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技术上的落后导致我国汽车产业创造的核心价值被国外公司占有,提升汽车零部件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汽车产业真正强大的关键路径。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及产业环境四个维度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业的自主创新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我国汽车零部件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核心部件研发、资源投入、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最后从产业政策引导、产业环境优化和企业微环境改善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未来汽车电子发展的重要技术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汽车电子发展将有三大趋势,即绿色环保、安全和舒适。本文将对三大趋势加以分析,这三大趋势与目前全球整个汽车市场的走势相关,整车厂商与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商的同步开发成为成为汽车产品开发的主流模式。  相似文献   

3.
政府政策向来是推动国内零部件行业发展的主导驱动因素之一。今年的国庆,对于重型卡车和大型客车的相关汽车厂商、零部件厂商及用户来说,无疑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标准编号GB7258-2004)将正式开始实施。2004年9月14日,相关部门对不同的条款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实施日期,其中安装ABS(防抱死系统)的时间是自标准发布之日起第7个月开始对新注册车实施。由于标准是在7月份公布的,  相似文献   

4.
双积分政策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补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吉川  赵骅  李志国 《科研管理》2019,40(2):126-133
双积分政策意在以市场机制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但缺乏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需要与研发补贴政策组合使用。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带有研发补贴的双积分政策下新能源汽车供应商制造商决定研发投入水平、供应商产量竞争及制造商产量竞争的三阶段博弈模型,阐释了正积分价格、市场规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研发补贴的作用机理与效果。研究表明:不考虑研发补贴时,当纵向研发溢出率超过阈值,企业研发投入将随正积分价格、市场规模增加而减少;其次,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激励效果,但应随纵向研发溢出率增加而减少,以规避“挤出效应”。为此提出,“逆溢出率变化”的研发补贴政策与双积分政策组合使用更能完善市场机制,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战丽梅 《现代情报》2006,26(6):180-181
汽车零部件的研发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从我国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现状入手 ,分析了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对竞争情报的需求,提出了以技术、市场、行业信息为方向,以专利信息研究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对汽车零部件研发中的竞争情报进行管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信息》2006,(6):30-30
西安金园汽车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已与美国Kinway Technologies公司签订了金园股份汽车集成电子系统西安厂框架协议,拟在西安建设金园股份汽车集成电子系统生产研发基地。新的项目将使金园股份成为中国汽车电子零部件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全面提升金园股份高性能汽车系统加装生产线的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加入WTO,汽车工业成为受冲击最大的产业之一,全球性的兼并重组、强强联合,使汽车主机厂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而这种竞争压力,将自然并放大地传递到其供应链上的零部件供应商,因此,各大汽车主机厂都在整合自己的供应链。一汽集团将6000多家供应商一下子削减  相似文献   

8.
选取区位商系数法对南昌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集聚度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全方位支持规划产业集聚,利用整车产业带动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与技术创新,加强与国际优势零部件生产企业合作的措施,使南昌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集群化道路越发完善。  相似文献   

9.
熊勇清  熊祯  吴敬静 《科学学研究》2022,40(7):1181-1191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背景下,加大“非补贴型”政策的实施力度,对于减少“补贴依赖症”并且有效激励新能源车企的研发投入十分必要。本研究以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在考虑新能源车企政治关联差异的基础上,应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从显著性、敏捷性两个维度比较了生产和消费环节“非补贴型”政策对新能源车企研发投入的作用变化,分析两环节“非补贴型”政策孰优孰劣。结果表明:“生产”环节非补贴型政策对新能源车企研发投入促进的显著性相对更高、敏捷性相对更强,能更大程度、更加迅速地促进车企研发投入的增加。新能源车企政治关联的差异性对生产和消费环节“非补贴型”政策实施效果存在影响,对于政治关联较低的车企,“生产”环节政策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相对更理想;对于政治关联较高的车企,“消费”环节政策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相对更理想。中国新能源汽车“非补贴型”政策未来的政策制定重点应向“生产”环节政策倾斜,倒逼车企加大研发投入,同时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权利边界,加强对新能源车企通过政治关联“寻租”并获取资源的策略性行为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0.
安利 《百科知识》2007,(1X):37-37
首先要说明一个事实:汽车永远都不会飞。尽管很多电影和科幻小说都在试图告诉人们,未来的汽车将行驶在天上,但实际上这只是凭空想像而已。另外,明天的汽车也不太可能像各大汽车展上的概念车,这些车只不过是厂商用来获奖用的。汽车设计肯定会有显著的进步,但却不会把汽车的脚——车轮抬离地面。  相似文献   

11.
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对于厂商研发积极性的实际激励效果一直令人感到困惑。在考虑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存在异质性的基础上,将制造商战略决策层面的异质性因素引入到财政补贴对研发投入的关系分析中,应用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微观层面数据开展了门限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力度总体较大,但是制造商研发投入强度相对较小,适度的财政补贴对于制造商研发投入表现为激励效应,超过一定额度则表现为挤出效应。较高的高管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和独立董事比重等战略决策层要素对于有效发挥财政补贴在研发投入中激励效应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阶段,财政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必须要将财政补贴力度退坡到"适度区间",要实施对不同制造商的差异化财政补贴方案,对高管持股比例高、股权集中度高、独立董事人数较多的制造商适度倾斜,以进一步充分发挥财政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三年来,我国汽车市场低碳、零排放、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等盛行。车市上,不仅有丰田凯美瑞、普锐斯,本田思域等引进技术组装的混合动力车型,也有比亚迪E6、奇瑞S18等所谓自主品牌,更有山寨电动汽车暗流涌动,新能源技术更完善的雪佛兰VOLT、日产LEAF等车型也将在各大城市,公交企业正忙于改装、拼装电动公共汽车;既不掌握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又不拥有新能源汽车生产工艺的厂商,却高举核心技术研发大旗,积极引进组装产品,大干快上新能源汽车项目;一些地方政府都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当做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抓,纷纷制定本地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3.
引领未来汽车发展的概念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科技的普及和应用使得汽车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越来越快,也使得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研发水平和技术水平与国际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概念、汽车的开发方面则更是相差的极为悬殊。加入WTO给中国汽车敲响警钟,同时也带来无限的机遇,我们政府以及汽车公司必须加大对汽车设计的研究与投入,确立一种积极正确的汽车设计的理念,广泛开展概念汽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传统汽车加速器分总成由踏板组件、上盖组件及加速器拉索总成三部分组成,三部份部件分别由几家不同供应商提供给主机厂,在产品匹配、稳定性、可靠性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加速器摩擦力大,整车的故障较多,影响了整车的返修率。而模块化、集成化设计研发汽车加速器分总成,是进一步提高加速器总成的耐磨性和操作稳定性,而且也是现代车汽技术发展的其本要求,符合各主机厂对零部件供应商提出的更高配合要求。所以研究开发一种耐磨且稳定性更强的新型汽车加速器分总成,将解决传统汽车加速器分总成耐磨性差、操作稳定性差、故障率高和寿命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山东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一、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现状和特点 1、我省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总量不断增加 最近5年,我省企业研发经费的总量不断增加,其 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从1998年的17.81亿元,增 加到2003年的80.1亿元;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 占GDP的比重则由0.25%提高到0.64%;全部企业研发经费 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比重已达到90%左右,其中大 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的研发经费投入已达到 78%左右。我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 比重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在全国排第二位,位于广东之后。 2、我省企业的科技经费、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 的比重仍然偏低  相似文献   

16.
如今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了,汽车的销售量也比之前增加了很多,但是多品牌多种类的汽车厂商也相继研发出不同种类的汽车,彼此之间存在比较激烈的竞争,这就推动了汽车制造工艺在不断发展,如今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的方向就是轻量化,所谓轻量化就是指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通过选择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加工方式来减轻车身的重量,使得车身尽量轻盈。这就促进了新材料的使用和新加工技术的实施,在汽车制造方面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第一,将原来密度高、强度相对较低的钢铁材料换成密度更低、质量更轻、强度更大的新型材料,来达到减轻车身重量的目的。第二,在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方面,采用新的加工技术和加工工艺,减少零部件的成本和用料,减轻重量。本文将就此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经成为很多跨国制造企业的全球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国内企业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大在华跨国制造子公司纷纷加大了零部件采购本土化的力度。识剐出了在华跨国制造企业在华零部件本土化采购的动机:降低成本动机、与供应商良好沟通动机、进入中国市场动机、战略发展动机以及我国有利环境的驱动。  相似文献   

18.
汽车零部件生产是整车生产的基础。没有强大的零部件工业作为支撑,汽车工业必然是脆弱的。目前,世界零部件企业则趋向于集成化、模块化、系统化地与整车厂商进行配套,我国将汽车零部件行业做强、做大,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跟上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节奏,而且关系到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向,这一过程中发展模式的选择无疑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对我国汽车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基础上,结合安徽省汽车企业研发能力现状,提出从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素质、研发条件和研发成果四个方面考虑企业研发能力,建立汽车企业研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基于调研数据基础上,进行汽车企业研发能力的实证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建华 《大众科技》2013,(12):113-114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我国政府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文章通过论述,证明强制性产品认证对于提高市场准入、促使汽车及其零部件企业推进技术改造、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源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质量保证水平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