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自鹏 《天津教育》2013,(16):13-13
据《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对范宣子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我们理解,“立德”就是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就是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就是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  相似文献   

2.
校长是学校之魂。办好一所学校关键在校长,校长不能急功近利,华而不实,做一名好校长,应具有大智慧,做到立德、立学、立言、立功。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素质和学校的发展及特色建设息息相关。学校要有特色,校长就应该有独特的办学理念,用艺术"引领"和"指导"教师,立德、立言、立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孙叔豹与晋国大夫范宣子有过一段关于立德的对话。范宣子问:"古人有言:‘死而不朽’,何谓也?"孙叔豹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说的是世事流转,万物不居,有什么能成为不朽呢?其实,世间很难找到不朽之物,但人有三种行为,即立德、立功、立言所形成的精神却能够世代相传,久而不废,应属不朽。其中立德最为珍贵,当居太上首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不朽"学说。  相似文献   

5.
<正>《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立德就是做人,立功就是做事,立言就是做学问。我们作为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做人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从教28年来,我常扪心自问:自己是如何做人、做教师和做学问的?1做人我一直认为,要做一个好老师,首先应做一个好人,就是要做一个诚实、正直、谦虚、本分的人;就是要  相似文献   

6.
所谓师德,乃为师之品德。师德修养,就是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是除了法纪之外,用以调整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准则。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由于其教书育人的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群体的“师德”水准将会对社会和受教育者有更鲜明、更深远的影响,更为人所关注。《左传》中有句话,叫做“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又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实际上,就是说一个人要对社会有贡献的话,首先要立德,也就是做人;其次立功,也就是做事;又其次立言,就是写些书留传给后…  相似文献   

7.
倪中华 《上海教育》2013,(27):76-77
《左传》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  相似文献   

8.
教育界有旬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决定其硬件建设的水平,从根本上讲,还取决于校长的管理水平。那么,校长管理一所学校靠什么?我认为,除了上级所授予的行政权力之外,校长主要依靠“法”、“德”、“思”这三把宝剑。“法”就是法律和规章制度、“德”就是道德与情操、“思”就是“办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左传》提出"立德、立功、立言",佛洛依德提出"本我、自我、超我"。要想成就一个优秀的广告人,在"三立"、"三我"之后还可分别加上"二立"和"二我",成为"五立"和"五我"。"五立",即"立德、立功、立言、立业、立人"。"五我",即"本我、自我、超我、新我、非我"。  相似文献   

10.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是古代士子的人生追求;从事政治、探讨哲学、创作诗文,是他们的生活内容;政治理想、思想学说、文学成就,构成了他们“道”的内容。杜甫的政治理想、思想体系、道德准则,完全符合正统儒家的仁义学说;他自身的形象正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典范。他的“道”,生前被压抑,身后却受到长久而广泛的景仰、纪念、学习和效法,这就是他留给后人的“泽”。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认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我们虽不能达到人人立德、立言、立功的境界,但“立德在先”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始终坚持的原则。我们认为,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德育的根本是学生,德育的真谛是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我们德育工作必须坚持的主线。基于这样的认识,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多年来坚持以学生为本,创新德育手段,构建德育体系,扎实推进德育工作。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郑州市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师德师风先进单位、郑州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天台宗四十三祖谛闲法师,是近代佛教界颇有影响的高僧。他的一生,可用古人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标准评述。他宏扬佛法、一身正气,可谓立德;办学育人、结案祖庭,可谓立功;著书立说、学究台教,可谓立言。  相似文献   

13.
道德沉思录     
<正> 古人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是谓三不朽。”聪明的祖先精要地概括了人生“不朽”的内容,使我们懂得了获得永恒生命的要义,但是,这里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把修身立德作为第一要义,作为最重要的事情了而把建功立业,著书立说看作其次? 儒家大师荀况认为,“立德”是做人的起码条件,有德无德是人区别于动物草木的唯一标志。他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  相似文献   

14.
于迎娣 《江苏教育》2014,(11):65-65
在当下学校里,我们经常听到正义凛然的大道理,见到拼搏奋斗、成功励志的大场面,比如一些学校的“国旗下讲话”,大考前的“誓师大会”等,鲜能听到淡定、平静的演讲。然而,我们教育人是否懂得用心去修炼自己“教平凡”的能力?“修身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是我们骨子里的一种价值追求,可是追求成功、教授成功的方法却又常常落脚在“治国平天下”、“立功立言”上。而“修身”、“立德”因为关涉的是个人修养和品性,往往不被纳入教育的范畴,也缺乏系统的教育方法。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德育就面临着这样的窘境和尴尬。冷静反思,这或许和我们学校一味注重“成功教育”、忽视“平凡教育”有关,和我们老师具备超强的“教成功”的能力、却又严重缺乏“教平凡”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5.
立德即树立德业。树人即培养人才。早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有表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古人重视"立德、立功、立言",将"立德"摆在第一位,没有德,就没有魂,没有魂,就不成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静心思考"学校教育应该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立个人美德,树健全的自然人人与社会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因此,社会发展必须从培养优秀的人才着手。而人才的培养首先应关注个人道德修养,把学生培养成健全的独立个体,  相似文献   

16.
与郭吉成老师相识已逾十年。郭老师有一张照片令我印象尤其深刻,高大儒雅的他站在一块照壁之前,照壁上以飘逸遒劲的行书写着一句话:“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显然,这句话化用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的名句“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众所周知,这“三立”乃是古代读书人孜孜以求的“不朽”境界,窃以为这“三立”在郭老师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立功”“立言”和“立德”是中国传统伦理人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立德”是最根本的,“立功”和“立言”以“立德”为基础又体现着“立德”。三者统一,就是“内圣外王”,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立"字很有表现力,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之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许多带"立"字的成语都是教人怎样做人的。立身处世安身立命独立自主成家立业顶天立地鹤立鸡群遗世独立不破不立当机立断立奏奇效立竿见影立地成佛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教育好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而办好一所学校,则幸福一方社会。作为一校之长,校长的地位和角色至关重要。“校长应扮演什么角色”、“什么样的校长才算称职”、“优秀的校长应具备哪些资质”、“校长应如何有效引领学校”……今天,一提到校长,人们常常会想到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有句名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从这“三不朽”可以看出,立德最重要,它是立功和立言的前提和基础。将这句话运用到教育领域,即可知道:德育是智育的起点和归宿,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学生只有知道如何做人,才能更好地去学习做事的本领。因此班主任工作某种意义上说要比学科教学更加基础,更加重要而紧迫。近年来班主任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世纪初提出与“教师专业化”相对应的“班主任专业化”后,班主任工作问题开始得到教育理论界和普教领域的普遍重视,2004年6月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