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外语课堂教学语码转换是一种重要的复杂语言现象,颇受语言学研究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主要阐述其理论基础和研究状况,从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等多维视角,分析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交际互动中语码转换的模式及功能,并论述了这一语言交际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赵峰 《现代语文》2010,(2):92-96
本文首先总结了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把语码转换的研究领域划为五大类: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话语分析研究和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并且讨论了其贡献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从语用学角度,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语言、社会、心理(认知)、文化等因素探讨了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外语教师的语码转换是外语课堂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运用语言顺应理论从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特性这四个角度对外语教师的语码转换进行了综合的语用分析.研究表明,外语教师使用语码转换是一种顺应性行为,在许多场合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交际策略.在课堂环境下,我们既不能过于依赖但也不能完全排斥教师的语码转换,否则都不利于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4.
双语或多语语码转换是十分普遍且复杂的社会语言学现象。语码转换不仅受社会变项的影响,而且受句法规则的制约。“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语码变化”需在诸多平面和范围内界定,语码转换行为的理据和目的也应找出其社会、文化、心理和语体等方面的实证  相似文献   

5.
刘咨 《考试周刊》2010,(24):47-48
语码转换是发生在持双语者或多语者进行言语交际时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三大纯理功能为理论基础.选取书面和口头语码转换语料为研究对象.通过个案分析及理论论证,旨在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下的语码转换现象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语码转换现象近年来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而外语课堂中的语码转换现象非常普遍,文章尝试性地从功能语言学角度,通过课堂相关实例分析探讨了教师语码转换的人际功能。分析表明外语课堂上教师语码转换的选择不仅是在表达概念意义,还表达了不同的人际意义,有助于师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语言学中,语言、语域、方言、俚语等被通称为"语码".语码的选择、语码间的转换或混合构成了社会语言学的重要内容.当今商务英汉翻译中汉语与英语夹杂使用的现象,可以用语码转换理论进行解释.分析了商务翻译中语码转换的形式和成因,并对其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语码转换是社会发展和语言变异共同作用的一种语言现象结果,语码转换作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内容,一直在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步的拓展到心理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会话分析等多个研究领域。在我国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推动了语码转换的发展进程。该文通过对语码转换的了解及介绍,简单的对语法转换的句法变异进行阐述以及对语码转换的认知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语码转换是社会发展和语言变异共同作用的一种语言现象结果,语码转换作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内容,一直在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步的拓展到心理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会话分析等多个研究领域。在我国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推动了语码转换的发展进程。该文通过对语码转换的了解及介绍,简单的对语法转换的句法变异进行阐述以及对语码转换的认知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任姹婷  高栋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6):120-121,131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在上海这个海纳百川的城市中,上海话、普通话、其他方言的转换更是屡见不鲜。名人周立波的语码转换相当频繁,因此,结合社会语言学中Gumperz、Myers-Scotton等语言学家的理论,来分析周立波语码转换的心理动机及产生的各种语言效果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冯契认为,一切概念都有摹写现实与规范现实的双重作用,逻辑原则也体现着后验性与先验性的统一.在逻辑理论的证成问题上,"概念的双重作用"要求逻辑理论的建构必须坚持后验性与先验性的统一.有见于现代逻辑论证理论的普遍主义、先验主义倾向,非形式逻辑试图从后验性与先验性、普遍性与情境性的统一中去证成自身.  相似文献   

12.
历史小说采取的是编辑型全知视角。其叙述者是文人式叙述者、说书式叙述者、史官式叙述者的融合,具有文人的趣味、民间的色彩、史传的风格。其叙述声音属于公开的叙述声音,主要是说书式叙述者与史官式叙述者的声音,前者能建构一种虚拟情境,后者表达某种史识,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其叙事焦点的转换比其它类型的小说要快得多,以多条线索连贯起所叙的历史全景图。  相似文献   

13.
星期纪日是以 7为周期的纪日方法。每日的星期号数与公历日期并无规律 ,应用诺模图原理绘制的星期推算图 ,无需作任何计算 ,根据公历年月日即可方便快捷地求出当日的星期号数  相似文献   

14.
教师并不是一个自明的词语。在教师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状况下,"什么是教师?"这一问题更具现实的迫切性。"什么是教师?"触动我们对于教师生存状况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于教师既知又无知的精神现实。"什么是教师?"需要一个更加谨慎、完整的探寻,要求我们回到教师之中,去追问始源上的教师之涵义。作为"pedagogue"与"profession",教师是一个对正义和真知进行无条件担保的承诺与行为,并在这一行为中引导孩子追求完善人生,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5.
“突发危机”是当代社会中常见的重大问题。危机管理,亦即对危机的预防、控制与消解的一系列努力,这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或武力问题,还是一个语言问题。社会危机就其根本,多为因利益而起,但在一个相对均衡的格局中,冲突的直接表现常常不是利益而是而子。在政治危机中,物质利益的得失与利益集团的人群可以是分子与分母的关系,当得失数额确定后,利益集团成员的基数越大,则公众感受到的损失越小;而面子得失与利益集团成员数的关系是乘数与被乘数的关系,面子得失确定,人群基数越大,则公众感受到的得失就越大。而面子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语言问题。这意味着,首先,一切冲突的解决都离不开合适的定位,而对冲突的任何定位都离不开语言。其次,在应对冲突的各种行为中,语言行为是费效比最为经济的一种。第三,任何冲突的解决要获得足够的面子,都离不开语言的有效描述。危机管理中的语用问题可以概括为“WWW”,亦即WHO谁说、WHEN什么时候说、HOW怎么说。由此,可得:(1)“序言”准则(2)话语权准则(3)时间准则(4)适度过激准则(5)清晰准则(6)差别化准则。  相似文献   

16.
利用初等微分学比较了对数平均与平方根平均和调和平方根平均的凸组合,发现了使得双向不等式aS(a,b)+(1-a)(H)(a,b)<L(a,b)<βS(a,b)+(1-β)(H)(a,b)对所有a,b>0且a≠b成立的a的最大值和β的最小值,其中S(a,b)=√(a2,b2)/2,(H)(a,b)=√2ab√a2+b2和L(a,b)=(a-b)/(loga-logb)分别表示二个正数a与b的平方根平均、调和平方根平均和对数平均.  相似文献   

17.
The debate over the design thesis is often entangled in the dialectics of the practical and the theoretical. Whether the argument is waged and weighted in favour of a practical emphasis or a theoretical emphasis, or more insidious, a judicious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what is inevitably assumed in the debate is the possibility of drawing and/or locating a dividing line between the practical and the theoretical.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of this dichotomy, that make the traditional definition of thesis – a theorem or a hypothesis regarding the nature of the phenomenon under investigation – a problematic definition for architecture. Inasmuch as architecture is, in each iteration, a cultural construct, it is always and already the formal expression or embodiment of a theory. To avoid the tautology of positing a theorem about a theorem or a hypothesis regarding a hypothesis, the design thesis may be defined, not as a theorem or a hypothesis, but as an analytical posture assumed or a critical stance taken on the theorem that is or should be the phenomenon under investigation. In this case, the question to ask at the outset of a design thesis is not what patent ‘theory’ should the proposed building speak of, but what arcane theory does its type historically hide under the rubrics of ‘function’ or ‘practical’ requirements? It must begin, in other words, by de‐familiarising the familiar.  相似文献   

18.
陈毅元帅的战争诗词是20世纪生动形象的革命战争史,又是壮美深沉的民族精英心灵史:在审美上既重风骨,又富意境;在形式上古近体并重,且创作颇丰。陈毅其人品性高洁,风骨凛然,其诗亦然,是20世纪传统诗词当之无愧的大家。  相似文献   

19.
20.
《文选》选文,有“对问”一类。问对作为人际语言交际的基本形式,由来已久;卜辞是人神问对,旨是决疑;《尚书》是君臣问对,旨在择贤;《论语》是师徒问对,旨在问道;《孟子》是君士问对,旨在问难;《庄子》是人物、物物问对,旨在说理。对问体在以专论为特色的第三阶段诸子散文消失,转移到以《战国策》为代表的史传散文中,《战国策》也是君士问对,旨在问计。对问作为文体是作为手法的问对句型发展而来,其基本特征是设词见志,抒发郁陶之情。宋玉《对楚王问》作为对问体的唯一代表,从问对内容上确立了文体范式,是北方文化与楚文化的结晶,成为骈赋尤其是设论体的直接渊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