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泰兴38万亩生态农业开发项目的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方式和开发中重要环节进行详细分析,认为该项目因地制宜提出以林业为导向,贸、工、农、牧一体化,应用节水农业,保护和改善生态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种植业,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态农业发展方向,高起点、高标准,既继承了传统农业的精华,又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了生态经济学和导位工程方法,为今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基地,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练绪宁 《科技广场》2013,(8):198-201
生态农业具有提供绿色产品、增加收入的经济功能,开发旅游资源、传承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是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江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生态恢复、环境改善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和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需要通过提升科技水平和加强生态意识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多元化生态农业模式是指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形成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主要包括高科技生态农业园、精品型生态农业公园、生态观光村和生态农庄等4种模式.灵石县位于太原盆地和临汾盆地之间的隆起地带,南同蒲铁路和大运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境内矿产资源储藏丰富,尤其煤炭业发展迅猛,灵石县属山西的煤炭大县,煤炭开发在富民强县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针对此,灵石县委、政府正视日益恶化的生存条件,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长远战略入手,积极营造宽松环境,把生态农业投资大户的培育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主动力来抓,促使投资大户迅速增长.目前,全县共有6.67hm2以上的投资大户524户,承建面积1.2万hm2,基于当地实际,从具有建设规模的大户中探索建立新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4.
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与自然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回避的,不解决这些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农业领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前提;必须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这是农业领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模式。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生态农业,需要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体系武装、规模化的组织运营模式承载、科学化的政策扶持体系引导。必须落实有效对策,才能顺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科学构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生态农业实质上就是把生态环境效益列入目标,采用节约资源、构建循环、保护环境等措施,使农业生产步入生态文明的一种实践方式。因此生态农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三江平原生态农业的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当前,三江平原正面临着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压力,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农业生态经济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富锦市和桦川县的实地调研,本文指出了循环经济是三江平原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主张采用循环经济技术、出台必要的法规政策、健全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建立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等措施,积极推动三江平原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无公害生态型农业、加强农业化基地管理、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本文对目前我国在生态农业方面存在着理论不完备、技术不完善、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适应、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组织建设不足、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推广新型农业科技,更广泛的提高农业生产人员科技水准,让科技更好的服务于农民,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常熟市以各农业示范基地、惠农服务站为基础,积极推进科普惠农,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型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利用现代化手段构建常熟市科普惠农服务体系,探索一条示范引导、辐射带动的现代农业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3):160-160
招宝生态农庄占地约200亩,是集特种养殖、名优种植、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企业,年产各种珍禽、野猪、野兔100多万只,名优水果、蔬菜15万公斤及大量的标本、珍禽野味食品,年产值达数千万元。目前已在合肥、上海,厦门设立了公司,使公司逐步发展为跨地区跨行业的集团性企业。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光泽县鸿建科普农庄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创办了占地面积300亩的现代农业科普庄园,内设养鳖区、养蛙区、养鱼区、蔬菜区、果林区,以及科技培训中心、农业水产试验室、科普宣教室、多媒体科普室、科普长廊等。光泽县鸿建科普农庄试验种植业、养殖业、立体农业和水产品上百个种,大多是新推广品种,如红眼鱼、观光葫芦.方形西瓜等。光泽县鸿建科普农庄负责人吴建平经过多年的的实践,不断完善,总结摸索出“稻一萍一鱼一鳖一蛙”生态立体种养模式:虎纹蛙吃害虫、金鲫吃浮萍、中华鳖吃水中游物,它们的粪便则用来肥田,反哺水稻,不使用化肥农药,形成无污染的生态种养链。几年来,光泽县鸿建科普农庄与省、市、县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各类农业、水产技术培训班20多期,培训农民达1000多人,接待前来参观学习、考察实践的青少年、大中专学生和农民朋友近万人,受到好评。  相似文献   

11.
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无论哪个国家,没有不重视生态农业发展的.甚至有人提出,生态环境,是继自然资源资本、技术性物质资本、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的第五资本,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主导作用. 我国把生态文明与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先进同等看待.发展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重要途径.青山绿水,本身就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表现,也具有独有的价值.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已经成为政府施政的重要理念,而且也越来越深入到普通百姓的内心深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的发展尽管处于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农业工业化前期,但人均资源短缺和对农业产出的压力已使农业生态问题相当突出。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发展生态文明。生态农业建设是生态文明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强有力的立法和行政措施,可以加速我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科技进步是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困难,生态农业技术应用动力不足,使得农业科技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支持作用。通过推动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创新、加强对农民生态科技培训和生态理性培育和完善生态科技投资与保障机制等措施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常德市是一个农业大市,长期的农业生产也带来了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本文对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了分析,从生态修复的原理出发,论述了农业生态修复在农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根据目前现状,提出了农业环境的保护对策与措施。为促进常德市武陵区生态农业建设,开发绿色产业及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余展翅 《科技风》2012,(23):264-265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把经济搞上去,只有把农业发展好才是根本出路。实践证明以破坏环境、牺牲资源为代价来发展农业只是一种短暂不可取的行为,只有建立在农业高新技术的科学发展观基础上,坚持生态环保新理念,走生态农业发展之新路,推广生态农业新技术,建立区域经济新模式,才能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的现状,它对农业生产条件产生的影响以及它在区域农业经济中的作用,分析了抓好生态农业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影响力,得出中国农业发展,全面实施生态农业才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辽河博物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教育基地、研究基地,是珍藏辽河历史、展示辽河未来的重要载体。作者对辽河博物馆设计理念、展示内容、环保内涵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的传统农业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追溯我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史,就可发现我国传统农业有着深厚的农业技术和生态理念,实际上可称为"现代生态农业之母"。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国际农业未来趋势,是实现中国现代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目标的必然要求。关注生态农业、绿色经济、绿色食品,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是实现国家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山南地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家投资有望突破1.38亿元.土地治理规模将达到7.55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2.7万亩,中低产田改造2.5万亩,生态综合治理2.35万亩:,产业化项目建设包括:1、隆予县290万公斤奶源基地续建项目;  相似文献   

19.
戴传刚 《科技广场》2014,(7):222-22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支大规模、结构适当、高素质的农村人才队伍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化校园建设可以展示学校优良的生态文化形象及育人环境。文章以某职校的校园环境生态景观设计及建设为例,讨论了如何在校园环境的景观创意中融入学校特色文化元素以形成生态育人的氛围,并通过筛选与展示生态文化元素,思考生态育人的人文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