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对中西部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承接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城市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呈现出诸多新特点、新趋势,承接产业转移既是绝好发展机遇,又是艰巨的挑战。对中西部城市如何结合自身优势,避开产业转移的一些主要弊端,科学、合理地承接产业转移做了一些思考,提出了要把握好移入产业的层次,精细策划能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项目.做好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策划与招商引资。同时在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的过程中.努力提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培育市场主体结合起来,加强自身吸纳与承栽能力建设,培育企业发展的支撑点和平台.改善投资环境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有效地承接产业国际转移,在分析黑龙江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指出黑龙江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黑龙江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以加快实现承接产业国际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为皖江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对于池州来说,创连条件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无疑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如何做到科学有效地承接,则是池州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对当前产业转移的特点,池州在皖江城市带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中的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池州在皖江城市带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中的对策,借此推动池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荆州市正面临着通过吸纳国际国内生产要素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在这种背景下,基于荆州的实际情况,研究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对荆州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荆州市工业发展比较优势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承接产业转移环境、平台及农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等四方面,讨论如何增强荆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内产业转移出现了一系列有利于湖北完善产业链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利态势。湖北应抓住这个有利机遇,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改善经济布局向武汉过度集中、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整体经济实力不强的软肋,从而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发展战略。从分析东部产业转移的宏观环境和发展态势出发,探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战略对策,以期提升湖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使兰州新区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本文利用SWOT方法详细系统地分析了兰州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内外部环境,通过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的静态和动态指数模型,从产业集聚的视角下对兰州新区承接产业转移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采用2004—2009年兰州工业数据,对其产业空间集聚程度进行测定,根据计算结果对兰州各个产业的集聚发展阶段进行归类,并在此基础上对兰州新区重点承接产业的选择和承接对策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产业转移是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本文在分析传统产业承接不足的基础上,基于产业承接模式尤其是产业链和集群转入承接模式分析,鉴于江西省作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重点省份与我国重要生态屏障的双重特点,讨论产业承接中的绿色发展政策,以指导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有序承接和科学承接,实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广东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全球价值链及其升级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广东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特征与所处地位,然后对广东珠三角不同类型与治理结构价值链的产业升级与广东东西两翼北部山区承接产业转移提出了思路与推进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产业转移、产业梯度转移的基础理论出发,探讨了江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承接产业转移选择标准、过度优惠政策和承接主体错位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包括: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正确处理承接产业转移与建立江西自身产业体系的关系,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选择标准,合理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保证企业承接产业转移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尚可  孙杰 《科教文汇》2013,(24):205-206
国务院正式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转移,是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分析当前我国中小城市旧城更新及商业业态升级改造的成因之后,利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对我市老城区商业中心如何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加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吴静 《软科学》2017,(5):21-25
采用AHP主成分分析法,以省际制造业发展指数为依据,把西部各省区分为高、中、低三大产业承接区域,基于2005~2014年西部制造业26个行业数据,从制造业产业价值链的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三大环节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技术和资金转移是影响西部制造业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转移次之,东部地区企业规模溢出的效率水平最低,说明当前东部产业转移的规模效应并未实现;制造业产业价值链中资本密集环节对转移要素的吸收效率大于劳动密集环节,技术密集环节最弱,说明当前西部制造业在产业价值链中位置不高,培育本地优势产业和新型技术型产业是进一步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日趋融合,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不断面临升级和调整,区际产业梯度转移和资本外溢逐渐通过外包,合作等方式转向中西部地区.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和中部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梯度转移过程中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复制进化动态学习博弈模型,得出中部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和区际梯度转移的趋势下,应以实现产业转移主体双方合作共赢为目的,在努力增加产业转入方经济利益的同时,要注重加强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建设,更好的实现实现产业技术快速消化、吸收、创新的“最优反映动态”,促使产业梯度转移由初始较低的合作比例向“复制动态”稳定转变.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文章用演化理论阐释了工业革命的性质,及其与科技革命和范式转换的联系与区别,探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技术、生产和组织上,表现出与当前经济范式截然不同的特征。尽管支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和产业尚未完全成熟,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现端倪,不容忽视。第三次工业革命在给中国新兴产业和社会发展带来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对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提出挑战。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传统管理方式需从直接干预向营造环境转变。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伟  刘亚平 《科技与管理》2007,9(2):100-102
黑龙江省有较好的工业体系,为发展产业集群战略提供了一种可能。首先介绍了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然后通过SWOT方法,对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产业集群战略是推动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摘要:产业生态网络是产业活动在经济和资源环境上达到平衡的重要途径,是不同产业企业之间建立工业共生的组织表现形式。本文基于关联关系和空间分布两个维度,对产业生态网络的模式进行划分,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工业共生的实践情况,从系统稳定性、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应变能力、成员参与程度、进入壁垒和环境绩效等方面对各自特点展开比较分析,对于加快我国生态工业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水利  杨祎 《科研管理》2006,40(12):11-20
根据价值增值和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两个维度定位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从产业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的生命周期特征视角出发,利用2000-2014年中国17个典型制造业行业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分析技术创新模式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影响的作用机理,并验证有效需求规模的调节作用。实证发现,技术创新模式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有效需求规模在技术创新模式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显著;不同技术水平行业的适用性技术创新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培育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新优势,需构建自主创新的内生发展机制,实现产业技术创新动能转换;建立产业内供需关联,改善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针对不同技术水平行业,制定差异化的技术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丁绪辉  常婷 《资源科学》2022,44(6):1212-1223
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社会公众越来越积极地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公众监督已成为弥补固有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的有效手段;国内大循环下区际产业转移更加活跃与频繁,如何引导公众监督、如何有效抑制污染产业区际转移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课题。本文从防范污染产业区际转移的视角出发,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测度中国省级层面污染产业转移规模,构建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模型检验公众监督是否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抑制污染产业区际转移,并与命令控制、市场激励型等传统环境政策工具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显示:①人大政协环境提案与公众环境问题投诉两种形式的公众监督,均可直接有效抑制污染产业区际转移。②公众监督提升了命令控制型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作用效果,在提升综合环境规制效能方面,公众环境问题投诉的作用效果是人大政协环境提案的4倍,两种类型公众监督之间还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③两种类型公众监督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均能显著抑制污染产业转移,公众环境问题投诉在欠发达地区效果更显著,并且其抑制效应是人大政协环境提案的2倍。鉴于此,应积极发挥社会公众环境监督作用,畅通公众监督的常态化与制度化渠道,强化地方政府产业承接转移与环境治理的问责机制,规避地方政府间“逐底竞争”,同时构建环境多元治理体系,合理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赣东北苏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找到不足,主要存在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层次低、知名品牌少、企业规模小等问题。因此必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注重产业多元化,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壮大红色旅游业,加快发展物流等第三产业,制定相关政策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以优厚待遇吸引各方人才。  相似文献   

19.
知识转移视角下企业间组织结构转移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世信 《科研管理》2013,34(11):78-86
组织结构转移是组织创新、产业升级的关键。通过对腾讯公司两次组织结构变革及其发展历程的案例分析,总结了企业间组织结构转移的路径和规律:组织结构的转移一般首先在同行业中进行,由创新能力领先的标杆企业向其他企业转移;组织结构转移的转移路径有规律但没有边界,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之间也能够实现转移。  相似文献   

20.
以广东省产业和人力资源双转移为背景,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东莞市的产业中涉及的各个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在广东省双转移大环境下,分析东莞市产业发展的状况,为产业升级提供理论指导.通过vensim软件进行分析,寻找促进东莞市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