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杨氏古典戏法的创立古城辽阳,一座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人文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汉魏壁画墓群、压倒三江才子王尔烈的传说、民间剪纸、辽阳地会、杨氏古典戏法等均出于此方宝地。这里我们单说杨氏古典戏法(俗称杨麻子戏法,如今已申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辽阳人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在近八十年的历史长河中,杨麻子戏法在辽阳地区可谓妇孺皆知、赫赫有名,成为古城辽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古  相似文献   

2.
魔术《九儿》是由辽阳杨氏古典戏法“罗圈献彩”改编而成的一部作品。2018年10月,由笔者表演的这个节目,代表辽宁省参加了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比赛,从众多优秀节目中脱颖而出,荣获金菊奖。在表演过程中,笔者通过不断揣摩和思考,对该作品的魔术艺术有了不少新理解、新认识和新感悟。  相似文献   

3.
《杂技与魔术》2013,(5):27-28
由天津市文联、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天津市杂技家协会和天津杂技团承办的“中国天津首届全国古典戏法交流展演”于2013年9月6日在天津市光华剧场成功举办。这次古典戏法交流展演,汇集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北等地的十余名戏法表演艺术家,他们交流、探讨了古典戏法的表演技巧,他们表演的节目囊括了传统戏法的各个门类的表演,小至“剑、丹、豆、环”和“大变金钱”.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或民间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戏法就是这样一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依托于艺人而存在,以技艺为表现手段,以身口相传而延续,历史悠久,老百姓喜闻乐见。2010年"戏法"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一、艺术价值中国人对戏法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人人都知道"戏法"这两个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不诚实、撒个谎、  相似文献   

5.
雅文化作为一种较为高位的文化,对武术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由于雅文化的影响,技击搏斗的太极拳进而创立了以养生为主的杨氏太极拳,使套路武术开始走向高位;二、当今武术在塑造武术形象时,要高瞻远瞩地树立雅文化意识,避免彰显出武术暴戾原形,努力寻求武术与文化的高度结合,在文化的深化中提炼完善武术,传承民族文化遗产;三、在当今的武术拳种中,要树立当年的“文”“武”之分,以“文”带“武”,以“武”养“文”,公平对待,使武术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正5月29日,"2019河南省魔术进校园暨非物质文化遗产—肖桂森《戏法》全国巡演"活动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中国著名戏法大师、"中国古典戏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肖桂森和搭档朱喜清及弟子们走上舞台,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戏法表演。中国古彩戏法有着2400年的历史,2010年,"中国古彩戏法"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而肖桂森先生是该项目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演出开始前,肖桂森首先走上讲台,普及戏法知识。随后在演出  相似文献   

7.
为了庆祝第八个国家"文化遗产日"的到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发展,2013年6月5日上午,由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市杂技家协会、天津市杂技团、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举办了戏法大师王殿英先生从艺75周年国家级非遗项目戏法艺  相似文献   

8.
何山 《乒乓世界》2012,(9):96-97
西安,吉称“长安”,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常言:“二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年中国看上海,一千年中国看北京,而五千年中国则看西安”,文化悠久、底蕴深厚的西安市也是中国重点旅游城市。旅行之际,不妨携带装备以感受古城的乒乓文化,更可“以球会友”。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是我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的诸子言论、《左传》、《战国策》等到明清时的散文,无不显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折射出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学好文言文,不仅有利于字词句的积累,从而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还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功底和精神底蕴,正如前人所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相似文献   

10.
荆州是一个拥有着丰富文化资源的城市,它不仅是历史性的古城,更是资源丰富的古城.除了历史文化资源、自然生态文化资源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是其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分布过于零散、形式过于特殊以及传承人断层等诸多问题逐渐的走向了没落,许多甚至正在消亡.为了充分保护和利用好荆州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得以传承,我们很有必要对其做一次整合,并进行建设性的开发利用,实现他们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杂技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们都知道吴桥是杂技之乡,实际上河北的沧州、山东的德州、聊城、河南的濮阳等,冀鲁豫一带都是杂技之乡,只不过多数人对这方面知之甚少。北京牛街回族中有三大家族对我国的传统杂技事业影响和贡献很大,他们就是空竹王雨田、车技王文礼和中国古典戏法杨小亭,统称"二王一杨",现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天津市杂技家协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常态化开展戏法进校园活动,引领广大师生从历史文化中汲取经验智慧和奋进力量,力求将文化自信根植于心,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最近举办了两场戏法进校园活动。2021年5月7日,在天津商务职业学院举办了以"中国戏法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的文化讲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戏法表演艺术家肖桂森通过理论讲解、现场表演、视频展示等方式,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爆发后,籍贯山东的宫廷戏法大师、曾在清官内务府“掌仪司”任职的四品顶戴张宝清“。离开北京,来天津献艺,组建中国戏法艺人的第一个戏法行业协会“义和堂”,为戏法界“四大堂”之首;同时在天津广收门徒,培养出五位大师级的戏法艺人,这就是被称为“五大文”的罗文涛、穆文庆、闫文锦、刘文治和王文韶。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民族传统体育保护进行讨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形态特点决定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中心在其“精神内核”,“文化空间”特点决定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基本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人本观念”是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俞志超 《上海集邮》2001,(10):19-19
截至2000年底,我国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者已达27处,其中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处;世界文化遗产20处;世界自然遗产3处。除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丽江古城尚未在方寸中露芳容外,其余在邮票和邮资封片上都有芳踪可寻,有的“出镜率”还颇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我国文化主权的基本构件.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堪忧:流失现象严重,部分濒临灭绝;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现状是“内容递减,传承断裂”,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仍是主体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重要补充.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使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文化母体-文化空间发生巨变,处于危境.  相似文献   

17.
张玉华 《武当》2003,(11):30-31
杨禄躔先生是清朝晚期武功卓著的太极拳大师,当时被称之为“杨无敌”。杨先生生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故于光绪初年(公元1875年),享年75岁。杨先生过世几十年之后,杨先生的第三代人杨澄甫继续传授太极拳术,于是有了“杨式太极”之称谓。然而,杨澄甫的“杨氏太极拳”和祖父禄躔先生的太极拳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有  相似文献   

18.
《武当》2008,(2):1-1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瑰宝——杨式太极拳,增强海内外杨式太极拳爱好者的交流互动,探讨中华太极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战略,推动杨式太极拳的普及提高,为人类的友谊、健康、和谐做出新的贡献,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将联合有关单位,于2008年10月中下旬在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太极拳发祥地湖北武当山,隆重举办2008“武当杯”杨式太极拳联谊大会。为使大会圆满成功,大会筹委会将从四个方面着手准备。  相似文献   

19.
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文中所指的武术是指“民间传统武术”,“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概念。“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少林功夫等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武术项目;二是民间传统武术的师徒传承制度与“身传心授”方式等体制。保护武术文化空间的关键是整体传承武术与保护武术传承人。  相似文献   

20.
《杂技与魔术》2013,(6):28-28
口技、赛活驴、天桥中幡、集体空竹、古彩戏法、傅氏幻术、传统戏法仙人摘豆……9月16日,作为“北京国际图书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北京杂协承办的“杂技魔术非遗项目专场演出”将老北京传统技艺竞相亮相奥林匹克中心广场,吸引了四面八方面涌来的中外游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