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赵华 《湖南教育》2003,(3):50-51
师:同学们,仔细听听,你听到什么声音了?(CAI课件音频:播放潮来时的声音)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生齐读;师板书:天下奇观)师:“奇观”是什么意思?生:“奇观”就是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师:你们想去看看这“天下奇观”吗?请你告诉老师,你最想看什么?生:我想看潮来时涌起的波浪。生:我想看潮来时人的活动。生:我想听听涨潮的声音。师:好,大家看看画面,听听声音,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CAI课件播放潮来的过程)(生不断发出赞叹)师:看了钱塘江大潮,你有什么感…  相似文献   

2.
【情景再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片段: 师:预习了课,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生1:“囫囵吞枣”是什么意思? 生2:万国殡仪馆在哪里? 生3:鲁迅先生说他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他的眼睛高度近视吗?  相似文献   

3.
片断一师:现在,先请小朋友去迎接春天的脚步,认识美丽的春姑娘。自由地读一读第一节,边读边数,一共有几行?(生自读,反馈)师:谁愿意上台来读前两行?其他小朋友仔细听,待会儿评评他读得怎样。生读: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没有处理好轻重缓急,没有读出应有的感情和韵味)师:他读得怎样?生:他读得很流利。生:他的字音读得很准。师:还有吗?(沉默,无人举手)师:我请他再读一读,老师根据他的朗读,表演一下。小朋友要边看边听边思考,看看能发现什么问题。现在,老师“返老还童”,摇身一变,成了春姑…  相似文献   

4.
《明湖居听书》的公开课接近尾声了。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文章的1——5段的内容应该删掉。删掉它,既不影响中心的表现,又紧扣文题、开门见山,还短小精悍;而不删,内容显得庞杂,而且给人一种兜圈子、绕弯子的感觉。”对此,我没有轻易地否定,而是——师:1——5段到底该不该删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还是先看一幅简笔画吧!(边说边在黑板的右边画一个大圆)师:这幅画的画题叫《十五的月亮》。“十五的月亮”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生:(异口同声)圆。师:画面上的月亮圆吗?生:(齐声)圆。师:简直是“…  相似文献   

5.
23.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片断实录一师:同学们先看一段录像。(放录像:皮影戏《掩耳盗铃》。)师:这段录像说明了什么道理?生:说明了一个人做了坏事要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师:戏中的主要人物——盗铃人有什么特点?生:自以为聪明,其实非常愚蠢。师:这段录像里,既没有谁站出来说这个人愚蠢,也没有字幕表示这个意思,你是从哪儿得出这个答案的?生:我从他捂着耳朵的动作看出来的。生:我从他自言自语的话中看出来的。生:我从他得意洋洋的神态上看出来的。师:导演要把一些思想、哲理告诉人们,必须通过什么途径?生:通过演…  相似文献   

6.
师:阵阵清香诱我赶紧来到池边,映入眼帘的是什么? (CAl课件:荷花图。配乐、生看图欣赏) 师:你觉得荷花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我觉得荷花太美了! 生:我太喜欢荷花了,真想亲自去看一看。 生:荷花太美了,真令我陶醉! 师: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被这美丽的荷花陶醉了。伴着美妙的音乐,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自己去欣赏荷花,比如:图文对照;边朗读边欣赏;也可以勾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体会它们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美? 师:将你的欣赏在小组中展开讨论:看谁欣赏得最美。 师:你觉得哪些优美的词句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美? 生…  相似文献   

7.
李学 《四川教育》2006,(6):28-28
[片断回放] 师:同学们,今天有一位客人来到我们这里。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欢迎吗?(生:欢迎)好,他来了!请看屏幕。(课件出示:小精灵)小精灵说:“大家好,我是小精灵,和大家一起学习很高兴。别看我的名字叫小精灵,其实,还没有大家懂得多呢。希望同学们多帮助我哟!大家愿意吗?”生齐说愿意。  相似文献   

8.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昨天我参观了你们的学校,发现你们的学校特别美。我们的学校也和你们的学校一样漂亮,同学们想去看看吗?生:想。师:那就随摄像镜头一起走进我们的校园吧。(放映课件①:小记者介绍并带领学生参观花园、综合办公楼)〔评:以小记者介绍学校变化为主线导入新课,通过看录像,把学生以客人的身份引入校园,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同学们,我们的学校美不美?不仅如此,我们学校还有新变化呢。(小记者介绍:“同学们,这是我们新建的教学大楼,请同学们仔…  相似文献   

9.
一 品读肖像描写,看闰土 师:有这样一个人。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知道他是谁吗?生:鲁迅。师:(出示鲁迅照片)看来,单元导读中这一段描述牢牢地抓住了鲁迅的肖像特点。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先生笔下的“少年闰土”。  相似文献   

10.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片断实录一位教师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的第一小节,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创设了如下情境:打出开追悼会的灯片,灯片中有鲁迅先生的遗体,有前来开追悼会的学生、工人在遗体前肃立、默哀,遗体周围摆放着许多花圈,与此同时,哀乐响起。师:谁来说说开追悼会的情景?生:殡仪馆中央摆放着鲁迅先生的遗体,四周放着许多花圈。遗体的周围站着许多工人、学生,他们一个个都低着头,心情很沉痛,有的在擦眼泪。(学生说时声音哽咽,课堂鸦雀无声)师:送花圈是很平常的事,“我”为什么有点“惊异”了?生:原…  相似文献   

11.
师 :山东省济南市的泉水全国闻名 ,所以济南又称“泉城”。据记载 ,济南有名泉72眼 ,趵突泉为第一泉 ,让我们跟作者一起去济南观赏吧!(放录像)师 :看了录像 ,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生 :我觉得趵突泉很美。生 :我仿佛走进了人间仙境。师 :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是怎样描绘趵突泉的呢?请自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生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分别写了趵突泉的声誉、溪水、大泉、小泉的特点。师 :说得对!我们先学习第一自然段。文章开头有什么特点?生 :直接了当 ,引出下文。师 :趵突泉有这么高的声誉 ,它有什么特点呢?(指名朗…  相似文献   

12.
<正>一、说反话游戏师:大数学家陈省身先生说“数学好玩”。你能把它倒过来说吗?师:同学们反应很快,那咱们就像这样玩一个说反话的游戏行吗?(上海—海上合适—适合来回—回来)二、介绍倒序数师:同学们很棒,其实不光字词中有,数学中也有,你们看,“玩”字有几笔?(8)师:“好”字有几笔?(6)师:好玩呢?生:68。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情境产生问题 师:听说我们班有许多同学哑剧表演得特别好。谁来表演一个? 生:我来。 生:我也来。 师:你先来吧!大家边看表演边想想,他们的表演说明什么?(教师先请一学生表演之后,再请另一个学生表演。)  相似文献   

14.
师:这节作文课我们学习怎样观察。那“观察”是什么意思呢?生:“观察”就是用眼睛看。师:是吗?在十字路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红绿灯,那谁能告诉我这三色灯是怎样排列的?(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久才有人回答,几乎把几种排列顺序都猜遍了)师:(故作惊诧地)你们没看见过红绿灯吗?(全班摇头否认)刚才有的同学说“观察”就是看,但是红绿灯你们都看见过了,为什么说不出它们的排列顺序呢?看来,“看”不等同于观察。下面,我带你们到公园去实地观察一下吧!(学生兴致盎然,我带学生来到公园大门口)师:谁先来说说公园的大…  相似文献   

15.
一、导入 (课件出示隶体书法“宁静致远”) 师:请看屏幕,认识这几个字吗? 生:宁静致远。  相似文献   

16.
20.观察事物要抓住特征片断实录师:观察事物要抓住特征,怎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呢?先让我们看一段录像。(放录像:画面———春光明媚的花园中彩蝶飞舞,画面二——灯光下飞动的飞蛾)师:同学们,你们能区分这些美丽的蝶和蛾吗?蝶和蛾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录像画面定格:依次出现菜粉蝶和豆天蛾)生:(全神贯注地观察)师:蝶和蛾较相似,怎样区分?注意看特写镜头一。生:蝶的腰身细,蛾的腰身粗;蝶的“体形苗条”,蛾的“体形丰满”。师:观察细致2再请看特写镜头二。生:蝶的触角呈鞭状,蛾的触角呈羽状。师:我们还可换一个角…  相似文献   

17.
一、说一说,猜一猜我们班里的同学1.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用课件揭示课题)生:我猜,我猜,我猜猜猜2.边听边看两段描写人物的文字,猜猜他(她)是我们班的哪位同学?猜中后,要说说是怎么猜到的。(课件先出示一段话,被猜中后,再出示人物的漫画。)3.师:现在请你选择班里的任何一名同学,想想他(她)的外表、性格、特长、爱好等各方面的特点,抓住最明显的特点来描述他(她),让其他同学猜一猜,如果能被其他同学猜中,说明你描述得很成功,可以得到奖励。二、说一说,猜一猜神话故…  相似文献   

18.
董琼 《湖北教育》2006,(8):43-47
片断一 师:老师曾到过一个美丽的地方。(课件出示教师在草原拍的照片)看得出这是哪里吗? 生(看到老师的照片后兴致勃勃):草原。 师: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的《草原》。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问时,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同进行一次草原上的“心灵之旅”。  相似文献   

19.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 生:分过。师: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分东西。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9块月饼和3个盘子)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谁能解答? 生:把9块月饼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 师:你是怎样分的?  相似文献   

20.
周雪平 《今日教育》2006,(5S):23-25
活动一:走近彩虹桥事件 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重庆是有名的“桥都”。你们看,(课件展示几座重庆著名的桥)在家乡的江河上.有着许多雄伟壮观的大桥横跨大江两岸,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出示新虹桥课件)你们认识这座桥吗?知道它在哪里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