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孩子犯“低级”错误时,当孩子的成绩不如别的孩子时,当孩子未如父母心愿时,不少家长或愤恨、或失望、或讥讽地说声“真笨”。其实,不论家长用心何在,这“真笨”二字,却真有可能使孩子变笨了。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们的社会已经被汹涌的商品经济大潮包围了,我们的孩子在不设防地接纳着这个社会。当我们的孩子面对这个纷繁的世界时,当“金钱”这个名词被孩子运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时,当我们的孩子也会涉足“商场”时,我们该如何给孩子以及时的价值牵引,摆正金钱在孩子心中的位置,从而帮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社会被汹涌的商品经济包围着 ,我们的孩子在不设防地接纳着这个社会 ,当“金钱”这个名词被孩子运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时 ,当我们的孩子也会涉足“商场”时 ,请给孩子以及时的价值牵引 ,摆正孩子心中金钱的位置 ,让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相似文献   

4.
当你为孩子的学习付出了那么多心血,孩子的成绩仍然一塌糊涂时;当心智成熟的你却被孩子的谎话蒙得团团转时:当你斥责了孩子后,孩子却以离家出走甚至以死相威胁时;当你爱心满满,孩子却把你视作“阶级敌人”时……你可能困惑、焦虑、无奈,甚至愤怒。  相似文献   

5.
一、提倡家长要接受现实心理当学生备考或临近中考、高考时,家长应该有“三颗心”。(一)一颗是平常心家长应该将“补偿心”、“超常心”和“内疚心”变成“平常心”。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孩子,不再向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要保持正常的期望心理,接受孩子的现实表现、现有能力、现有成绩,变高分要求为适当指标。(二)一颗是平静心家长应该开始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的成绩,能够像农民种庄稼一样,顺其自然,不再拔苗助长。当孩子成绩不能提升时,家长能够心如磐石,稳如泰山;平静地告诉孩子:一个人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前进路上不光是阳光雨露,还会遇到…  相似文献   

6.
当17岁的少女颜维琦以576分的成绩夺得江苏省建湖县2000年高考文科状元,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时,人们惊叹的并不仅是她的分数,也不仅是她出类拔萃的综合才能,更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是这位“多才女状元”身后的家教。  相似文献   

7.
每逢学期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学校都要按照惯例举行期中考试,接着就是统计分析成绩,再接下来就是开一次家长会。以往开家长会的这一天往往成为一些后进生的“受难日”。当家长看到刺目的分数,轻则将孩子骂一通,重则将孩子打一顿。受骂挨打后的孩子自然认为这是老师“告状”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张帮俊 《少年月刊》2011,(21):30-31
开过家长会的人都知道,家长会是好学生的表扬会,是差学生的"批斗"会。家长会上,家长对自己没考好的孩子都是责怪与叹息,甚至是怒骂。但是,一位家长的举动却让我有些感动。这位家长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他的孩子也昂首挺胸坐在座位上。当念到这位孩子的名字与考分时,这位家长站起来为孩子鼓掌。这掌声让很多家长感到很诧异,58分,在他们的眼中,这个分数根本达不到掌声鼓励。要是自己的孩子考了这个成绩,估计,迎接他的不是掌声而是巴掌。当孩子上台拿回来试卷后,这位家长给了孩子一个拥  相似文献   

9.
光宗耀祖,锦衣玉食,宝马香车,名利双收,中国的一些家庭高扬起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主题,极少有家长愿意让孩子将来当个普通的劳动者,平平凡凡过一生。甚至有的家长当碰上孩子不好好学习、成绩考得不理想时,竟以“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只能去当农民、去扫马路”吓唬学生。  相似文献   

10.
有些家长怕孩子作业分数低,怕作业写得不好老师批评孩子,于是就亲自出马,帮孩子抄字头,帮孩子默写,帮孩子计算,甚至亲自替孩子做作业。结果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家长总当孩子学习的“拐棍”,没有这个“拐棍”孩子就不会“走路”了。一个孩子写作文,对妈妈说:“这作文真难,您替我写吧!”妈妈说:“不行,作文得自己写”,孩子说:“那您说着我写”,妈妈妥协  相似文献   

11.
淘猫妈 《家长》2010,(6):12-14
孩子的快乐不止建立在成绩好上,生活本身也带给他们许多快乐。当孩子的生活被抽成只有学习时,孩子就算考上大学,或者考上名牌大学,也有可能很不快乐。如果结果真是那样,岂不成了“我爱成绩胜过我爱孩子”了?但事实应该是,我爱的是孩子本身,而不是孩子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超级妈妈 《家长》2009,(2):26-27
昨天在网上碰到一位家长,她问我这样一个问题:碰到“分数至上”的老师,而自己孩子成绩一般,不讨老师喜欢,家长该如何与老师进行交流?说起来,我对这个问题还是挺有发言权的。  相似文献   

13.
现在家庭教育最明显的误区之一,就是家长把分数当成孩子智力水平高低的尺度,也当成孩子学习能力强弱的尺度,认为启发孩子的智力就是在孩子考试分数上下工夫,孩子考高分就是学习能力强。在升学竞争激烈的今天,家长更容易犯完全以分数评论孩子的错误。这会误了孩子的发展。这种观念需要纠正。第一,家长要懂得,分数与智力水平不是一回事,分数只是反映智力水平的一部分,分数与学习能力也不是一回事,在孩子开始正规学习的小学阶段尤其如此。二者之间不是等号。比如一部分在小学成绩很好的孩子,到了中学并不能保持优势,甚至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重点…  相似文献   

14.
朋友的儿子从小就是个令妈妈骄傲的孩子。上幼儿园时,聪明可爱,阿姨都很喜欢他;整个小学阶段,学习自觉认真,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名,是老师公认的好苗子;上了初中,开始成绩依然很好,但初二时遇到了一位“特殊”的老师,从此成绩开始下降,以致最终这个人人看好的孩子未能考上理想的高中,成为大家的遗憾。一个学习尖子为什么会中考落榜呢? 一、老师的“无心”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该生在初二时遇到了一位“特殊”的老师,这个老师有个孩子同该生从小学起一直是同学,但学习成绩远不如他。老师为了孩子的进步付出了很大心血,终于…  相似文献   

15.
玉指红颜 《家长》2010,(8):35-35,49
儿子的期中考试成绩下来了,语文考了100分,数学考了97分。 看到这个成绩,我和丈夫心里比较欣慰:孩子平时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的辅导也收到了立竿见影的好效果。但丈夫拿过数学试卷后,脸上很快就“晴转多云”了。他指着数学试卷右上角的分数问儿子:“你说说,那3分丢在哪儿了?”  相似文献   

16.
当你为孩子的学习付出了那么多心血,孩子的成绩仍然一塌糊涂时;当心智成熟的你却被孩子的谎话蒙得团团转时;当你斥责了孩子后,孩子却以离家出走甚至以死相威胁时;当你爱心满满,孩子却把你视作“阶级敌人”时……你可能困惑、焦虑、无奈,甚至愤怒。该怎么办?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你和孩子的共同成长才能做得到。看看下面两个小故事吧,它或许会给我们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有冇搞错?”,这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使用的一句口头禅。当一个稍会讲话的孩子说出“有冇搞错”时,大人常会捧腹大笑,为孩子既能正确表达意思.又能巧妙运用此口头禅而自豪。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特别是游戏活动中,幼儿会经常使用这个口头禅,这是不足为怪的。朋友,你是否注意到,当你——一个成年人,或是幼儿的父母,或是幼儿的老师……当幼儿对你说“有冇搞错”时,你是把它当作一句惯用的口头禅、一句戏言而一笑  相似文献   

18.
在旧的观念影响下,人们往往把学生评价与考试与分数紧密结合,即使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几年后的今天,人们仍然无法走出这个误区。虽然教师、家长都知道除了分数之外,还应该有很多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谁敢拿自己孩子的一生作赌注,谁  相似文献   

19.
【按】很多家长为了分数、名次纠结再纠结、发愁再发愁。我想说:“孩子的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我要大声说--“孩子的想象力更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严淳 《幼儿教育》2010,(7):26-27
人们熟悉的“跳水皇后”伏明霞,如今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大女儿梁司渝虽然刚满7岁,可已是香港的小名人了。2008年,5岁的小司渝被评为香港“超级童星”,并作为香港地区小朋友的代表,与英国小朋友互动交流。当人们得知眼前这个聪颖大方的孩子是伏明霞的女儿时,不禁纷纷赞叹她家教有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