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再谈新闻写作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华东 《新闻前哨》2002,(11):14-16
《新闻前哨》今年第8期刊出拙作《新闻写作要提倡一点风格和“流派”》,引出有的同仁的一点兴趣,结合其提出的几个问题,我再围绕新闻写作风格谈谈己见。(一)风格=独特性+一贯性歌德说:“风格,这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文艺理论认为,风格,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作家、艺术家由于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修养、个性特征的不同,在处理题材,驾驭体裁,描绘形象,表现手法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各有特色,这就形成作品的风格。所以雨果认为,风格是优秀作家的标记。同理,新闻写作风格,是记者、…  相似文献   

2.
20 0 2年 9月 2 8日 ,由北京广播学院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评论》编辑部、《光明日报》文艺部联合主办的“2 1世纪文艺学的走向”学术研讨会 ,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本次会议针对新时期文艺理论研究中出现的新的迹象 ,以及文艺理论所面临的分化、整合的问题作了探讨 ,对文艺理论学科研究、传统文艺理论新发展、大众文艺的兴盛以及各种理论思潮介入对文艺学研究的影响等一系列重大文艺理论问题作了分析论证。研讨会上 ,敏泽先生特别强调了全球化语境中应接受人类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 ,应打破古今、中西的隔阂 ,互相学习 ,平等对话。童…  相似文献   

3.
试论期刊的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格原本属于用以品评作品或人的一个美学范畴,它被引入现代文艺理论,指的是由作家、艺术家创作中的创作个性所体现的艺术特色。而所谓期刊的风格,则是指期刊从内容到形式所体现出来的整体特色和个性,也就是期刊从内容到形式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化、个性化的特点,这和其本义是相通的。风格不仅是期刊内容和形式特色的体现,更是期刊编辑思想、编辑原则、编辑技巧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反映。风格是一份期刊的识别标志,也是一份期刊区别于其他期刊的基础,成功的期刊无不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我们绝不会把《故事会》与《读书》相混淆,因为前者通俗易懂趣味横生,而后者品位高雅严肃深刻;我们也不会把《家庭》与《读者》相混淆,因为前者平实亲切,而后者典雅隽永。独特的风格对期刊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法国作家布丰在论及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的关系时曾说过“风格即人”,将这一名言借用于期刊理论与实践,我们同样可以说“风格即期刊”。  相似文献   

4.
报纸版面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形式,但又不仅仅是形式,也不仅仅是内容的载体,它要传达编辑的意图,代替编辑说话,从而也就有了自己的风格。 版面设计必须有风格意识 所谓报纸版面风格,是指编辑在版面设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色与个性。这种风格的形成。与报纸的性质、版面的特点以及编辑的修养、个性、追求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报纸和版面,有什么样的编辑,就有什么样的风格。 假如是一张机关报,那整体风格就应该是庄重、大方、朴素的,过分的打扮,就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高校文艺学 教材改革的呼声越来 越高,各种文学理论的教材也纷纷 问世。《走向全球化时代的文艺理 论》一书独辟蹊径,在全球化的语 境下,着眼于跨文化的全球对话, 从比较美学的角度分析后现代思 想和现代文艺理论的关系,建构现 代文艺理论。 全书基本以后现代的主要理 论为基础,从文艺理论的三个方面 进行研究。首先,对后现代理论在 文艺理论的三大基面——理论形 态上的“话语”概念、作品形态的 “文本”概念、读者形态的“解释” 概念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和比 较研究,奠定了现代文艺理论的基 本理论基础:其次,对电子文化时 代出现后文艺理论的两大主 题——文化生产和美学类型的分 析和研究,呈现了现代文艺理论建  相似文献   

6.
张龙 《编辑之友》2023,(5):102-106
语言风格是文稿编校的一个重要视角,常为人所提及,但在编校实务方面尚未被深入探究。平时所言语言风格多指个人语言风格,其实语言风格还包括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时代风格、流派风格、语体风格和表现风格,这些风格寓于个人风格,并通过个人风格表现出来。语言风格的编校包含文本的语言风格、作者的语言风格、文本内在世界的语言风格三个向度,编校人员可通过“三看”予以实务操作:一看风格要素运用是否正确;二看风格外在形式是否恰当;三看个人语言风格是否显现。前者对应规范性原则,中者对应协调性原则,后者对应偏好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秦涑洁 《今传媒》2016,(7):148-149
作为艺术学主要研究方法之一的风格学,知者颇多,但研究者甚少.沃尔夫林在风格学中所讨论的“线描风格”与“涂绘风格”这对概念中,不难认识到是后者源于前者,但又有别于它.本文在探讨涂绘风格的含义与元素后,透过艺术史上绘画风格的转变与发展,认识到涂绘风格对思想上的改变,这种革新精神对后世带来深远影响.挖掘出涂绘风格背后的艺术价值,继而认识到它在艺术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汪淏是典型的学者型作家,他原本是文艺学硕士出身,从事创作以来,除发表短、中、长篇小说外,还出版数部涉及文艺理论,外国文学等方面的学术著作.今年年初,他推出了新作《我和她们——贾宝玉自白书》(花城出版社2012年1月版),给喜欢他的读者带来又一次惊喜.  相似文献   

9.
正汪淏是典型的学者型作家,他原本是文艺学硕士出身,从事创作以来,除发表短、中、长篇小说外,还出版数部涉及文艺理论、外国文学等方面的学术著作。今年年初,他推出了新作《我和她们——贾宝玉自白书》(花城出版社2012年1月版),给喜欢他的读者带来又一次惊喜。  相似文献   

10.
在广播主持人节目中,当节目风格与主持风格发生矛盾时,往往会有两种风格“不搭调”的情况出现。如何使两者协调一致是广大广播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主持人节目要有各自不同的风格主持人节目要求有各自不同的风格,这是由受众需求和节目内容所决定的。其一、主持人节目传播是为了使受众接受信息,不同的受众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个人经历的不同而对节目有不同的需求和心理亲近性,这就要求广播工作者必须细分受众群,在设计不同主持人节目时要认真考虑主要收听群的心理和听觉规律,这样才能吸引并稳定收听队伍。比如《对农村广…  相似文献   

11.
说到新闻学中的风格,人们多半想到新闻作品的风格、新闻记者的风格、报纸风格,却很少有人提及编辑风格。在人们的眼里,编辑业务是完全受制于稿件的被动性活动,无风格可言。其实,作为办报重要活动的编辑活动,也存在着风格问题,而且编辑风格对于办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郭增彬 《新闻记者》2003,(12):54-54
拿过一张报纸,看上面某位编辑编出来的许多篇消息,虽然各自新闻事实不同,但写作手法、写作风格,大抵是一个模式;通讯也都像一个模子里倒出来似的。言论也是如此。这就不好。报纸上只允许一种风格,哪怕这是一种好的风格,等于只允许一花独放,也不免使人感到单调。要想让一张报纸上百花齐放,既让海棠和月季释放出芳香,又让牡丹和芍药呈现出各自的异彩,这就要求  相似文献   

13.
试论编辑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风格是编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长期以来它却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面对编辑出版界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全国各种出版社和编辑部星罗棋布般的情景,各类报章杂志图书音像制品潮涌般的编辑出版势头,是该重视、研究、提倡和建立编辑风格的时候了!没有或缺少风格的编辑部、出版社及其编辑出版物是不可能有较力的,是不可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丰富的精神需求的。为此,本文对编辑风格问题试作一些探讨,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我国的新闻有两个腔调:一个叫“新华”腔,一个是“人民”调。这话虽有偏颇,但提出了怎样培养有独立风格的记者问题。何谓有独立风格?笔者认为,这种风格包括有独到的见解、独具匠心的取材和特有的写作形式等。一张报纸具有一些有独立风格的记者,无疑会提高报纸的指导性,可观赏性,提高报纸质量。 那么怎样培养有独立风格的记者?两个因素很重要:一个是自身因素,一个是外在因素。 说外在因素,主要是总编辑和编辑。  相似文献   

15.
风格的移转     
《全国新书目》2012,(11):24-27
风格是艺术的说明与标志,既可以是艺术家的风格也可以是某一流派的风格,甚至是某个历史时期特定艺术的整体风貌。风格是用来品味的东西,是艺术的灵魂。艺术家之于艺术风格,既是在利用风格发挥自己的创作技巧,同时又是在通过技术的实践来满足风格的需要。他们的才华丰富了艺术的历史,分别为各自的时代划出绚烂的光彩。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起生长在奢华时代的洛可可艺术、追求理性的新古典主义、如同诗歌一样美丽的浪漫主  相似文献   

16.
风格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灵魂,是节目质量的生命力。播音员(或主持人)的风格就是电视节目的标识,在播音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征就是播音风格。播音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广播电视事业的兴盛及播音队伍的壮大而日趋成熟、不断丰富,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喜人景象。本文就播音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谈一点粗浅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万红金 《新闻知识》2002,(11):30-31
一、记者有风格记者的作品是否应有自己的风格,这个问题一向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但我坚持认为,记者应有自己的风格。从新闻实践来看,有相当一些新闻作品都是讲究美学效果的。在中外众多的新闻记者中,也确确实实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思想深度、比较成熟的记者。如意大利的法拉奇,美国的斯诺、李普曼,日本的本多胜一,中国的范长江、邓拓、穆青和柏生等。他们的作品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有富有创意的地方,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雨果在谈到文学时说:“没有风格,你可以获得一时的成功,获得掌声、热闹、锣鼓、花冠、众人的陶醉的欢呼,可是你得不到真正的胜利、真正的  相似文献   

18.
记者风格与记者业务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业务研究停留在记者活动的表层,而记者风格的研究则是进入了审美层次。 一、什么是记者的风格 从广义来说,记者的风格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记者为人处事的作风、品格;二是记者的新闻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中体现出来的基本特色。前者属于伦理学的研究范畴,本文研究的是后一种记者风格。  相似文献   

19.
尽管今天许多人在描述某位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播音时,仍然说他(她)的播音具有某种风格。但我们却很难说当前我国的播音具有整体形态意义上的、统一的风格。有人在10年前提出“新风格”概念时①,播音界统一的风格尚存,“新风格”虽已大量出现但其生存状态仍像“小媳妇”,常常遭到各方面的抨击。而今天,我国播音经过“降调———口语化———新风格”出现近20年的演变,已经与20年前大异其趣。风格是一种持续、稳定的东西,据此我们将持续了几十年的“传统风格”概括为“爱憎分明、讲气势、重激情、求规范……”②而目前的播音则完…  相似文献   

20.
打开荧屏,丰富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在收看电视的动机中,由主持人而引发的目的性收看比例正呈上升趋势,而主持人风格作为主持人社会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受到理论研究者和主持人自身的重视。探寻风格本源,塑造风格本身已经并且将继续成为主持人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拟就主持人风格平民化作一些初步探寻。一、风格多样化与风格平民化风格是主持人的灵魂,风格多样化则是主持人与主持人节目走向成熟的标志。在电视传播实践中,主持人多样化的风格和风格多样化的主持人以及由此生发的审美活动构成了一棵独具魅力的风景树。风格是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