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全民教育思潮是伴随着教育民主化进程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而出现的,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直接推动下,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了全民教育运动。这种思潮,正影响着我国教育理念的重塑和教育实践的发展,对当前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终身学习思潮已成为当今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基本政策和原则,倡导的教育理念,为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回顾最近几十年来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以及科技、信息的飞速发展,教育也逐渐走向全球化。在教育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关注国际教育发展动向,积极响应国际组织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推动本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从而也形成了一种以追随国际教育思潮来进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模式。黄志成先生的新著《全纳教育》,立足于我国教育改革研究理论与实践,以广阔的视角、现实的态度诠释新的教育思想,令人耳目一新。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最新的国际教育思潮,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全纳教育”这一概念。进入新的世纪,全纳教育的理念已日益为各国理解和接受,从倡导终身教育,并落实到国家政策、法律及教育实践中,到关注弱势群体(包括阶级、种族、性别、残疾、肤色、社会等方面的弱势)的受教育状况,提出并逐步落实为了所有人的全民教育,再到关注特殊儿童接受普通教育,使所有学生都能平等地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全纳教育思想反映了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与特征。一是大众化、民主化、平等化。综观各国的教育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442006年5月号中...  相似文献   

4.
一、全纳教育的提出及其概念界定(一)全纳教育的提出全纳教育兴起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一种新的国际教育民主化思潮,是继20世纪终身教育引领的思潮后,即将引领二十一世纪教育走向的思潮。全纳教育肇端于两个国际大会,即1990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西班牙政府在西班牙萨拉曼卡组织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前者发表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大会提出的全民教育强调:教育是人的基本权  相似文献   

5.
全纳教育: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新课题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一、全纳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全纳教育 (inclusiveeducation) ,作为一种思潮 ,在国际上兴起于 2 0世纪 90年代。全纳教育是在国际教育民主化的潮流中 ,尤其是在国际组织的大力宣传和直接推动下兴起和发展的 ,其中有两个国际教育大会所起的作用更大、更直接。一个是 1 990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并发表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这次大会提出的全民教育强调的是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 ;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极为重要 ;必须普及基础教育和促进教育平等。全民教育的目标是要满足所…  相似文献   

6.
回顾最近几十年来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以及科技、信息的飞速发展,教育也逐渐走向全球化。在教育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关注国际教育发展动向,积极响应国际组织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推动本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从而也形成了一种以追随国际教育思潮来进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模式。黄志成先生的新著《全纳教育》,立足于我国教育改革研究理论与实践,以广阔的视角、现实的态度诠释新的教育思想,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7.
加强科学管理,改变薄弱校面貌———义务教育阶段薄弱校问题、困难与对策初探□杨喜进何永忠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思潮之一,它不仅主导了当今国际社会教育改革和努力的方向,同时也代表了未来教育发展和进步的趋势。我国为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叶以来,受终身教育思潮、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全民教育思潮、全纳教育思潮、全球化思潮、建构主义等国际教育思潮影响,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改革作为增进国力、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通过教育管理机制创新、促进学校自主办学,以财政转移支付、教育选择、建立特别行动区、教师流动等政策,多元破解教育公平难题,深化教学与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系列重要攀措,促进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既丰富了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成果.又积累了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一样已经构成为当代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思潮之一,它们不仅主导了当前国际社会教育改革和努力的方向,同时也代表了下世纪未来教育发展和进步的趋势。然而,尽管就全球而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积极促进和世界各国的竭尽努力下,世界教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但就目前的现实条件来看,我们要在2000年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0年3月在印度宗天召开的“全民教育世界会议”上提出的涵盖了教育高度民主化和教育高度普及化内容的全民教育之宏大目标,我们不得不承认,国际教育社会面临着最严峻的挑战。全民教育绝非是一  相似文献   

10.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21世纪国际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主流,也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党的十六大也明确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构建终生教育体系和形成学习型社会已成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主要任务,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所谓学习型社会,是指建立在全民教育、终生教育体系基础上的以学习作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主导生活方式,是素质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社会发展形式,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和实践模式,是教育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considers the extent to which access to basic education and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have become more equalized or more disparate in Tanzania follow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r All (EFA) initiative, and whethe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ccess and performance follow similar pattern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we apply a mixed-methods research design, which includes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changes in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nd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 of key education policy documents in Tanzania. Findings from our quantitative analysis suggest that social inequality is persistent across time and consistent across access and learning outcomes at the early childhood and basic education levels. The implication is that, to date, the EFA agenda has only served to reproduce social inequalities in Tanzania, with the exception of increased opportunity for girls. These results align with CDA findings assessing the global and national policy discourse, which find educational inequalities to be prioritized in language but not adequately in final targets and strategies. Given the resiliency of such education inequalities, it would appear that policy capable of removing social barriers to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requires more attention to specific at-risk student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教育领域开展愈加丰富的全球教育合作与交流,跨国间教育政策的转移扩散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行为。其中,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一些跨国的行为者,在传播教育基本价值与规范、促进国际教育合作交流、融合与扩散国际教育政策等方面日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在全民教育政策的跨国转移扩散发展进程中,非政府组织通过跨国倡议网络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全球教育运动联盟为个案,考察全球教育运动网络、传播全民教育政策过程中倡议的基本理念与采取的主要集体行动策略,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教育政策转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全纳教育"呼唤中国完善特殊教育政策和教育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纳教育"是有影响的国际共识之一。意大利、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是世界上较早实施全纳教育政策的国家,拥有成熟和完善的"全纳教育"体系。将这些国家的"全纳教育政策"与中国的特殊教育政策进行对比,可以找出中国特殊教育政策的不足。国际与国内的教育发展形势需要中国在"全纳教育"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完善特殊教育政策和特殊教育立法。  相似文献   

14.
达喀尔世界教育论坛被认为是世界全民教育运动新的转折点.全民教育的十年评估以来,教育权利得到了世界范围内各国的广泛认同,教育质量成为全民教育的主要关注点.但世界全民教育依然面临巨大挑战,而全民终身学习是21世纪教育的关键,是实现更为有质量的生活和人性化社会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虽然目前教育界对要否“基础教育国际化”还存在不同理解、不同认识,但个人越来越感到基础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并非仅仅“促进教育合作与交流”所能代替。基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澄清各种模糊认识,树立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思维,基础教育国际化与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并不矛盾;通过开展区域国际化探索再到全方位探索,抓好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其核心,应把提高教师的国际化素养放在核心地位;在国际化视野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重视发展通识教育,培养批判性思维、数学和科学的基础知识与能力、人文素养、国际理解能力、利用现代信息通讯(ICT )的技能、创造力。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给予高度重视,要从小抓起,强调学生的生活体验并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构建知识基础,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注重培养创新型教师,改革课堂教学,强调训练思维方法,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强调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等等,这些国外经验都值得我国在学生创造力培养实践中借鉴。  相似文献   

16.
国际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全球性趋势,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理想,而且是一种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国际化无疑促进了各国教育市场、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共享,为人类跨国界、跨民族和跨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可能;同时它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单一与多样、国际化与本土化、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于世界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之中。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国际理解教育,我们必须重视国际理解教育,构建起与国际理解教育相互联系的新机制,以顺应教育国际化的浪潮。  相似文献   

17.
许洋毓 《成人教育》2022,44(3):90-93
对于教育公正和均衡的坚守与追求是美国社区学院教育一直以来的发展目标。21世纪以来,美国社会对教育公正更高层次的追求和对教育质量均衡发展的关注,推动了美国社区学院的教育改革。由此,美国政府围绕教育公正和均衡的发展目标,对教育范式、合作体系和教育资金的资助与流动等方面进行实践规范,以此追求教育质量公正的价值,保证教育机会平等。借鉴美国社区学院教育改革的成效与特点,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一些经验和思路,对我国建设公正且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吴路珂  杨捷 《中学教育》2009,(11):48-52
2008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2009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09),提出全民教育事业任重道远,教育治理是实现全民教育的关键。在国际范围内,历年的监测报告都以特定的主题与视角分析全民教育的发展状况。《2009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在教育治理方面提出了诸多理念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俊宗 《高校教育管理》2020,14(2):21-28,36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其呈现出教育视野不断拓宽,参与国不断增加,教育行为由自发转向有组织,内涵由单一转向多样,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和基础条件更加完善等变化。从当今全球教育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来看,教育国际化更加突出教育的人类普遍性、内在关联性要求和教育对人类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更加关注国际教育的共同价值、共同利益、共同责任以及参与各方就特殊问题的共同协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当今教育国际化所呈现的这些新特点高度契合,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更好地推进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另一方面教育国际化在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彰显出特殊价值。我们要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自信,增强中国教育的国际担当,进一步提高中国教育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融入度,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贡献中国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多极化格局的深入发展和世界城市网络的重构,国际大都市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并为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与需求。然而,人口膨胀、老龄化加剧、创新生态重塑、师资短缺、第四次教育革命兴起等城市特质与变革趋势,却使其教育发展面临着诸多独特或升级化的难题与挑战。为此,国际大都市纷纷采取改革措施:着力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拓展融合教育,构建弹性化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科研创新服务水平,鼓励多主体协同育人,助推终身体系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通过这些措施,以期为更好应对时代挑战,撬动竞争优势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与人才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