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陈凯歌执导的,声称是中国电影的第一部魔幻史诗片的《无极》从筹备到完成总共三年时间,投资达3.4亿元人民币,对中国电影来说,这是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影片。但该片在取得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陷入巨大争议之中,形成一个“叫座难叫好”的困局,这不能不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本文从谈论《无极》入手,逐步分析“中国式大片”遇到的困境,原因,以及如何在这种境况中突围。  相似文献   

2.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它已深深扎根于各项古典艺术门类,沉积于民族文化心理,并作为各类艺术的审美理想追求,影响着历代中国影人。陈凯歌作为"第五代"电影导演的佼佼者,他在传承由费穆开启的电影意境探索之路,借鉴了水华、崔嵬、吴贻弓等电影人的风格之路后,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影像之路。本文以陈凯歌前期电影为例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黄土地》(1984)、《大阅兵》(1986)、《孩子王》(1987)、《边走边唱》(1991)、《霸王别姬》(1993)从陈凯歌前期电影意境的形态、创作手法两方面展开论述,探析他在中国电影意境方面的成就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子由 《家长》2014,(Z1):33-35
正陈凯歌之所以成为"陈凯歌",和家庭给予他的艺术熏陶是分不开的。陈凯歌,著名电影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执导过《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霸王别姬》《风月》《荆轲刺秦王》《无极》《梅兰芳》《赵氏孤儿》《搜索》等电影作品,多次荣获过国内外大奖。陈凯歌是至今为止唯一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华人导演。陈凯歌之所以成为"陈凯歌",和家庭给予他的艺术熏陶是分不开的。家庭的熏陶影响着儿子的一生陈凯歌的父亲陈怀恺是一位著名导演。1944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作曲家赵季平为陈凯歌导演在电影《霸王别姬》的配乐中,民乐部分的的表意功能的分析。探讨民族器乐在国产电影中的重要作用。从音色、节奏、调式等要素入手为国产电影的配乐问题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Y陈凯歌执导的公益广告《橘子》从2002年12月2日起,在央视播出,让千千万万的国人尝了一口“教育”这个“酸橘子”。当前,大家把“橘子”嚼出不同的“味道”,各种呼声不绝于耳,并有好事者提出《橘子》的情节和主题词所表达的对“教育”的理解,是对“知识改变命运”这一传统教育主题的一次大胆质疑。笔者不敢苟同这种人为对立的做法。教育学家杨东平说得好,“‘爱是果实’和‘知识改变命运’一样,不是一个学理,更不是教育的定义,仅仅是一种价值取向”。笔者还认为,这两种价值取向都有存在的积极意义。如果说《橘子》呼唤的…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80年代,还是90年代,陈凯歌都在中国电影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甚至,在西方人看来,他就代表了当代中国电影。作为一个导演,他为一部分人诟病但也为另一部分人称道的,正是一以贯之的知识分子立场,一再坚持的汉语文化立场。从第一部电影《黄土地》开始,到现在《无极》的横空出世,他的每一次表达,在他所有镜头的背后,都弥漫着一股沉重而不失热烈、激情且饱含理性的个性化哲学思考:关于这个民族,关于这片土地, 关于人类,关于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7.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从《诗经》到《楚词》;从先秦散文到唐诗;从宋词到明清小说;直至今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无处不充满了绚丽的色彩,洋溢着浓厚的民族气息,显示着伟大的文化底蕴,然而,对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难题,也是一个极富挑战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和你在一起》是一部艺术和票房都不错的影片。影片塑造的余教授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对这一人物的细致解读。可以发现陈凯歌在重视影片审美功能和社会教化功能的同时,也在有意迎合电影市场化经营运作的现实。《和你在一起》是陈凯歌对电影如何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艰辛尝试。  相似文献   

9.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课贯彻《讲话》精神的教学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讲话》指明了大学生担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 ,同时指明了大学生全面素质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针。这是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关于当代青年成才目标阐述的继续和发展。1 《讲话》指明了再经过五十年的奋斗胜利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讲话》指出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 ,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 ,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彻底结束民族屈辱的历史。这个历史伟业 ,我们已经完成了。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 ,中国人民的一切奋…  相似文献   

10.
郭小娟 《文教资料》2009,(36):6-6,30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忍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典籍中包含了丰富的忍文化言论。《忍经》是中国第一本关于“忍”的书,从《忍经》可以窥见中华忍文化之一斑。因而对于《忍经》的研究是必要的。但是人们对于《忍经》还很陌生.本文从各角度对《忍经》的“隐形埋名”与成书缘由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杨永钊 《现代语文》2006,(12):50-51
文学鉴赏的实践告诉我们,在古今中外汗牛充栋的文学作品中,能给一代代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那些塑造出了真实细腻、个性解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的作品,有着深刻现实意义的作品。爱情,作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自然与亲情、友情一道成为小说家塑造人物形象、描写人类生活、表现人类复杂感情世界、探索人生意义的一个重要领域。从《伊利亚特》到《罗密欧与朱丽叶》,从《红与黑》到《安娜.卡列尼娜》,从《孔雀东南飞》到《红楼梦》,从《伤逝》到《青春之歌》,汇成了一条爱的长河。爱情,永远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路遥,这个从黄土地上成长…  相似文献   

12.
一个“馒头”从2005年底“吃”到了2006年,而且成为一宗悬案至今未结。当然众所周知,这是指焦点人物陈凯歌和胡戈之间的一段“官司”。自从名导的呕心沥血之作《无极》被小辈胡戈挥刀篡改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网络上流传之后,这个事件因为“陈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开始沸沸扬扬,国家版权局、演艺圈人、律师、网民乃至寻常老百姓都借此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子由 《家长》2014,(2):33-35
陈凯歌,著名电影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执导过《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霸王别姬》《风月》《荆轲刺秦王》《无极》《梅兰芳》《赵氏孤儿》《搜索》等电影作品,多次荣获过国内外大奖。陈凯歌是至今为止唯一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华人导演。  相似文献   

14.
刘三姐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品牌,从彩调《刘三姐》、电影《刘三姐》、《印象.刘三姐》到正在开拍的音乐电视剧《刘三姐》,它正借助大众文化的羽翼发展壮大。以刘三姐文化的发展变迁为例,阐释了大众文化全球化传播视域中中国民族文化走向大众文化发展的必然之路,分析了民族文化如何借助大众文化发展壮大,并探讨了当前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霸王别姬》、《百花深处》为陈凯歌导演的代表作,片中都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只是一个批判,一个理性、公正,均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网上正在“疯狂流传”视频小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戏拟央视的法制节目,“改编”陈凯歌导演的新片,套用爱因斯坦的那个著名公式批评“无极=无聊×2”。一个投资  相似文献   

17.
唐代是我国古代民族观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古代进步民族观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从最高统治者到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一般士人都表达了他们的民族观,为解决当时纷繁复杂的民族问题提供了多方面的理论方案。陈黯的《华心》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文章。笔者认为,《华心》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华夷概念外延的扩大;二是民族认同意识的探究;三是"以华为心"的价值取向。《华心》民族观产生的背景有三个方面:"夷夏之辨"思想的抬头,民族融合的现实,经济文化的繁荣。《华心》民族观对唐后期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经典抗战电影的戏仿,《鬼子来了》生成了自己的意义:颠覆抗战历史的神话叙事,恢复其作为复调历史的个人性、民间性和多义性。采取后现代策略没有改变《鬼子来了》的本质,它仍然是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寓言”——个人遭际同构于家国命运的民族主义叙事。从经典抗战电影到《鬼子来了》,神圣的民族战争被转译为世俗性的个人情仇,民族主义内涵从意识场景深入到潜意识场景,“民族寓言”在后现代语境里转世再生。  相似文献   

19.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刘烨,身高185cm,有着足够的偶像外形。这个来自东北的男孩以扎实的演技走上了一条细腻至极的演技派之路。从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中那个淳朴无邪、充满乡土气息的山村男孩,到陈凯歌《无极》中一个有特异功能的、人物性格近乎疯狂的角色,刘烨都演绎得清新朴素、自然贴切。他在扮演的角色中以捕捉细节见长,习惯用眼睛演戏,颇有梁朝伟的风采。  相似文献   

20.
晚清以来的中西文化讨论中,有一翼始终认为儒学、传统中的某些价值具有普遍意义,中国所要养成、所要建设的新文化只能是固有文化传统的新发展。如果抛弃了传统,我们就会为外来文化所支配。从戊戌维新时期张之洞《劝学篇》的发表到五四时期围绕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所展开的讨论,从三十年代“建设中国本位的文化”到抗战建国时期民族文化的复兴,都明显地表现出了这种思想。但从现代化建设和文化交流的历史看,传统派的一些观点是很难成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