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读者来信: 我是湖南某校六年级学生张浩琪的家长,我家距离学校较远且所经路线是市区繁华路段,孩子上学时因为路段塞车偶尔有迟到的时候。学校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学生迟到只许站在教室门口,不准到教室听课。因为客观的原因导致孩子不能像其他学生那样到课堂听课,做家长的心里很难受,为此我找到学校,但学校的看法是:学生迟到进教室影响其他孩子上课,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听课,学校规定凡是来晚的学生不准进教室  相似文献   

2.
现在很多家长都苦于无法和孩子交流:孩子有话不愿和家长说,孩子在想什么,家长无从知晓,而家长的话孩子根本就听不进去,久而久之,家长和孩子的心灵间仿佛有了一道无形的鸿沟,彼此之间有了许多的不理解、抱怨,甚至严重对立。其实,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是个习惯问题,这种良好的习惯,最好从小就开始培养。  相似文献   

3.
有偿补课已呈越演越烈之势,许多学生和家长无奈涉身其中。学生们提高成绩的初衷可能是一样的,但是站在他们背后的家长们的心态却不尽相同。心态一:周瑜打黄盖型。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学生之间的竞争随之加剧。家长们一致认为,孩子考上大学才是正道。孩子成绩不好,遇到老师要求补课,家长自然正中下怀,反正家里再紧巴也不缺这个钱。既然学生、家长都愿意,老师谁不愿意名利双收?心态二:随波逐流型。有的家长看到那么多老师都在办班,又有那么多学生参加补课,自己的孩子哪有落后的道理,至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绩好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王富龙 《班主任》2014,(1):32-35
一、班会前的想法 关于班会主题 和家长谈话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学生和家长缺少沟通,表现在:学生不听家长的话,回家后房门一关,家长也不知道孩子在里面做什么,问作业、成绩都不肯说。于是我选择了感悟父母的爱、学会沟通这个常见却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幼儿不宜过早写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家长很早就教孩子写字,并以教不教孩子识字、写字作为选择幼儿园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一些个体幼儿园、街道幼儿园为迎合家长的这种需求,便教幼儿写字,甚至以写字、识字简单地代替早期教育。这些做法显然都是不妥当的。其实,写字是一种极为精细的技能。它需要对文字进行有意观察、分析,将文字分解为多种笔划,  相似文献   

6.
如何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值的探讨的一个创新课题。"望子成龙"是家长的普遍心态,孩子永远是家长心目中盛开的鲜花,而家长又永远是孩子心目中的坚强后盾。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家长和孩子之间经常出现不和谐的情况。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7.
正"沟通从心开始。"但是有些家长和孩子都说对方不肯跟自己沟通,或不知道怎样和对方沟通。特别是家长为了能跟孩子好好沟通而伤透了脑筋。一、家长的烦恼许多家长有这样的烦恼:孩子小时候很粘我,现在上了初中就不跟我们了,叫他去喝喜酒或参加家  相似文献   

8.
当前,许多年轻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倾注了全身心的爱,寸步不离地保护着孩子,惟恐孩子“闯祸”。但有些事情的发生却是家长无法估计的。因而,作为明智的家长,在平时就要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以避免意外或危险的发生。具体说来,要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判断情况,回避伤害。今年三月,上海市闸北区天目街道有一个老婆婆带着小孙子去菜场买菜,就在老婆婆把口袋里的弹簧秤取出来复称,眯着眼睛细  相似文献   

9.
孩子上幼儿园,家长和孩子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爸爸孩子上幼儿园,家长和孩子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爸爸妈妈又有一丝焦虑,还有许多期盼。究竟孩子在幼儿园做些什么?和家里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会学到些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幼儿园,了解一下吧!  相似文献   

10.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教师,也可以说是孩子终身教师,孩子入学后,家长对其教育和影响仍不容忽视。有经验的教师非常重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与家长协调一致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学生在国家教育目标指引下茁壮成长。为此,家长会已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怎样开好家长会呢?其实涉及到许多心理学问题。笔者有幸参加过几次家长会,觉得目前的家长会普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准备不充分,主担不突出。有的班主任会前对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不甚了解,对学生的家庭情况知之不多,家长会的主题不太明确,以致会上各科教师轮番…  相似文献   

1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才起着重要作用。成功的家长会可以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增强家长的责任感,增进家长、学校、学生之间相互了解,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信心,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传统形式的家长会无论对家长、学生、教师都成了一种负担。学生因为学习或纪律不好,害怕家长了解情况后惩罚自己,因此害怕开家长会,有的干脆不通知家长;家长因孩子学习或纪律不好,害怕丢面子而不愿参加;教师害怕家长不来,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和感情。每次家长会都有许多家长不来,有时甚至…  相似文献   

12.
如今,家长们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这当然是好的,然而,许多家长采取的教育方式,却是封闭式的。家长普遍有这样一种想法现在社会秩序比较乱,孩子年纪小,不能让他们上当受骗、学坏了。于是,往往采取如下办法:一是关门教子,不支持孩子接触社会,限制孩子结交朋友和  相似文献   

13.
在学校里,与家长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交流得好,会让家长心悦诚服,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教育孩子;交流得不好,则适得其反。作为班主任,以下几种情况应尽量避免。1.告状。孩子出了问题就打电话给家长或叫家长到学校,这是家长很害怕也很反感的事情。孩子难免出错,有了问题,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而不应该推给家长。教师与家长比起来,教师毕竟是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毕竟是掌握了教育方式方法的,大事小事都叫家长,只能显示班主任的无能。“孩子哭了抱给娘”,这在学生管理上不可取,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对老师的敬重。2.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任何一位家长,无论他的孩子多么顽劣,都不希望别人当面数落,更何况有些班主任会在办公室里,当着许多老师的面对家长数落学生,这会让家长很没面子,结果只会让家长窝着火回家训斥甚至打骂孩子,无益于问题的解决。3.指责训斥家长。学生犯了错,有的班主任会对家长说“:你的孩子怎么回事啊?老出问题。“”你们怎么教育的?“”你们也管管孩子!”等等。遇上好脾气的家长,也许不会说什么,但有些家长会反驳你“:我们的孩子在家很好,在你那里怎么就不听话了?“”孩子交给你了,老师怎么教...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在与家长谈话时,发现许多家长同时遇到了一个令他们头痛的问题———如何与孩子谈话。有时,家长拖着疲惫的身体,努力地打起精神,准备和孩子好好沟通沟通,但不是被孩子三言两语打发了,就是被噎得半天回不过神来,不但不能达到了解孩子的目的,还惹了一肚子的气,逐渐丧失了和孩子谈话的兴趣,以至于越来越不了解孩子,越来越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孩子。但家长们要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了解孩子的变化,必须要通过谈话才能获取。要解决家长要谈、孩子不谈的矛盾局面,我有几条建议:(一)观察孩子,看他什么时候有心情愿意交谈。(…  相似文献   

15.
张文凌 《云南教育》2007,(B09):18-19
在山区孩子眼里老师就是外面的世界 “学生们经常问我,老师,外面的世界真像书上说的那么精彩吗?我总是回答他们,是的,孩子,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鳞次栉比的高楼.有熙熙攘攘的街道,有飞速行驶的列车,还有如鸟展翅的飞机……其实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除了这些,我很难想象外面的世界究竟有多繁华。我所见过的繁华,是在山间的夏秋之际。夏天,庄稼在地里竞相拔节生长;秋天,到处金黄一片.窄窄的山道上,还飘散着我带领学生从镇上背来的新书的清香。”  相似文献   

16.
时下,不少教师在布置完家庭作业后总要叮嘱一句:“作业做完以后一定要请家长检查、签字。”这样一来,许多学生一做完家庭作业就交给家长,自己不再复查。同时,不少家长也主动代替孩子承担了检查家庭作业的任务。这种家长代替学生检查家庭作业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它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成绩差。许多家长认为,这是孩子不听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导致的。其实,从表面看是孩子不听话,但是深入到问题的背后,我们发现,孩子饮食习惯上的毛病,也是引发学生  相似文献   

18.
一、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1、“读书无用”的观念在农村相当普遍。近年来,随着人事制度和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许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许多学生家长和学生认为读书与不读书没有什么区别,特别是一部分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让孩子上学不是为了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而是把上学作为孩子跳出农门的捷径。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于是他们就不再支持孩子上学,学生本人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一批文化层次低的劳动者。靠勤劳或一技之长发家致富,也极大地刺激了一部分家长和学生,“读不好书照样赚大钱”“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弱化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弱化了孩子的求学上进心。  相似文献   

19.
一场汇集众多海外院校的高中生留学大型专场咨询会,某日在沪举行。前来咨询的人群有一个显著特点:家长多于学生。因为当时许多学生正在为高考做最后的冲刺,为了不影响高考,有些家长甚至还没有将准备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想法告知学生本人。  相似文献   

20.
一、信息技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实物展台,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学生在幼儿园里就已经开始学习写字和画画,由于幼儿园老师和家长都忽视了孩子写字时的握笔姿势和坐姿,导致许多孩子握笔方法不正确,而且已经形成习惯,很难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