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实例的分析,总结了英语模糊数念在英汉互译中的三种情形,从而对属屈折性语言的英语和属分析性语言的汉语在二者互译时意义和信息的传递和损耗作了科学的对比,进而针对直译和意译提出了作者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模糊语言在人类语言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并被广泛地使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模糊信息自身的特点和各种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导致了模糊信息的可译性限度。本文仅仅分析了模糊语言的若干特性,提出了一些处理的技巧,指出了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要敏锐地认识存在于源语和目的语中的模糊性语言,并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这样才有助于调和、妥协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所产生的矛盾,保障信息完整、准确地传输。  相似文献   

3.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英汉词语的语义模糊性体现在两方面,即词语本体的模糊性和人类认识的模糊性。本文阐述了英汉词语语义模糊性对英汉互译产生的影响,粗略探讨了可行的翻译方法,并且认为在寻求等效翻译过程中完全可以找到更加忠实于原文模糊语言的译文,因此,以模糊译模糊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英汉互译中误译这个话题已引起公众广泛关注,这个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英汉互译尤其是英汉文化互译之间并不存在完全对等的翻译,因而误译就成为频繁出现的现象。论文通过英汉互译过程中误译的举例,探讨了中西文化差异及如何减少误译现象的对策,最终达到提高翻译的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英汉互译中,在思考语义等值问题时应先充分认识到该问题的本质含义,因而也需要译者具有经由问题认识本质的意识。语义等值比一般的翻译更注重涵义,单单只对表面的字句意思进行翻译并不可取,还应寻求语义层面的多种等值,如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对等、认知对等与模糊对等。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的精华,习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凸显着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汉两种语言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对习语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互译,更是文化背景差异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对英汉两国人文气息、文化差异的深层次分析,讨论在英汉两种语言互译时的依据和方法,做到在英汉两国语言交流过程中,表达更贴切更精准。  相似文献   

7.
英汉成语各自承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体现不同的文化特色,这给跨文化翻译带来很大困难。只有掌握英汉成语文化内涵的异同,对造成英汉成语表达差异的根源进行探讨才能成功地进行英汉成语互译。本文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分析了英汉成语的文化异同。对英汉成语的互译进行了探索,提出应针对具体的语境采用不同的译法。  相似文献   

8.
何芳兰  黄琳 《考试周刊》2010,(28):34-35
习语是英汉互译中最难翻译的部分之一。其翻译的好坏对整个译文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本文对英汉习语互译中常见的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以期提高英汉习语互译的技巧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改革开放的所带来的快速发展使中国与国外的交流逐步加深,在此过程中,对外商务活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对外商务的过程中,商务书信、商务广告、商务旅游等等的英汉互译就必不可少。该文着重从商务英汉互译中修辞的定义、商务修辞的手法等角度探讨了商务英汉互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
语用学是研究如何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理解和使用话语的科学,正确使用语用学原则进行英汉互译,可避免交际过程中产生语用失误。文章探讨了基于文化差异视角下英汉互译中出现的各种语用失误,并对其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希望以此来避免或减少英汉互译中语用失误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英汉互译教学中的问题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互译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英汉双语互相转换的能力。实现英汉互译教学目的,需要从英汉互译教学的定位出发,了解教学实践中现存的问题并找出解决的办法,走出目前英汉互译教学的困境,改变“教师专注讲,学生糊涂听”的现状,促使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多阅读、勤背诵、常思考、重交流,熟练掌握英汉互译的技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英汉习语互译的几种主要方法以及英汉习语互译中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段仙惠 《培训与研究》2009,26(1):128-130
英汉互译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活动,翻译过程中涉及最多的问题就是词汇。本文提出了英汉互译常用的八种词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4.
英汉互译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活动,翻译过程中涉及最多的问题就是词汇。本文提出了英汉互译常用的八种词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英汉广告互译时文化传递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广告文化中的共同点,并指出英汉广告互译中文化传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刘堃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2):95-96
从地方本科院校改革优化英汉互译课程的必要性入手,理论上探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与英汉互译课程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通过问卷的方式加以考查、反馈,在理论、实践上均证实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应用于英汉互译课程是可行而且有效的.这将为英汉互译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个较新的思维空间,解决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17.
英汉互译需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只有融入文化因素的英汉互译才是完整的、有灵魂的。然而,不同领域甚至不同方面的英汉互译对文化因素的体现和运用程度各有不同。本文将从诗歌互译、题目互译与习语互译三个方面分析文化因素扮演的角色,从而为文化翻译甚至文化交流服务。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英汉广告互译时文化传递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广告文化中的共同点,并指出英汉广告互译中文传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我国学生英汉互译练习中在词汇、语法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常见错误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归类分析母语 (汉语 )在英汉互译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20.
鄢春艳 《文教资料》2006,(20):150-151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否定概念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在英汉互译中出现正反转换译法的种种原因,对于提高英汉互译水平,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及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