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的“对话”不是人际交往中的言语交流,而是一种教学对话,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多元互动的有效“对话”。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对话”?如何让课堂因“对话”而精彩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提倡的对话教学模式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人才观、学生观、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的转变,是用反思和质疑的眼光、心态来与语文教学做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这种对话是一种学术精神,这种精神意味着关怀、责任感,也意味着发展。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里所说的“对话”,已不是一般语言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教学对话。它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同时,阅读活动的本质并不在于只去探究文本的原意,而应鼓励学生站在自己特定的理解基础上,以特定的视觉去理解和诠释文本的意义。从这一角度看,阅读是一种创新过程,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努力去实现这种过程,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对语氛围。  相似文献   

4.
钟小玲 《中学文科》2007,(9):102-103
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理念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对话教学是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是一味地获取知识信息,而是与学习对象展开对话,在对话中不断地体认、吸纳、批判、反思、重构和创造的过程。实行对话教学中,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平等五动,尊重学生;二是形式开放,对话多元;三是注重过程,讲求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对话教学心声共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阅读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话活动”。语文阅读教学应与时俱进。通过现代意义的“对话”教学.让语文阅读教学因“对话”而精彩。究竟怎样的“对话”。才算是语文教学本质意义上的“对话”?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教学的理念,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原则。因此,阅读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话活动。相互作用的对话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所指的对话,不是一般语言学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教学对话。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质。对话策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一种生命的对话。从本质上说,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话”过程。反观聋校现行的阅读教学,教师讲,聋生听,教师问,聋生答,这种僵化的“受话”教学程式目前仍占主导地位。《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王新富 《学语文》2011,(1):36-37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新课标阅读与鉴赏部分阐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不是单向活动.而是一种民主平等、充满理解的双向交流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0.
卞德荣 《考试周刊》2009,(40):70-70
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受和解读,不是把自己或权威的解读灌输给学生,而是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交流,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11.
丁玖 《教书育人》2010,(2):62-63
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关于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主要包括老师与学生、老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受和解读,不是把自己或权威的解读灌输给学生,而是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交流,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所指的“对话”,不是一般语言学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教学对话。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有一种观点就广泛传播开去:阅读即对话。于是有人呼吁:语文阅读教学的独语状态已经延续得太久,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深受其苦,亦招来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的批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实施“对话式”语文教学。当然,这种独语状况被摈弃后,有目其睹的结果就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喧哗与骚动。  相似文献   

14.
唐金娥 《湖北教育》2004,(11):41-4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阅渎教学中的对话,是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心灵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融,是一种真诚的互动过程,通过相互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发现世界、发现自我、相互发现、张扬个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动态的。动态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围绕中心话题、以对话方式进行有序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是一种群体间合作行动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它通过对话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阅读教学不是单一、个体独自的行为,而是多方参与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实践流程。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提倡的对话教学模式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人才观、学生观、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的转变,是用反思和质疑的眼光、心态来与语文教学做一次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很多文章强调了教师在教学对话中要积极营造民主的氛围,要有平等的态度,真诚和爱,彼此精神世界的敞开、相互接纳等等,这些无疑都是教学对话展开的前提。但是,只有这些显然还不够,我们应该看到教学对话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阅读教学对话的质量,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自身对文本的更高水平的解读。在阅读教学对话中,存在两种意义的对话:第一种是师生与文本对话,阅读过程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这是阅读学意义上的对话;第二种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教学中要展开平等的对话。这是教学意义上的对话。第一种对话,是阅读教学对话的基础,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又把第一种对话引向深入的。阅读教学对话,包含了较为复杂多样的对话形式。既有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有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还有教师学生的自我对话;阅读教学的文本,既包括文选系统的各类课文,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导学系统、练习系统、知识系统,还有教科书以外的教参、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课外读物等等。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作为阅读教学对话的引导者,首先应该具有较好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话,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体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确,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因为它不是一堆呆板的、僵死的符号,它由作者赋予生命,使语文学习更加精彩: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生命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对话,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表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为了更好理解和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文章围绕语文教学对话的特征、语文教学对话的意义、语文教学对话的策略三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症结是知识授受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奴化”思想造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惟科学主义给阅读教学带来严重影响,“大一统”的思维模式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其实,阅读是一种以理解和创造为旨归的对话活动,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对话教学。要解决阅读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关键是树立教学的对话观念,变“讲授式教学”为“对话式教学”。话题阅读教学是实现对话式教学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话题阅读教学的一般流程是:创设情境,确立话题→阅读理解,自主探究→对话交流,相互切磋→形成认识,拓展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