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香港作家亦舒的《我的前半生》融合了亦舒自己对香港都市人生的独特理解,对鲁迅《伤逝》的一种选择性、创造性的接受。其中有对鲁迅爱情怀疑态度的认同,对鲁迅求真、独立、自由等思想个性的接受;对新女性生存的关注和其命运的探索与《伤逝》不同,《我的前半生》流露出女性反观自我、剖析自我、否定旧我的忏悔心情和奋起前行的努力;《我的前半生》并没有接受鲁迅对虚无存在的哲学追问,它以子君找到新的如意郎君为结局,增添了许多温情,有力地表现出觉醒女性对自我价值的发现和肯定,对女性历史文化的批判思考的接受。  相似文献   

2.
傅红梅 《考试周刊》2009,(32):24-25
鲁迅与亦舒这两个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分别在《伤逝》和《我的前半生》中从不同视角刻画了自己所处时代的那个“子君”命运,对女性的人生意义何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揭示了不同时代下子君的觉醒与彷徨。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伤逝》是从男性角度写感情蜕变的故事,亦舒的《我的前半生》写的是同样的主题,但是却写出了不一样的结局。这种变化为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男女作家对婚姻的不同诠释,以及女性在新时代中的不同选择和不同命运。  相似文献   

4.
赛珍珠和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著名的女性作家。两人的处女作《大地》和《最蓝的眼睛》中都描述了女性的命运与土地息息相关,对土地的依恋正是生态女性主义者所强调的女性与自然在孕育生命的特征上是具有相似性的,男性对女性的压迫,黑人对白人的压迫,就像人类对自然的压迫。这种共通性从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两部作品通过描述女主人公阿兰和克劳迪娅的女性意识,刻画了自然生态意象"土地"。赛珍珠和莫里森共有的"土地情结"深刻反映出两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伤逝》和亦舒的《我的前半生》都讲述的是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故事,从时间上看,两部小说相距六十多年,从小说所塑造的"子君"形象来看,既有不变的一面,又有变化的一面。这不仅与小说的叙述视角有关系,也与时代的变迁和子君的选择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亦舒,原名仉亦舒,1948年生于上海,成长于香港,后留学英国,十七岁时就崛起于香港文坛,其作品在香港和台湾最为畅销,其中长篇小说《她比烟花寂寞》尤为人所注目。台湾有琼瑶,香港有亦舒,二人“兰桂齐芳”。她们都长于抒写真情流泻的爱情故事,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感受,用轻柔、缠绵、清澈、纤丽的文字,委婉动听的情调和故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托洛茨基对鲁迅文艺思想的影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研究。鲁迅对于托洛茨基文艺思想的了解,主要来自于《文学与革命》日译本,该书阐述了托洛茨基关于布尔什维克文艺政策的思想。鲁迅不仅从日译本转译了该书第三章,还在自己的杂文和演讲中多次提到书中观点,并表示了赞同的态度。如托洛茨基站在政治家的角度指出,不应给文学家下什么命令;鲁迅则站在文学家的角度多次提出,写文章不能接受别人的命令。在1928年革命文学论战中,《文学与革命》中的一些观点也给了鲁迅精神上的支持。即使托洛茨基已经在权力斗争中失败,鲁迅仍不因人废言,继续表示“我以为他这话(‘不舍利害关系的文章,当在将来另一制度的社会里’)却还是对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胡适的戏剧《终身大事》和鲁迅的小说《伤逝》思想内涵的比较,可以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位主将在女性解放和婚姻问题上的异同,即胡适认为妇女的解放以摆脱家庭的束缚为标志;鲁迅则认为,离开家庭只是女性独立的序幕,只有真正确立女性自主意识、争取到平等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才有可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在杂文《阿金》中,主人公阿金脱胎于鲁迅的现实生活,在她成为文学形象后,性格鲜明无二,有着与先生笔下其他女性截然不同的气质。但她在鲁迅笔下并非孤立存在,我们可以从鲁迅其他作品里发现阿金的踪迹,在《故事新编》集里这踪迹尤其明显。由此可知,鲁迅是在一个较长的女性形象创作过程中,才酝酿成型"阿金"这一形象的。同时通过创作背后的思考,他不断反思并修正自己自"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女性观。通过对《故事新编》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结合作者在不同女性人物创作时期的思想变化轨迹,详细追溯"阿金"人物的成型过程,进而佐证笔者在《鲁迅创作晚期文本中愈加成熟的女性观——独特的阿金》一文中表述的鲁迅创作晚期逐渐成熟的女性观点。  相似文献   

10.
鲁迅在其创作生涯中与老庄学说有不解之缘,其观点散见于一系列文章中,从最初的《摩罗诗力说》,到20世纪20年代的《汉文学史纲要?老庄》再到1935年创作的《故事新编》中的《出关》与《起死》,几乎贯穿了鲁迅文艺活动的始终.肯定积极进取、努力改造社会的思想,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线索,这正合于鲁迅一生力主战斗、顽强抗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女祸"一词是女子亡家祸国的省略,归纳起来有妇言是用、妻妾易位、女乐亡国、美女不祥、女子淫通等五个方面,由此导致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权威观念——女祸论。"女祸"这一文化现象产生于中国古代男外女内的社会结构,无论男女,符合结构的行为是福,违背结构的行为是祸。女祸的反面是贤妻良母,因为后者恪守了女性主内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12.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家庭观及其成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家庭观,他们强调家庭生活的神圣和纯洁,强调妇女作为母亲和妻子的职责。资产阶级的家庭观与他们的妇女观密切相关,他们一方面将妇女誉为守卫道德的“家庭天使”,另一方面却认为她们天生是低劣的、缺乏理性的,需要男人的保护和管理。资产阶级的这种家庭观形成主要是因为工业化导致的家庭生产职能的丧失、社会竞争的加强以及父权制的延续。  相似文献   

13.
女性的思妇身份是男权中心文化的一种强行规定,其中体现着男性主宰女性的意图。《诗经》时代的女子还较少礼教束缚,有着较大的活动自由,她们的生活空间也相对广阔,情感状态也多有波折,内心世界自然是立体多变的。同为思妇,她们并不同于后世女子,一味地围绕着丈夫缠绵悱恻,诌媚不已,她们有更广阔的情感寄托,也有自信的情感基础。因而,《诗经》中的思妇之“思”,其实应该是女人之“爱”,而不单纯是无主体人格的单相思。  相似文献   

14.
《聊斋志异》中的正面女性形象可分为人类女性与非人类女性,她们都具有“无妒”的共同点,同时她们之间又具有更大的不同点:人类女性形象并不一定美貌。但无妒、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坚决主动地守贞、严格遵循封建礼教,可以说是贞女贤妇;而非人类女性形象虽然也无妒,但她们美貌、向男性自荐枕席,与男性较自由地结合、几乎完全置封建礼教于不顾,可以称之为“自由”女性。这两类不同女性形象的产生,源于封建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德、色双重需求的外化。  相似文献   

15.
甄士隐与贾雨村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精心塑造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两种典型形象,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所走的人生道路也不同,但最终都没有逃脱历史和时代给他们安排的结局,成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殉葬品。  相似文献   

16.
The academic "hurdle race": A case stud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areer patterns of a cohort of faculty members in a large Israeli university and shows that women constitute a small minority in that university, and that their rank advancements are fewer, slower, and lower than men's. We examine three possible explaining mechanisms: (a) "Thresholds" - according to which after women cross a certain barrier, differential career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gender disappears or is, at least, greatly reduced. (b) "Ceilings" - according to which women's advancement is curbed before they reach the highest rank. (c) "Hurdles" - according to which women, as compared to men, are confronted by more obtrusive barriers at each step of the academic career. We found that no threshold could be detected after which gender differences are reduced and that the ceiling effect may be a by-product of women's extended career paths. Rather, the analysis of the case study suggests that women's career trajector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hurdles", i.e., at each rank they stay longer and their advancement probability is lower than men's even when their publication rate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相似文献   

17.
布罗代尔在历史学领域提出了许多新认识和新方法,其核心是“总体史”和“长时段”理论。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但两者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吸收各派历史学家的优秀成果,丰富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第一公案”反思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宝钗和林黛玉孰优孰劣的问题,历来纠缠不清,以至于被列为《红楼梦》“九大公案”中的第一公案。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曹雪芹是有意识地使两美“两峰相峙、双水分流”。从实际效果上看,人们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受人们的身份、年龄、地位、学养等的影响,这种见仁见智,基本上属于个人。但是受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的影响,这种见仁见智,却折射出时代的精神和风貌。固执地褒一贬一,都带有偏颇的成份。两美兼得,才是新世纪人文精神的指归。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与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分别以抒写湘西乡土生命与描摹沪港市民生活而表现出独特的"审美现代性"的作家,他们区别于大历史叙事的个性化文学观,独特的情爱世界,可以分别谓之乡村"神话"与都市"传奇"的作品形态,对单维性的中国现代文学作了令人欣慰的补充,当然也有各自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人类对发展的认识与人类文明活动密不可分,"三个文明"的发展实践必然产生发展观的飞跃,新的发展观又会指导"三个文明"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从人类"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总结出的基本规律,是当代中国"三个文明"建设的根本宗旨和新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