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钓鱼》1996年2期,“桥”栏目刊登了“谁识龙头无眼怪鱼”,引起了我的兴趣。根据该文的介绍,我认为其为须鳗(鱼叚)虎鱼,在台湾省又叫灰盲条鱼。是19世纪,印度著名动物学家Blyth于186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发现的鱼类新种。其拉丁学名是Taenioides cirratus(Blyth,1860)。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鲈形目、(鱼叚)虎鱼亚目、鳗(鱼叚)虎鱼科。现简介如下: 此鱼体很细长,一般150毫米。体前部近圆形,背、腹缘几平直,后部侧扁,近尾端渐细小,形似鳗鱼。头短宽,近圆形,似龙头,常具细须。头的长度小于腹鳍基部至肛门的距离。口小,上位,口裂几近垂直,下颌和颈部  相似文献   

2.
王长工 《钓鱼》2013,(20):14-14
鱼(叚)虎鱼,俗称“虎头鱼”“小狼鱼”,在海水和淡水均可钓到的鱼种之一,鱼(叚)虎鱼科。鱼(叚)虎鱼体小,细长,前端较圆,后端渐细,略侧扁。颊部膨大,头宽,明显大于体宽。眼大,侧上位,肉球略外突。无须,背鳍两个,胸鳍大而圆,属肉食性小型鱼类。  相似文献   

3.
(鲲)虎鱼     
(鲲)虎鱼,俗称"虎头鱼" "小狼鱼",在海水和淡水均可钓到的鱼种之一,(鲲)虎鱼科. (鲲)虎鱼体小,细长,前端较圆,后端渐细,略侧扁.颊部膨大,头宽,明显大于体宽.眼大,侧上位,肉球略外突.无须,背鳍两个,胸鳍大而圆,属肉食性小型鱼类. (鲲)虎鱼一般身长约10~20厘米左右,生活在浅海的岩石、泥沙中,以及江河内,世界各地皆有分布.  相似文献   

4.
于文福 《钓鱼》2011,(18):50-51
虾虎鱼有黄鳍刺虾虎鱼,斑尾复虾虎鱼,矛尾虾虎鱼,六丝矛尾虾虎鱼,纹缟虾虎鱼和长丝虾虎鱼等。海钓人常钓睥是斑尾复虾复鱼。由于其产地不同,人们对其称谓出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叫傻年逛,有的地方叫傻儿,有的地方坏扔巴,有的地方叫光鱼,但多数地方习惯称其为胖头鱼。  相似文献   

5.
鱼光鱼其学名叫瑕虎鱼,辽宁沿海渔民称为愣头鱼,有的地方叫大头鱼,此鱼体色清白无鳞,多粘液,头大尾小,嘴巴两侧有两块肉,俗称疙瘩肉。鱼光鱼属底层小型鱼类,是黄渤海的主要经济鱼类,也是广大垂钓爱好者垂钓的对象之一。鱼光鱼喜欢生活在河流与海洋交汇处的两合水中,喜栖息在泥沙底质的水域,好钻洞,泥沙底质较软,适于穴居,多数情况下,潜伏于泥穴中,窥视摄取食物,一旦发现目标,迅速冲上前去,一口咬住不放。此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喜荤食,扑食对象是青虾、小草虾、水生昆虫等,见到饵料,张口就抢。鱼光鱼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记性,鱼咬钩脱…  相似文献   

6.
蔡孝良 《钓鱼》2005,(22):37-37
虾虎鱼主要品种为黄鳍剌虾虎鱼,俗称大头鱼光鱼、又称痴鱼、扔头、逛鱼等。该鱼头大,体较细长,前部呈圆筒状,后部略侧扁,体棕灰色,腹面白色,一般体长15厘米,最大个体体长可达30厘米,重400克左右。该鱼分布很广,普遍存在于我国东南、黄海、渤海四大海域,为暖温性的近底层鱼类,滩钓、矶钓、船钓均可,但钓起来最为惬意的是在养虾池内钓,(以下简称为虾池)现将有:关虾池钓虾虎的技术性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锡恩 《钓鱼》2004,(3):52-52
shi鱼其学名叫瑕虎鱼,辽宁沿海渔民称为愣头鱼,有的地方叫大头鱼,此鱼体色清白无鳞,多粘液,头大尾小,嘴巴两侧有两块肉,俗称疙瘩肉。shi鱼属底层小型鱼类,是黄渤海的主要经济鱼类,也是广大垂钓爱好者垂钓的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8.
郭铁钢 《垂钓》2011,(7):44-45
扔头鱼是我们当地的一个俗称,其实它的学名为鰕虎鱼。这种鱼在海水和淡水中都能生存,属一年生的小型肉食性鱼类。它头大嘴大,小眼睛,身体细小呈纺锤形,肉质鲜美,不论做汤、红烧、酱炯,都是人们喜爱的美味。不过,吃这种鱼时若把鱼头扔了就相当于少了一道美味,故大家取其反意,多将其称为“扔头”鱼。  相似文献   

9.
(鱼丕)鱼为红河及澜沧江特有鱼种,因其肉为黄色,皮也为黄色,与老麦瓜(倭瓜)的颜色一样,故当地土名老麦瓜鱼。 老麦瓜鱼为肉食性底栖大型鱼类,体长2米多,重量可达50~60千克。头扁,眼小,口大,有须4对(其中有两股又粗又长),背黄,肚皮白,无鳞,无细刺,皮肤粗糙,尾部为圆柱体。依靠须的触觉来捕食其它鱼类。但它与其它肉食性鱼类不同的特点是也吃死物。这种鱼以海竿钓为佳,其钓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鰕虎鱼是沿海一带常见的海水野生鱼类,海边人叫它海油光,也叫海鲇光。肉食性,专以小鱼、小虾为食。鰕虎鱼的品种很多,渤海近岸不下十几个品种,天津沿海最常见的一种鰕虎鱼的学名叫斑尾复鰕虎鱼。鰕虎鱼一般为一龄鱼(即.只能生活一年),春季产卵,产卵后死亡。由于食肉特性,混进养虾池的鰕虎鱼吞噬虾苗,严重危害养虾,因此对养虾人来说鰕虎鱼是一种敌害鱼。为了避免敌害鱼的侵扰,养虾池进水前必须要清池,清  相似文献   

11.
(鮈)鱼     
(鮈)鱼,淡水可钓鱼种之一,鲤科,品种繁多,约有30属100多种,常见的属有麦穗鱼属、棒花鱼属、蛇(鮈)属、鳈属和铜鱼属等,其中铜鱼属的鱼类个体大,产量较多,为其产地的重要经济鱼类.而一般比较常钓到的有花(鱼骨)、鳈鱼、蛇(鮈)(注:船丁鱼)、棒花鱼、麦穗鱼、铜鱼等.因生活的水域、海拔和纬度不同而外形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鱼类的食性     
科学研究人员根据对鱼类胃含物的测定,将鱼类的食性分为以下四大类:①鱼食性鱼类,②肉食性鱼类,③杂食性鱼类,④浮游生物食性鱼类。 1.鱼食性鱼类:海洋中生活的主要鱼类有:鲨鱼、金枪鱼、鲣鱼、银带鱼、杜父鱼、鳗鱼、(鱼师)鱼、鳚鱼、毛烟管鱼、鲑鱼等。内陆淡水中生活的鱼类有:鳡鱼、蒙古鲌、翘嘴红鲌等。 2.肉食性鱼类:海洋中生活的主要鱼类有:东方鲀、鲈鱼、鲐鱼、大黄鱼、小黄鱼、多鳞(鱼喜)、刺(鱼叚)虎等。内陆淡水中生活的鱼类有:青鱼、鳜鱼、星鱼、鲶鱼、虹鳟鱼、红鳍鲌、黄鲦(鱼桑)鱼等。  相似文献   

13.
趣钓沙逛鱼     
类永藻 《钓鱼》2006,(16):35-36
沙逛鱼是海州湾特产,学名为(鱼光)鱼,为虾虎鱼属的一种,据说其它海域没有。它生长在沿海浅水域、以及海水与淡水相交的咸淡水(又称阴阳水)中。背黧青色,腹白色,头大,口阔,身子小,无须,鳞极细小,肉眼几乎分辨不出。体形呈扁平状,有点像淡水中的“沙棒子”。生存期短,只有一年。最大个体长度30厘米,最大重量不超过0.5千克,沙逛鱼肉肥嫩少刺。细而不腻,味道鲜美,有独特的风味。沙逛鱼为啥长不大呢?当地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似文献   

14.
去年2月高雄地区有3人因食用不名鱼类、而引起食物一中毒经急救后脱险。然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台南市一对夫妇又因食用同样鱼中毒。经医检鉴定这是一种曾多次引起中毒之鱼类─-云纹虎鱼。据过去记载,台湾历年共发生7次由云纹虎鱼所引起的中毒事件,共有17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引起中毒的云纹虎鱼(yongeichthysnebulosus如上图),俗称花跳、岩停鱼、狗岩等。其形态特征为体侧及体中线有3-5枚较大之黑圆斑,其中之一位于尾柄、背及尾鳍有黑点排列。此鱼体长可达12厘米,一般6-7厘米。广泛分布于日本奄美大岛、石垣岛、琉球群岛、菲律宾…  相似文献   

15.
韦步峰 《垂钓》2014,(5):70-72
胱鱼,山东沿海地区的叫法,学名虾虎鱼,一年生,体长10厘米左右,头部大而长,头高稍低于体高,吻长,前端钝圆,正中有一隆突,栖于沿海及河流中,多居于水的下层,以小虾、小鱼等为食,分布我国沿海各地。  相似文献   

16.
光鱼,属鰕虎鱼科,头浑圆,体延长,呈圆柱形。背披细鳞,但看上去却似无鳞,浑身像是光溜溜的。因此,人们称其为“光鱼”或“光棒”。光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同时它也是青岛的钓鱼爱好者很喜欢钓的鱼种。 光鱼属胶州湾固有鱼种,土生土长,不做季节性洄游,冬季在海湾内深水泥质海底挖洞“趴窝”越冬。来年春季亲鱼产卵后死去,生存期只一年。它食性杂,生长迅速,春天产下的卵到7月份可  相似文献   

17.
赵英  刘颖 《中国钓鱼》2020,(3):36-39
11月份后,随着大面积冷空气的不断入侵,气温与水温不断下降,近海岸可钓鱼种越来越少,起初还有少数鱼卢鱼、海鲫、虾虎鱼上钩,最后白天可钓之鱼仅剩解鱼一种鲫鱼,体形侧扁,两眼都在身体的左侧,有眼的一侧灰褐色或深褐色,无眼的一侧白色,常见的有牙鱼平、班鱼平等。我地近海盛产班鲫,牙鲫数量较少,主要靠海边人工养殖班鲫的最大特点是耐低温,在冰冷刺骨的近岸浅水中仍能较好地生存,是严冬近海白天岸钓的唯一鱼种(夜间可钓虾虎鱼)。  相似文献   

18.
(鱼康)(鱼良)白鱼,又称“抗浪鱼”“洞鱼”“网鱼”等,鲤形目,鲤科,鳊鲌亚科.是云南横断山脉高原水系特有的温水性小型鱼类,仅产于云南抚仙湖及其相通的溪流、岩洞,抚仙湖为珠江水系源头南盘江附属水体,(鱼康)(鱼良)白鱼为抚仙湖特有鱼类,属于云南四大名鱼之一,曾作为贡品进贡宫廷,远销东南亚各国. (鱼康)(鱼良)白鱼体细圆,头长吻尖,背部暗绿色,腹部银白色.体长10~18厘米,体重10~50克.喜栖息于水质清澈、含氧量高的湖泊敞水区中上层,以肉食为主,食甲壳动物桡足类、枝角类、轮虫、鱼卵、昆虫和藻类.四季进食.钓法主要采用悬浮钓、溪流钓.可用手竿、抛竿.船钓可用手线钓.细线小钩钓之,饵用红蚯蚓、小虾、地蜘蛛、蝇蛆、孑孓、面团、米饭粒等均可.  相似文献   

19.
柳明 《钓鱼》2007,(23)
鳕鱼又名大头青、大口鱼、大头鱼、阔口鱼、大头腥、石肠鱼等。其体延长,稍侧扁,尾部向后渐细,长约25至40厘米,体重300至750克。头、口大,上颌略长于  相似文献   

20.
金秋10月是垂钓美食“推浪鱼”的黄金时期。 推浪鱼又叫沙光鱼,学名矛尾刺虾虎鱼,因喜欢逆水而游,迎浪而上,故得名推浪。推浪鱼形状细长,头大大、尺把长、油光光、带鳍、软刺细鳞,身体背部呈灰红色,腹部呈白色,生活在海水近岸。因此,到黄海滩边采用路亚垂钓乃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