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益阳方言的古全浊声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益阳方言与长沙方言同属于湘语长益片,但在古全浊声母演变方面,益阳方言却颇具特色。益阳方言的古全浊声母根据声调、声母、韵母进行不同层级的演变,演变按照清化和弱化两种模式进行。这种演变方式使益阳方言的古全浊声母同其他湘方言相比,显得更加复杂。本文讨论益阳方言古全浊声母的读音以及演变顺序,认为益阳方言古全浊声母的演变模式对研究汉语方言古全浊声母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周立波的长篇名著《山乡巨变》大量地使用了益阳方言,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本文试图通过《山乡巨变》来探索益阳方言在词汇方面的特点,为湘方言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3.
益阳方言属于湘语长益片益沅小片。绝大部分的中古去声字与中古入声字在益阳方言中的调值相同,出现了“去入同调”的现象。由于目前还不能从历史演变上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益阳方言是“去声变入”还是“入声变去”,只能通过分析该方言的语言实际,充分考虑方言之间的比较以及古今音的比较等因素,将益阳方言的“去入同调”现象看作是“入声变去”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以鲍厚星先生著《湘方言概要》第五章湘方言字音对照表以及实地采集的语音资料为基础,选取长沙、望城、湘潭、益阳、岳阳、湘乡、双峰、安化、邵阳、城步、会同、衡阳、泸溪、祁阳十四个方言点为湘方言代表点,整理归纳出古次浊声母【即明母、疑母、泥母、微母、来母、日母、云母(喻三)、以母(喻四)】在湘语中今读类型,进而探讨湘语古次浊声母的历时演变,总结湘语古次浊声母的演变规律对于湘语地区普通话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1924年6月,中共益阳县金家堤支部建立,它为全省农村的第一个中共支部。1925年7月,益阳、安化、南县3县建立了隶属湘区委领导的中共支部或特支;1926年10月,安化、南县、益阳3县建立了县的地方执行委员会,大革命时期,益阳4县县县建有县级地方执行委员会。到1927年5月,共建有区委5个,支部50余个,党小组3个。较之周边各县,发展较快,组织较好。其原因如下: 第一、中共湘区委(经湖南区委)加强具体指导的结果。中共湖南支部和湘区委的指导,主要是通过两条渠道进行。一是通过益阳籍旅省进步学生回乡传播革命火种。1921年至1923年益阳藉学生  相似文献   

6.
泸溪县处于湘语和西南官话之间的过渡地带,对于泸溪方言的归属,学术界分歧很大。文章从声、韵、调三方面入手,把泸溪方言与西南官话及湘语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结论:泸溪方言是一种带有浓郁西南官话特色的湘方言。  相似文献   

7.
益阳地区位于资水下游和洞庭湖畔,包括五县(安化、桃江、益阳、沅江、南县)一市(益阳市)五个国营农场(大通湖、千山红、金盆、北洲子、茶盘洲)。在这个区域内,声调一般是五个到六个两种类型,每类又可分为有入声和没有入声两种情况。 本文拟对益阳方言的入声作初步考察。为了便于叙述,先简要介绍益阳方言的声调及其同中古四声的关系。请看下表:  相似文献   

8.
周立波的小说创作与益阳山水、民俗等具有血肉相联的关系,对益阳的自然地理状貌,传统风俗民情,以及益阳本土方言都作了生动全面的反映,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9.
陈波 《华章》2009,(14)
湖南省岳阳地区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通常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借助其方言(本文指湘方言,湖南第一大方言)的语音习惯,导致其英语学习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湘方言的影响.本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主要分析湘方言语音对英语发音的消极影响并尝试着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本文总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简要介绍岳阳市;第三部分分析湘方言对英语发音的消极影响;最后部分是总结.  相似文献   

10.
基于城镇化进程的湖南语言文字应用监测选取益阳话/普通话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针对益阳广电《益阳新闻联播》和部分微信群、QQ群,设计并实施监测观测。监测观测主要从口语和书面语两个维度展开,前者涵盖普通话意识、普通话语音面貌、方言语音重难点、方言词汇语法、方言语调等,后者涵盖词汇、语法、标点符号等。通过观测监测,大致了解到城镇化进程中益阳城乡人口在本地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使用益阳话与普通话的实际状况,得出初步结论并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艳华 《现代语文》2006,(12):89-90
安仁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与江西接壤.安仁方言同时受湘方言、赣方言和共同语的影响.对安仁方言的归属问题历来就存有争议,一些学者将其归为赣方言,另一些则认为安仁方言应为湘方言的一个分支,还有学者认为安仁方言是介于赣语与湘语之间的次方言①.  相似文献   

12.
益阳方言中有一个词“把得”,它不能单独使用,只有在句子中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时才具有一定的意义和语法功能,本文就“把得”—词在益阳方言中的意义和用法作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古知三、章组塞音、塞擦音声母在湘方言的读音及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三、章组声母读音在湘方言历史上经过了极剧烈的变化,在现代湘方言中表现复杂。现代湘方言三.这几个古声母的读音有舌尖中音(t组)、舌面前音(tG组t组)、舌尖后音(ts组)、舌尖前音(ts组)、舌根音(k组)、舌叶音(t∫组)、等。前四种读音在湘方言区成块状分布:舌尖中音主要分布在湘方言区的中部;舌面前音主要分布在湘方言区的西部和南部;舌尖后音主要分布在湘方言区的东部;舌尖前音主要分布湘方言区的北部和邵阳部分地区。后三种读音分布于个别方言点。  相似文献   

14.
益阳乡土上诞育了许多新人新作,但本地新作家们对前辈作家立波先生及其作品是仰视着的._益阳地土民俗独特.民风淳厚,地貌复杂,不象北方大平原那样一览无余,山之阻隔,水之迢迢,使得十里不同音.立波先生用家乡益阳方言写出了不少烩炙人口的乡土小说.作品最大限度地录入了glt~20世纪50年代原汁原味的方言乡音,这是很珍贵的.方言的作用并不只是在于文学本身,它是一部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5.
锁石方言音系有声母31个、韵母30个、声调5个。通过对锁石方言的记录与梳理,为研究锁石镇语言及文化留下材料记录,也为湘方言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对象。同时,通过锁石方言与北京话、古音语音的比较,尤其是在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得出南北语音以及古今语音的相同和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6.
结合古文献用例,从语义、语法两个方面来看,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中的“沉”与西南官话、湘方言中的“澄”是有区别的。西南官话、湘方言中“澄”的读音,对应于《集韵·证韵》的“澄应切”;同时,从四声别义的规律出发,西南官话、湘方言中“澄”的读音也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覃远雄先生把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中的“沉”与西南官话、湘方言中的“澄”混为一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株洲县方言属湘方言长益片,其语音系统与普通话语音系统有较大区别。通过比较,可较全面了解株洲县方言韵母与普通话韵母的区别与联系,这对株洲县人学好普通话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由来1.1湘方言的区别性特征语言学界历来认为湘方言区别于赣方言及其他各大方言的最主要特征是古全浊声母字今读是否仍为浊音。湘语古全浊声母字今仍读浊声母,而赣方言的古全浊声母字今读为相对应的送气清音声母。1.2湘方言的分区湘方言有长衡片(即新湘语)和娄邵片(即老湘语)之分。分区的主要标准也是看古全浊声母字今读是什么。长衡片指以长沙话为代表的地区,包括沿京广线的长沙、株洲、衡阳等地,处于湘中偏东南,语音特征是古全浊声母基本清化,声调有入声。娄邵片指以双峰、娄底话为代表的地区,包括湘乡、双峰、娄底…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七大方言区之一的湘方言,它的研究在方言研究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湘方言的代表是长沙话,湘潭话又和长沙话非常相似,但是湘潭话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发音。本文将借助斐风软件从声韵系统、声调系统和声韵配合关系来介绍对湘潭市岳塘区的方言的发音特点。  相似文献   

20.
关于湘西苗语方言的土语划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苗语方言的土语划分目前存在三种有分歧的看法,作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比较其利弊得失,提出自己的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