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在午睡起床的时候,经常有幼儿将鞋子穿反。家长们反映,由于孩子不会系鞋带,所以不愿意穿有带子的鞋到幼儿园来。通过“认识鞋子”这一活动,可以让幼儿认识各种不同的鞋子,了解它们的作用,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各种形状不同、型号不一的鞋子,让  相似文献   

2.
鞋子是幼儿生活中所熟悉的物品,把鞋子作为艺术活动的对象是孩子们意想不到的,因此足以引起他们的创作兴趣。鞋子的种类繁多.可以为幼儿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本班幼儿的特点,我们设计了“鞋的联想”艺术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古代鞋饰艺术中最具代表性和时代特色的鞋子的式样、色彩、材质以及装饰四个方面,分别对“金莲”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古代鞋饰的吉祥祝福寓意、鞋子色彩所代表的尊卑差别及其所展现的多元生活、鞋子材质的丰富发展历程及其文化象征意义和鞋子装饰所体现出的多彩地域文化进行了研究.旨在深入而全面的剖析古代鞋饰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4.
每天幼儿午睡时,只要有太阳,我班就坚持为孩子晒鞋子。孩子好动,经过一上午的活动,鞋子或多或少都已经有脚汗了。有的家长为此要为孩子准备两双鞋替换着穿。而我们为孩子中午晒鞋后,下午他  相似文献   

5.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鞋,感受它们的美和多样性。 2.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脚。 3.尝试对鞋子进行简单的分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得集     
鞋子上的小耳朵常州市建工幼儿园谢辉小班幼儿较难辨别鞋子的左右,把鞋子穿反的事时有发生。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幼儿穿的鞋子大多是毛刺搭扣,如果把两只鞋放在一起,搭扣都往外搭,就比较容易辨别鞋的左右。但怎么让孩子们愉快地接受这个办法呢芽一天,我拿着一双毛刺搭扣的鞋,摆好后说:“小朋友快看选我们脚上的两只鞋放在一起是个小娃娃的脸呢选子们都瞪大了眼睛在看。”孩“你们瞧选这个小娃娃有眼睛、鼻子、嘴巴,在脸蛋旁还有两只小耳朵选到“小耳朵”时,我特意把毛刺”说搭扣前后掀了掀。“可是,有的小朋友的鞋放在一起不是小娃娃的脸。…  相似文献   

7.
我们脚上穿的这个叫“鞋子”的东西,能在很大程度上暴露我们的性格以及对生活的态度,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到《Vogue》,从性解放运动到《Sex and the City》,鞋子一直在女人的自我形象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靴子、细高跟鞋、凉鞋、半高跟浅帮鞋、包头鞋、厚底鞋,后空高跟鞋…鞋履的发展历史,体现了女性过去、现在,以及可能将来是如何逐步被其塑造的。  相似文献   

8.
正一、主题来源在幼儿园里,我经常发现一些小班幼儿不好好穿鞋,更不知道爱惜鞋。从小培养幼儿爱惜鞋,懂得保护自己小脚的习惯非常重要。但是,光凭老师的不断提醒和一味说教效果甚微。本活动是一次生成活动,来源于一个非常乖巧听话的小女孩喜欢脱鞋的故事……天气变冷了,幼儿脚上穿的凉鞋都换成了皮鞋或运动鞋。我发现源源的鞋子总是穿不好,脱在一边,于是我不断地提醒她赶快穿鞋子,有时还一遍遍地帮她穿,一边还轻轻地拍她的小脚丫,开玩笑地说:"你再不把鞋穿上,就把你的鞋子送给别人了。"但是没什么效果。有一天,幼儿学跳舞,我发现源源的  相似文献   

9.
目标: 1.知道鞋子的多样性及其不同功能。2.能从年龄、性别、脚的大小、季节特征、职业特点等角度选择合适的鞋子。准备: 1.请家长带孩子到鞋城参观,最好让孩子独立购鞋。2.在参观的基础上,与幼儿共同商讨调查内容及方法,设计调查表(见附)。  相似文献   

10.
[生活情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生旅途,离不了可心舒适、时尚 耐用的一双双鞋做伴。去商场购买鞋子 时,我们不仅要看鞋子质量的好坏,更关注 鞋子的大小。大家都知道鞋号标志着鞋子 的大小,那你知道鞋号中的数学吗?  相似文献   

11.
活动目标:1.通过谈话,了解一些不同用途鞋子的特征和功能。2.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喜欢的鞋子,并能倾听同伴的谈话。3.引导幼儿积极探究、善于思考身边的事物。  相似文献   

12.
我是刚出校门的年轻教师。我任教的是一个小型化班,没有保育员,教师要做的事情很多。开始时我感到很吃力,至于怎样管理好孩子的生活,制定切合孩子特点和个体差异的教育计划,我心里真没底。在老教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掌握了不少保教知识,同时自已也做个有心人。冬季的一天,我发现小班的教师利用午睡时间把幼儿的鞋都拿出来晒了。这件事提醒了我,冬天我们加大了幼儿的运动量,一有机会就带他们跑跑跳跳。这样一来,孩子要出脚汗。冬天穿着湿乎乎的鞋子肯定不舒服,我怎么没想到呢。第二天中午,我们就把孩子的鞋都拿出去晒了,下午孩子们穿上了暖和的棉鞋。家长对我们说:“老师,真谢谢你们,你们替孩子晒鞋子,想得真周到。”这件小事给我很大触动。幼儿园工作很琐碎,并不是以前所想的,上几节  相似文献   

13.
科技酷品     
《当代学生》2012,(7):62-63
01"懒人"创意鞋Topless Shoes,顾名思义——"上空"的鞋子。它的设计初衷在于可以完全脱离手,只需踩一脚鞋子就能够穿上。而设计师设计的造型以及柔软的材质会让你的脚感觉非常舒适,并且不易掉落。除了防脱落设计和更易穿的特性之外,这双鞋子也在透气性、抗震性上进行了加强,特别在鞋内设计了抗  相似文献   

14.
绘画的形式很多,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呈现的形式相对单一,因此尝试多材质绘画活动。我根据大班幼儿的绘画水平,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从欣赏名画,到绘画卡通人物,再找寻生活中的材料,打破原本绘画的局限性,开拓幼儿的眼界。关注绘画能力不同的幼儿,给予不同的辅导方式,让每一位幼儿喜欢并愿意绘画,从而真正提高绘画水平。  相似文献   

15.
宝宝的鞋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穿鞋是幼儿在园必需的生活技能,但仍有不少幼儿在运用时存在一定困难。我们从“穿鞋”中生成了科学活动“宝宝的鞋”,有意识地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利用课件的动感吸引幼儿参与,  相似文献   

16.
绘画的形式很多,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呈现的形式相对单一,因此尝试多材质绘画活动。我根据大班幼儿的绘画水平,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从欣赏名画,到绘画卡通人物,再找寻生活中的材料,打破原本绘画的局限性,开拓幼儿的眼界。关注绘画能力不同的幼儿,给予不同的辅导方式,让每一位幼儿喜欢并愿意绘画,从而真正提高绘画水平。  相似文献   

17.
90后的鞋不再是为了取暖和不伤脚而穿,90后的鞋盘不再看重质量,而是追求前沿与时尚、个性与张扬.90后的鞋早已不再被家人所喜爱,就这样我们的鞋便成了个性涨扬、不求耐寒,只求外表的代名橱了.对此,我们90后鞋子的主人又该作何慰想呢?  相似文献   

18.
每天放学回家,妈妈总说我脚丫子臭,让我把球鞋放在护F门外,然后立刻洗脚,真是郁闷。怎样才能去除鞋子的臭味呢。方法:将樟脑丸磨碎后撒在鞋子里,然后再放鞋垫,避免脚和樟脑丸直接接触。这样鞋子就不会再有臭味啦。原理:鞋里面是个密闭的空间,很容易因为脚汗而变得湿乎乎的。尤其是球鞋、胶鞋透气性差,连续几天都穿同样的鞋,鞋里面容易因为潮湿而使细菌大量繁殖,最终导致臭味。樟脑丸能起到很好的抑菌作用,可以杀死因为潮湿而大量繁殖的细菌。这样,我们的鞋子就不会有臭味啦。提示:樟脑丸粉末不需要每天都换,每周换一次就可以…  相似文献   

19.
晒鞋     
孩子午睡时,保育员老师都把鞋子拿到外面晒一晒。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小朋友喜欢帮着晒鞋。于是我给小朋友排了值日表,每天让四个小朋友晒鞋。孩子们晒鞋可不是简单地将鞋子从室内拿到室外,他们耐心地摆弄:今天将鞋子摆成一条扭动的长蛇,明天又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叫特雷弗·贝利斯的美国人,发明了一种能边走边为手机电池充电的鞋子。穿上这种鞋子,即使穿越大沙漠,也不用担心手机没电。在这种鞋子的里边,有一个小型充电器。充电的基本原理并不复杂,它用的是一种压电陶瓷,如同普通煤气灶上打火时使用的一样,受压就能产生电火花。但是,将这些能产生火花放电的电能收集起来,转化为能给手机电池充电的电能,让贝利斯费了一番心思。 这种用于为手机充电的“电子鞋”,外型并不特别,因为充电装置很小,藏在鞋子之内,在外部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另一种鞋,即专门设计为“可穿戴的电脑”供电的一种“电子鞋”,有一个很小的电源插座露在鞋子外边,不过并不会影响鞋子的外型。既然有插座,当然会有导线。电线均藏在衣服里,裤子里有,上衣里也有,而且在穿上衣服时导线会自动连接。 贝利斯对“电子鞋”的应用前景非常乐观。他的这种鞋子本是为英国军方研制的,但是他认为,只要使用手机的人,都是他这种“电子鞋”潜在的客户。为了测试“电子鞋”的耐用性能,他将穿上自己研制的新产品,在沙漠中进行1000公里的长途跋涉。 另一位在鞋子上面花功夫的研究人员,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约瑟夫·帕拉迪索,他的研究课题是各种智能鞋。例如,安装了小型声纳装置的智能鞋,能测出走过的距离。在医学方面,穿上智能鞋,能检查出一些脚部有毛病的人,并从他们的走路姿势中找出发病的原因。柯文译 (《世界科技译报》2000年11月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