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我们主张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把课上得有情有趣,让学生也学得有情有趣,使学生易于动口,乐于表达,纵观当前的作文教学改革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游戏作文就是其中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2.
活动,儿童生命的需要;作文,儿童情感的表达。探寻活动与作文的密码,把作文教学融入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以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为阵地,让学生在作文的天地里自由翱翔,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创造性指导他们用文字符号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受,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因此,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增加学生的真实体验,把作文教学与学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作文课上得有情有趣,使学生易于动口、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3.
批改作文时,我在作文本上一律用符号,不在作文本上写文字评语。但是,评语又不能不写。为此,我把每个学生作文的优缺点,分别写在一些纸条上。让学生为自己的作文写好评语后,再发给他们。让他们把老师的评语贴在作文本上,与自己写的评语对照,看看老师与自己的评价是否中肯、全面,是否找到了主要的优缺点。实践证明,这种有趣的方法,既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三年级这一阶段学生的作文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这个年段的学生刚接触作文不久,如何才能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让他们的作文水平尽快上一个新台阶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不仅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为目标,进行作文教学实验,而且把作文与做人统一起来,有效地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  相似文献   

6.
乡土文化是乡土作文的基本素材,乡土作文是对乡土文化的认知、理解与传播。引导学生走进家庭、学校、社会,观察、感知、理解乡土文化,从大量的素材中摄取自己感触最深的东西,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的时候,不拘形式地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事写出来,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从而提升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7.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指导学生作文的有力手段。为了寻求作文评改的最佳效果,必须把学生推到评改作文的主体地位。一、选准评改重点作文评改内容的确定紧密联系着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一篇文章从思想内容到材料、结构、语言等,如果面面俱到地评改,非但改不好,而且容易挫伤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因此,组织作文评改应该遵循“突出重点、带动全面”的原则,从整体出发,依据各年级的作文总要求和每次作文的具体要求,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步进行。譬如评改《一件有趣的事》,我根据五年级第一学期(“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作文的要求,从审题立意、突出中心出发,结合本次作文的具体要求——围绕“有趣”写一件事,注意选材、有条理和写具体——把作文评改的重点放在“有趣”上:学生为了使习作内容符合“有趣”的要求,就  相似文献   

8.
素描是美术专业中的一个术语,我们把它移植于作文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借鉴这种方法,把要写的人或景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然后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出来。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下学生的作文表达的应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作文思维定势,主要表现为立意定势、选材定势、结构定势.这种思维定势严重阻碍了作文教学改革的发展.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把原本表现为学生独立操作的有个性的文章变成了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因此,要全面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常规,跳出思维定势,进行多角度思维训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乐意写,自觉自愿写,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再现笔端,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书写创新作文.  相似文献   

10.
素描是美术专业中的一个术语,我们把它移植于作文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借鉴这种方法,把要写的人或景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然后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出来。  相似文献   

11.
作文兴趣确实是小学生作文的推动力。贵刊近期一些文章总结出了许多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好方法。笔者根据自己指导学生作文的做法,觉得还有几种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未曾提及,现总结于下,以作补遗。 1.以新颖、有趣的题目激发兴趣新颖、有趣的作文题目最能吊起学生的写作口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命题时我尽量不用老题目,做到作文题目新颖有趣,带着刺激性。如六册基础训练7(六年制教材)“记你做的一次家务劳动”,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指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是许多学生的作文,常常缺乏真情表现。其原因是学生手头缺乏“真事”,也缺少“发现”;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文任务,有些学生笔下所写的人物和事件是从作文选上抄来的。怎样引导学生写出属于自己的作文?我认为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以下几种途径进行选材,相信学生会在习作中体会到“乐趣”。一、记录有趣的游戏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让学生记叙有趣的游戏,学生就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有话可写,不会感…  相似文献   

13.
学生作文往往为无话可说而苦恼。如何改变这个状况?我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引导学生关心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吸取写作的素材,使他们逐渐懂得了要想使自己的作文内容丰富多采,必须倾心地注意体验、观察自己丰富多采的生活。今年上半年,我配合作文搞了几次这样的活动:①春天刚到,领学生去春游,活动中同学们各有所见,也各有所想,回来后以《找春》为题写了一篇作文,大部分学生写得具体,内容丰富。②全班进行了一次紧张有趣的查字典比赛。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往往感到无话可写,无事可讲。语文教师应该从最基础的作文训练做起,把学生领进作文之门,授之作文之法,创造快乐、有趣的写作环境,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表达欲望,让学生有话要写。  相似文献   

15.
[内容与要求]作文内容:选择让你最高兴的一次游戏写下来。作文要求:写清楚游戏的名称、过程,重点写出游戏过程中的有趣、好玩要写出自己的感受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3—4年级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并乐于把习作让他人分享。因而,这次作文也要注意体现这些整体要求。[设计理念]1郾把这次作文与教材内容、游戏有机结合。游戏是一种基于儿童好玩好动、好表现而进行的玩耍或娱乐活动。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其效果仍是其他方…  相似文献   

16.
学生"怕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无话可写,而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有趣游戏或情境带进课堂,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让"有趣"激活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想象和创造潜能,这就是所谓的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从作文指导课堂实际出发,创设与作文内容和谐共生的具体场景和轻松快乐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情感体验,从而生成习作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走进一个"微时代":微型小说、微电影、微博、微信……微作文即小作文,具有内容丰富多样,形式自由灵活,感情真实真挚,篇幅短小等特点,可以让学生能立足于自己的学习生活感悟、观察、表达,为学生需要而写,为生活实用而作,人人可写,事事可写,处处可写,时时可写。"提倡学生写微作文不仅适应时代的需求,也适合小学生习作的实际需要。"微作文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8.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这是新课标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引导学生勤做观察笔记,这对促进学生观察力的培养、积累材料、夯实作文根基大有裨益。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只有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才会帮助学生有效掌握一手的写作素材,使得习作言之有物。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实施,给作文教学带来了良好的改革契机,如何把作文变成一件有趣的事,使学生感到作文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急切需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我想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标在写作教学建议中始终强调的是自主、真实、创新的个性化教学思想,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然而,学生习作中说假话、做假事等现象层出不穷,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少有创新。要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