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抽签抽中一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入场券的小刘开心之余,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麻烦":买票付款天经地义,但他还必须提交一张自己的近期免冠照。这是为什么呢?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是百年奥运第一次与人脸识别技术真  相似文献   

2.
“奥运会时,整个国家会坐下来,就象是一起在读一本书……麦凯就是带领人们读书的最出色的教师。”慕尼黑奥运会一举成名吉姆·麦凯是当代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美国广播公司电视部体育节目主持人。他在一九七二年慕尼黑奥运会的体育报道工作中一举成名,一次偶然的机会,为他带来了事业上转折的契机。众所周知,那年的奥运会  相似文献   

3.
作为奥运会开幕式焰火总设计师的蔡国强,除了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向全世界展示其绚烂的焰火设计外,还通过中国美术馆的个展呈现他的火药美学。  相似文献   

4.
吴倩 《报林求索》2012,(7):92-93
<正>赛事经济这块蛋糕并非毫无风险,如何分得一杯羹是大学问。部分企业的铩羽而归表明:赛事经济有风险,赞助投入需谨慎。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小郭失去了工作。原本他所在的公司业绩不错,还拿到了一大笔风投,奥运会时,他们决定斥资打造赛场内的显示屏,承包了赛场内所有显示屏的安装权和播放权。他们投入了从风投那里拿到的所有资金,购买、安装、测试赛场内的所有显示屏,当前期的工作都已完成,满心欢喜坐等收钱的时候,公司高层傻了眼。为确保运动员和观众能全身心投入比赛,奥运会赛场上有  相似文献   

5.
1.哪里来的时间?每个人的一天都有24小时,但对毛主席来说这远远不够用,因为每天要做的工作,在24小时内排满了还不够用,但他又不愿把工作拖到第二天。怎么办?他想了一个极特殊的方法以使他的一  相似文献   

6.
电波怪兽”、“八人面”等,都是日本人封给竹村健一的外号。每天,他忙碌穿梭于广播、电视担任评论工作,不时还得出外演讲。但是,他“分身有术”,还写了四百多本书。不过,这些书都不是他用笔写出来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实至名归的“电波怪兽”竹村健一,今年62岁,土生土长的大阪人,京都大学英文系毕业,曾留学美国,当过记者、民间副教授等职,目前以评论家身份活  相似文献   

7.
文成于思     
记得我在读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深夜,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来到他的实验室,发现他的学生还没有休息,便问他在干什么,学生回答:“我在工作。”卢瑟福又问:“白天呢?”学生还是回答:“在工作。”卢瑟福说;“那么你早晨也是在工作了?”学生点  相似文献   

8.
伦敦奥运不同于北京奥运,中国内地的媒体不再享有地缘优势,稿件来源也将不如北京奥运会期间那样丰富易得。伦敦奥运会期间,除依靠本媒体工作人员采写新闻、采用新华社通稿外,国内媒体还可以开辟哪些稿源呢?  相似文献   

9.
2011年2月21日,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戴俊不幸因肝病与世长辞。当咬文嚼字公司总经理孙欢在电话里告诉我时,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太突然了!2010年上海市编辑学会召开年会,身为副会长的他,不是还在主席台上就座的吗?我到日本探亲之前,不是还在他的办公室里,听他谈论编辑风格的吗?才五十七岁,正是人生的收获季节,生命之树却在瞬间凋零,留下无限遗  相似文献   

10.
一名合格体育记者的人生以什么作为计量单位?4年!奥运会四年一次,世界杯四年一届,一名体育记者工作中每一次的高潮和低谷,都是由一届奥运会的结束,到下一届奥运会的进行。对于一名成熟的体育记者,北京奥运会的准备同别届无  相似文献   

11.
美国人对中国的电视节目是很不了解的。如果你问美国学生 :你看中国的电视节目吗 ?你知道在北京举办哪一场比赛 ?你能够说出一个中国的奥运金牌运动员的名字吗 ?他们中没有几个人能够回答出来 ,除非他本身就是中国留学生 ,或者他曾经来过中国。美国的电视节目卖到了全世界 ,当然 ,中国也到处都是美国的电视节目。但是 ,美国却很少从别的国家购买电视节目 ,至今为止 ,还没有从中国购买过。为什么我们现在要探讨这个题目 ?我认为 ,中国的电视节目有很大的潜力 ,完全能够在美国电视上播放。特别是中国争取到了2 0 0 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来自中…  相似文献   

12.
北京奥运会虽然已经成了过去,但它展现给世界的美好和美丽却依然留存在人们心中。奥林匹克宪章明确规定:对每一届奥运会,我们要运用图片摄影及影视摄影的手段把它记录下来,使奥运会的历史得以保留,文化得以传承。林毅作为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图片总摄影师,就是保留北京奥运会历史的参与者之一。他承担着开闭幕式所有图片的摄影工作,为传承奥运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记者部落     
他被同事称为工作狂、理想主义者。38岁时他获得了中国记者的最高荣誉——范长江新闻奖。他在工作上不竭奋斗的动力是什么?请看《张亮:常立报国之志》。  相似文献   

14.
人,到了这把年纪,还想什么?再往上提一级,显然不可能,他已经五十九岁了。何况在不到三十岁时,便已经当过副区长。闹腾了几十年,也还是个基层供销社的党支部书记兼主任。于名利上边,他大概比别人看得更透彻一点。  相似文献   

15.
<正>2008北京奥运即将到来,各大媒体对奥运赛事报道的准备工作也是日益白热化,而作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国的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奥运技术部署工作更是引人关注。8月21日,在"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科技发展论坛"——BIRTV主题报告会上,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何宗就以"让奥运转播见证中国电视力量——中央电视台奥运技术部署"为题,郑重宣布,迎接奥运会,中国准备好了,北京准备好了,肩负奥运转播重任的中央电视台也准备好了。同时,他从奥运会转播的内容规模、奥运会转播的技术部署和新台址奥运会报道的功能等三方面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央电视台备战北京奥运会转播报道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6.
动态     
新华社雅典奥运会报道技术保障研讨会在京举行【本刊讯】7月27日下午,中国网通公司举办新华社雅典奥运会报道技术保障研讨会,新华社副社长鲁炜出席了研讨会。会上,鲁炜副社长向中国网通对新华社雅典奥运会报道的技术支持致谢。他说,新华社党组高度重视雅典奥运会报道的技术保障工作,不仅要求保障工作万无一失,还要将此次技术保障作为一次实战练兵,更要学习、研究世界先进技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新华社的技术建设和保障工作积累经验。中国网通集团副总裁裴爱华表示,中国网通将派专家小组赴雅典为新华社报道提供全方位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打开新近收到的美国新闻界权威杂志《编者与出版人》,一帧肖像照片映入我的眼帘。咦,这不是科迪斯吗?——一位我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查尔斯顿公报》进修时的同事。这不,此次他获得了全美报纸专栏作家协会颁发的一等奖,他那每周一期的有关家庭问题的专栏使他获得了这项殊荣。科迪斯·奥斯汀今年39岁。我1989年初离开《查尔斯顿公报》回国时,他还在该报社工作。但我知道不久他就另谋高职,跑到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去工作了。在报社时,他是唯一的一名黑人记者,而我则是唯一的一个黄种人,因此,我和  相似文献   

18.
邓拓写《燕山夜话》的题外话邓拓同志离开报社到北京市委工作以后,报社编委会决定,理论部的工作还请他代管一个时期,负责审阅理论版的文章,所以我还经常到他家去,送交稿件,汇报情况,请求指示;又加我们长期相处,建立了友谊,常常想念他,我总是找机会同他去谈心。有一次他问我:“我在北京晚报上写的《燕山夜话》你看了吗?有什么意见,听到什么反映?”当时我正想请他为本报多写点理论文章,所以就借这个题目闲谈起来。老实说,他当时已发表的《燕山夜话》,我是看了些,但是兴趣不大。为什么呢?因为我当时对  相似文献   

19.
"奥运让政治走开!" 愿景?尊重.事实?瞎说. "奥运让政治走开!" 官员说,是宣传;记者说,是无知. 人称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的顾拜旦自己就这样概括1896年雅典奥运会的影响:"一是竞技方面的,二是政治方面的.不仅解决了持续若干世纪的东正教问题,还提高了希腊国王和王子个人在国际上的威望."这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因政局动荡、财政吃紧,希腊首相坚决反对,但顾拜旦的游说让康斯坦丁王子意识到奥运会能提高王室的影响力,能唤起希腊民众的国家意识;结果首相被迫辞职,奥运会靠民间捐款开幕.  相似文献   

20.
杨立 《新闻天地》2008,(9):11-11
9岁进入跳水专业队,27岁正式退役,历经大喜大悲,欢笑与泪水。 1988年,14岁首次出征汉城奥运会,获男子三米板亚军。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再获男子三米板季军。1996年的亚特兰大,第三次征战奥运会的熊倪一举夺得奥运金牌。他有了第一次退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