭义与广义,教育与教养的区别,教育、教养与教学的区别,教学与课程的区别,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传统教育的区别,不同性质教育判断的区别,以及教育专业研究与非专业研究的区别等。通过循名责实的具体分析,去教育空谈,力求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18.
近现代的中国由于受新旧价值观念和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以及科学至上主义的影响,人文精神日渐失落,导致个体的人逐渐失去其成其为“人”的精神价值,社会也日益出现道德危机。中华民族迫切需要重建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价值再次凸显。新时期的教育需要将人文精神的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理念中,树立生命教育观;要建设一支富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在教育实践中,实现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标准的人本性。新教育承担着重建人文精神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中英两国教育督导制度比较研究:动因、意义与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璐 《比较教育研究》2008,30(10):60-65
英国教育督导制度至今已有将近170年的历史,而我国改革开放后督导制度的恢复重建才不到30年,但是推动两国督导制度建立的一个共同动因是全民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两国在不同历史条件下都意识到教育督导是管理制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不同的是,英国在国家教育管理制度建立的同时就设立了督导机构,保证了教育事业发展的质量、教育决策的审慎和政策落实的到位,而我国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了教育发展的大起大落之后才意识到这一问题.由于中英两国政治体制和国情的不同,英国教育督导制度以督学为主,我国督导制度兼顾督政与督学.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学科性质与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史研究是一门现代教育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特别是历史科学相结合的基础性教育理论学科。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客观化原则,是指作为基本的研究要求,中国教育史研究应客观如实地阐释中国教千年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思想风貌和教育制度嬗变轨迹,理性地认识和评价中国教育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