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国宣 《广西教育》2004,(7A):30-3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曾有专家提出在小学低年级开展识字教学,单调的识字教学会使儿童很快感到疲惫,失去学习的兴趣。教育家斯宾塞曾指出:“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当多些。”于是我在教学中优化识字教学,尝试着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自主识字能力。  相似文献   

2.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指出:"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  相似文献   

3.
教育名言     
《辽宁教育》2008,(10):21-11
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相似文献   

4.
教学要达到“不教”之目的,就应该在教学全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如何引导学生“尽量多”地去“发现”呢?“点拨式”是常用教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正>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自我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人类完全是从自我教育中取得进步的,而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每个人的心智必须多少照同样方式取得进步。这一点在靠个人奋斗而成功的人的突出成绩上已经不断地得到证实。……需  相似文献   

6.
刘丹青 《湖北教育》2004,(20):55-55
教学要达到“不教”之目的,就应该在教学全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如何引导学生“尽量多”地去“发现”呢?“点拨式”是常用教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样的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容、规律和联系。而自主探究学习正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以下的几个转变:一、教学方法上,变"填鸭式"为"启发式"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解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应尽量多些。"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提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人类世界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教师教不完,学生也学不尽,我们为人师者,必须先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孩子们,教会他们学会学习、教会他们自主学习,把方法传授给他们,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用老师教的方法去学习、去探索,永无止境地学习。  相似文献   

9.
张荣侠 《成才之路》2011,(27):84-84
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曾说:“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尽量多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观念、解放思想,创设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有效探究,在探究中让学生体验、生成、感悟。  相似文献   

10.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指出:“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叫学生学。”事实正是这样:我们不能把世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正如我们不能带领他们走遍世界每个角落一样;但我们却能把掌握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英国的斯宾塞认为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一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一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许多年轻教师误以为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把课堂让给学生,就是适应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此,作者结合自己本学期古代戏曲的课堂教学实践,就多媒体技术与课堂常规教学、学生的主体意识与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之间的关系,在古代戏曲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而识字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开始,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引导他们探索汉字的价值,感悟汉字的奥秘。就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进行探讨,希望可以有效提高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1.引导发现指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主动探索 ,发现事物发展的因果及其内部联系 ,从中找出规律 ,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第斯多惠说 :“科学的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 ,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 ,独立地掌握它们。”斯宾塞指出 :“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 ,自己去推论 ,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 ,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当多些。”发现事物的“新联系”是创造思维的最基本特征。课堂教学中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让他们主动探索 ,把新信息和已有信息结合起来 ,纳入已有的认知体系 ,并寻找出某些联系 ,从而产生新的组合 ,就会有所发现 ,有所创新。如教…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克服各种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识字的机会去识字。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呢?一、游戏中识字  相似文献   

15.
廖周红 《广西教育》2012,(22):35+45-35,45
英国教育家斯宾赛说:“应引导儿童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推理,给他们尽量讲得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是“启导一掌握”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要求的。  相似文献   

16.
陈鹤琴的"活教育"原则认为:"凡是儿童能自己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自制玩具活动是自主游戏的重要补充形式,还可以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试论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及教师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坚持一个人无论怎样也不过分的事情,就是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而探究式教学正是这样一种面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有效、最具特色的...  相似文献   

18.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在儿童表现出疲倦以前,功课就应该停止。●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自我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出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对识字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借鉴前人的经验,采用多元识字,渗透字理,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识字教学效果甚佳。一、解析字理,发现规律,触类旁通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中  相似文献   

20.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应该具有主动探索的能力,具有提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必须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去发现,指导他们去探索,才能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