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社会主义所有制认识上的偏差,是造成过渡时期总路线局限性的主要原因。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规定的完成过渡的时间过于短暂。应该用历史眼光,站在时代高度来评价过渡时期总路线。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史学界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对毛泽东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论述评价不一,本文以毛泽东与过渡时期总路线为题,谈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肖冬 《教学与研究》2000,(10):56-61
从 1 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以后,学术界就开始对其进行宣传解释。对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研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一届六中全会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以下简称 决议 )通过以后才成为热点。1 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日趋活跃。二十年来,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研究主要涉及这样一些问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 过渡时期"的提法;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时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理论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条件;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七届二中全…  相似文献   

4.
重新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应该首先分析评价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党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经历了由初步设想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发展变化,过渡时期总路线相对于党的初步设想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又存在一定的不足,对此应做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和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为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两种不同战略构想,其关系是既有相同之处,又有重大差别。笔者认为,探究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与过渡时期总路线关系的前提是确定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参照系。如果我们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有关这一问题的报告和讲话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参照系,那过渡时期总路线就背离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如果我们以七届二中全会的基本精神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参照系,那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列宁过渡时期理论同中国过渡时期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总路线对列宁过渡时期理论的反映基本是准确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关于过渡时期主要矛盾的分析是正确的。当时就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作为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不能反映过渡时期的历史特点。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来自过渡时期的客观实际。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把握不准,是过渡时期的一个主要失误。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的历史过程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从中苏关系视阈回顾建国前后经济思想的转变历程,探析苏联对中共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产生影响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评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了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并且把它正确贯徹到各项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0.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并不标志着毛泽东放弃了他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二者有内在的一致性。毛泽东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就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过渡时期,把应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统一起来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强调以工业化为主体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以工业为基础思想的延伸和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所坚持的社会主义目标与九月会议后毛泽东所认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即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后,中宣部制发了《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以此为指导,在工人、农民、青年等群体中,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通过有效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平台,进行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宣传,促使社会主义过渡理论迅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知理解,助推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宣传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体现两种革命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继续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社会主义革命就是打退资产阶级不法分子的进攻,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体现了既定的工作重心:城市的管理和经济发展。具有过渡时期的特点:各种阶级、各种经济成份并存,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上述措施的实施,使得人民政权彻底巩固、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这就为向社会主义的逐步过渡创造了条件。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1953年,中共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有着丰富的内涵,直接承袭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规…  相似文献   

13.
新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五章第三节写到“国民经济恢复以后,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总路线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初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当我们在讲到这段内容时.很多学生对什么是过渡时期,过渡时期应从何时开始理解不清;对过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和过渡时期总路线李乃义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又是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中间站。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内涵及其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中国为什么必然走上社...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努力,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在此基础上,党和国家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左’的或右的错误。”这条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的战略思路是一致的,是新民主主义在新条件、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下面,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宁敏峰 《天中学刊》2000,15(4):77-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有许多热点问题。关于建国初期历史主要有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研究和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关于文化大革命历史的研究主要有文化大革命起因,文化大革命上下限,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党和毛泽东以及红卫兵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即将结束的一九五二年底,毛主席及时地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的实质,是改变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使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这是一场革命锋芒对着资产阶级的尖锐的阶级斗争,必然遇到  相似文献   

18.
1953年,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然而,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要求我们对社会主义再认识,重新审视毛泽东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相似文献   

19.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就其当时的实践来说是非常成功的。但成功的背后,已经掩盖着我们党在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忽视发展生产力和超越阶段的“两个倾向“。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与实践给以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研究,对于正确理解党在现阶段的方针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指示我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