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纹样装饰是宋代瓷器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代是河南制瓷业的繁盛时期 ,诸多名窑以各具风格特点的纹样装饰赋予生活用器以美的性格。河南宋代瓷器纹样装饰方法的广泛运用和不断创造 ,丰富了中国瓷器艺术语言 ,拓展了瓷器艺术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2.
瓷器,最早是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是使得全人类生活更美好的、最伟大的文明成果.瓷器,这土与火的艺术结晶,潜移默化的带给人类美观、便利、卫生及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与享受.从上万年的陶器,到3000多年前的原始瓷器的创造,经历了近万年的探索;直到2000年前的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发明,经历了一千年多的改变;再到1000年前...  相似文献   

3.
音乐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展示了它的无穷魅力,是一门反映人类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人们情感与思想的有声艺术。音乐不仅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美的享受,还让人们发现美,感知美,鉴赏美,进而创造美。  相似文献   

4.
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结果是许多艺术形式和审美标准产生了变化.伴随着这种变化,人们需要一种新的审美的支持,也就是说,审美在新的时代和新的环境中需要有新的诠释.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人类的欣赏不再要求缓慢的结构形式,人类的审美意识自然而然地转向造型的简洁明快.现代抽象雕塑创造了一种现代的独特的最具亲和力的有魅力的艺术存在样式,从而提升了审美者的审美愉悦感,使人类更敏锐于观照自我,加深了对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认识与理解.现代抽象雕塑能引起形而上本质的神秘感并引导我们进入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一、艺术与道德的关系艺术 ,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的审美需求 ,构建人类栖息的精神家园 ,以多样化的物质传达手段和情感为中介 ,表现社会生活和艺术家思想情感的审美形态。艺术活动是社会审美意识和精神文化的凝结 ,是人类通过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全面掌握世界的特殊形式。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具体表现为以调整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准则 ,诸如善与恶、是与非、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又与其他精神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艺术与道德的联系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早在先秦时…  相似文献   

6.
瓷器从被发明的那时候起,就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瓷器一般有两种功能: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供人观赏和供人使用,比如说瓷碗,花瓶等等。现在请大家欣赏的都是只具有观赏价值的瓷器小摆设。它们有意思吗?想一想它们一般会摆放在什么地方呢?  相似文献   

7.
古往今来,人类总在不断地向往和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尤其是当物质生活丰裕之后,人们的希冀总是要转向美的精神享受。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的表现性的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较集中的表现,是培养人们审美兴趣,提高人们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手段。我...  相似文献   

8.
杨耀红 《云南教育》2010,(11):28-28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审美把握和正确认识生活的形象反映,是人类审美追求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高雅艺术进校园,让孩子们在艺术的陶冶中灵魂得到净化,  相似文献   

9.
艺术是人类在漫长的生活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用于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在艺术欣赏活动中,艺术作品是审美的载体,而人类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把握主要依靠于对艺术的想象和审美再创造。如果没有艺术家创造的作品,欣赏者就失去了再创造的对象和可能;而没有欣赏者的补充、丰富和审美再创造,艺术形象也是残缺的、不完整的,艺术形象的种种特征也无法充分地显现。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瓷器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其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最集中的表现 ,艺术表演和与它相对应的艺术欣赏 ,是培养人们审美兴趣 ,提高人们审美能力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舞蹈作为表现性艺术无疑有着自己的领地 ,这块领地之所以经久不衰 ,皆因为它具有着审美价值 ,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随着审美范围的日益扩大,人们的审美意识及审美活动已经融入到了现实生活,审美泛化即是伴随着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意识而产生的。审美泛化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建设全面现代生活的可能,帮助我们在艺术与生活的融合中破除形形色色的乌托邦构想而走向现实的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艺术是人们把握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艺术所要表达的是个体感受到的强烈的审美体验,是个性的"我"在审美中的自我生成。艺术集中、鲜明、强烈地表现了人类的情感深度和创造性的生命,艺术是人类超越意识的体现,是生命的形式。对艺术的体味与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4.
周美玉 《亚太教育》2019,(11):189-190
音乐是反映人类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贯穿人类生活的始终。人们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思想上受到启迪,认识上得到提高,心灵上得到寄托,能够影响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音乐审美教育对幼儿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幼儿当前的发展,还是幼儿未来的发展,都离不开音乐审美教育。本文主要论述了音乐审美教育对幼儿听觉和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智力和情商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素质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芹 《亚太教育》2019,(12):104-104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反映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真实情感的艺术。小学音乐是培育学生理解美、感知美以及创造美的一门课程,本文将就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一些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因此物质生活的提高引发了精神生活审美的不断变化,体现在服装设计上就是服饰的立体化趋势。立体化的个性服装完美地表现了服装设计在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魅力,喜爱这类服饰的消费群体年龄层不断拓宽,促使更多的设计师去挖掘童装服饰立体化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更多更具时代意义的变革,对生存的需要慢慢地被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所取代,艺术和艺术品不再仅仅是艺术家的个性的自我表达,每个人都可以在一个更加开放的、更具融合特征的范围里肆意地分享渗透在生活中的艺术情趣。在这种趋势下,公众的聚焦会直接集中到有明显风格艺术家身上,成功的艺术家总是在他的创作中融入个人性格、生活环境、对社会影响的反馈等因素,艺术作品也成为他创作意念、生活哲学、审美情趣和时代感受的表达,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一书中阐述“生活是人类最伟大的艺术”我相信,生活也是艺术家的创意源泉和动力,于是本文从“艺术 生活”的理念来阐述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艺术给予人们崇尚高品质生活的引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传统美学观认为,审美现象只是艺术范畴内发生的特殊精神活动,人类 的非精神活动领域并不存在审美,因而审美是不带有任何功得目的的,但从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看,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它虽不同于纯艺术的精神创造,但同样具有审美性,这是由于艺术的精神性创造和非艺术的创造都根源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社会心理,是在社会心理的中介性影响下进行的审美活动,因此,审美既属于艺术明世界,也属于非艺术的物质说明世界,是精神和物质的复合性活动,同时又都负有特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也即具有一定的功利目的。  相似文献   

19.
关红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4):82-83,93
艺术设计从本质上看,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统合的产物,它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用艺术设计的方式创造实用与审美结合的产品,为人类的生活服务,满足人们物资和精神方面的多种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艺术设计越来越科学化,其技术性、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艺术与科学技术将在更深层次上取得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0.
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文明给人们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舒与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人性的严重异化,人类心灵丧失了温馨的精神家园。通过对古今中外艺术画廊中美学思想的巡礼,论证了审美教育是实现完美人格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