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科技风》2017,(21)
为保证齿轮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减少因齿轮疲劳折断、齿面胶合等因素而引发的生产事故,因此对齿轮进行接触和模态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在简单概括直齿轮接触应力及模态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并结合所研究的齿轮,通过ANSYS对齿轮轮齿啮合处的受力情况进行静态分析,分别得到了齿轮传动在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应力、振动特性和固有频率,为准确分析齿轮工况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齿轮齿面的粗糙度,对齿轮的强度影响较大。讨论了齿轮齿面粗糙度,对齿面抗胶合能力和齿面强度的影响、齿面粗糙度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进行了计算说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根据齿轮传动的工作特点,并指出齿轮传动的失效主要在轮齿部分。同时指出轮齿的失效主要包括齿体和齿面两方面,常见的失效形式主要有:齿体折断、齿面点蚀、齿面磨损、齿面塑性变形和齿面胶合等。  相似文献   

4.
齿轮传动的失效一般是指轮齿的失效。常见的失效形式有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磨损、齿面胶合以及塑性变形等几种形式。齿面磨损是齿轮在啮合传动过程中,轮齿接触表面上的材料摩擦损耗的现象。齿面磨损一方面导致渐开线齿廓形状被破坏,引起噪声和系统振动;另一方面使轮齿变薄,可间接导致轮齿的折断。齿轮在规定范围内的磨损正常的。齿面的磨损由于齿面间相互摩擦、滑动,研磨或划痕造成的。本文中笔者将分析齿轮齿面的磨损原因及针对磨损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齿轮传动常见的失效形式有轮齿折断和齿面损伤,文章主要针对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预防齿轮传动失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1前言汽车变速箱齿轮材料多为20Cr Mn Ti,齿轮的磨损,一般出现在齿形表面,所以要淬火,增强硬度。齿轮的热处理有表面淬火,渗碳淬火,渗氮,调质,正火,表面淬火的特点是抗点蚀,抗胶合能力提高,耐磨性好,齿轮心部能保持韧性,承受不大的冲击载荷;渗碳淬火轮齿的执弯强度和齿面接触强度提高,耐磨性较好,齿心部保持较高的韧性,常用于手冲击载荷轮齿,但是渗碳淬火后变形较大,需进一步磨齿;渗氮处理  相似文献   

7.
分析齿轮失效原因,目的在于寻求齿轮设计的依据,并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齿轮在预定寿命内能正常工作。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主要是齿的折断和齿面的损坏。齿面的损坏又分为齿面的点蚀、胶合、躇损等。由轮齿的失效形式可知,齿面应具有较高的抗点蚀、耐磨损、抗胶合以及抗塑性流动的能力,齿根要有较高的抗折断能力。因此,齿轮材料应具有齿面硬度高、齿心韧性好的基本性能。此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以获得较高的表面质量和精度,而且热处理变形小。常用的齿轮材料是锻钢,其次是铸钢和铸铁,某些情况下,也采用非金属材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双偏心圆盘式波发生器谐波齿轮传动运动的研究,确定了谐波齿轮传动柔轮和刚轮原始特征曲线的形式和谐波齿轮传动的几个基本参数。对柔轮和刚轮共轭齿廓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柔轮齿廓和刚轮齿廓坐标系间的变换方程以及柔轮和刚轮的共轭齿廓方程。  相似文献   

9.
基于经典力学计算校核齿轮接触应力与弯曲应力结果存在耗时长、计算量大等缺点。本课题基于ABAQUS软件探究了齿轮在啮合时所受应力,建立五齿模型,参考Hertz接触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了摩擦因数、齿根圆沿径向向内延伸距离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郝军 《内江科技》2012,(5):25-26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啮合齿轮的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软件的非线性接触分析功能,对啮合齿轮的接触问题进行仿真,计算出了接触应力,为齿轮的强度计算和设计在方法上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根过渡曲线有多种形式,渐开线齿廓及过渡曲线对于轮齿弯曲强度具有重要意义,仅用圆弧简化的来代替齿根过渡曲线在齿根弯曲应力计算将会引入更多未知的误差,因此建立精确的渐开线齿廓模型是精确有效的实施有限元分析的前提。通过对渐开线及其基本性质和过渡曲线方程详尽推导,针对双螺杆挤出机渐开线1号斜齿轮轴进行精确建模,首先用草绘曲线的方法,以任意直径绘制4个同心圆,通过参数之间的关系来控制圆的大小;用定义曲线方程来生成渐开线齿廓的方法,创建精确的渐开线,然后镜像已创建的渐开线,用关系式来控制镜像平面之间的角度;通过拉伸创建齿根圆实体和齿轮的首个齿形,创建齿轮的轮轴、倒角、端面孔等细节特征,最终齿轮轴实体;根据齿轮副中心距设置装配轴线,以销钉连接的装配方式,选择轴对齐保证与齿轮中心轴线重合,以轴端面为对齐平面设置端面偏距,完成齿轮副的装配,在应用程序里设置齿轮副定义,为后续的有限元分析提供了精确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研究,分析轮齿的弹性变形和扭转啮合刚度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齿轮接触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求出了齿轮的扭转啮合刚度、线性啮合刚度,并把齿轮线性啮合刚度拟合成傅立叶级数的形式,为齿轮动系统的振动方程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斜齿圆柱齿轮机构正确啮合的条件之一是两齿轮互相啮合轮齿的倾斜方向一致。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更换一件或两件齿轮情况,需要对其进行测绘。在测绘时,应准确确定斜齿圆柱齿轮的分度圆柱螺旋角,应尽量减小测绘误差,保证斜齿圆柱齿轮的传动质量和强度不发生太大的变化。为此,在现场总结以下几种便捷的测绘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冯强 《科技创业月刊》2015,28(1):115-118
将TRIZ理论引入齿轮硬齿面刮削领域,采用TRIZ创新方法对齿轮硬齿面刮削工艺进行分析,查询相应的解决发明原理,通过引入涡流管,利用涡流管产生的冷风达到降低滚齿加工时产生的热量,其吹出的风可以很好的将加工出的铁屑带走,涡流管质量可靠、性价比高,比较符合应用在齿轮硬齿面刮削领域。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蜗轮蜗杆设计基于Hertz公式,并类比齿轮参数计算过程进行设计。这种设计方法以诸多假设为基础,无法得到蜗轮蜗杆接触齿面的应力分布,很难进行精细的传动强度探讨。本文针对该问题,主要研究利用有限元(ANSYS)分析方法进行蜗轮蜗杆传动设计。利用ANSYS设计蜗轮蜗杆,不仅传动强度分析精确,而且能够准确绘制齿面接触应力图,大幅缩短设计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生产的采煤机大多采用齿轮—销轨式机构,根据接触理论,齿轮与销轨相啮合时将会产生较大接触应力,成为该机构点蚀和磨损的主要原因。现采用参变量变分原理及基于此原理的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来求解齿轨弹性接触问题,经过大量的计算,求出了行走齿轮和销轨的内部应力和齿轨接触力。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了多齿型结构面,但对于双齿型结构面的研究不够深入。为了探究双齿型结构面剪切特性的影响因素和规律,首先对比了单轴压缩试验结果与颗粒流计算结果,得到了较准确的细观参数,然后基于该细观参数和颗粒流程序建立了不同法向应力、齿高和齿距的颗粒流直剪试验数值模型,并从峰值抗剪强度和峰值摩擦角的角度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峰值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齿高皆呈现出正相关;峰值抗剪强度随齿距的增大而减小;峰值摩擦角随着法向应力和齿距的增大而减小;峰值摩擦角随齿高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的斜齿轮振动模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宏 《中国科技信息》2009,(23):140-141,150
齿轮的振动模态分析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模态分析的基本原理,应用UGNX建立了斜齿轮单齿实体模型;详细介绍了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齿轮模态分析有限元模型的过程,包括材料属性定义、单元类型选择、网格划分、施加约束、模态提取等;分析了齿数、模数、螺旋角、齿宽等参数对齿轮模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和啮合印迹如何调整进行了阐述。1 啮合印迹与啮合间隙调整的必要性 主、从动锥齿轮在工作中不仅要有合适的啮合间隙,更要有合适的啮合印迹,即要有较大的受力面积和正确的受力位置。对于螺旋圆锥齿轮,在工作中可以同时有几个轮齿参加啮合,因而能获得较大的受力面积,但是它的传力过程必须是由小端逐渐移向大端,这就要调整使其具有正确的啮合印迹,理论上,为保证螺旋圆锥齿轮轮齿工作时能沿全长接触,必须使两圆锥齿轮的圆锥母线在圆锥顶点会合,并使两齿轮啮合的曲面具有完全一致的曲率半径,但实际上汽车行驶中特别是主减速器在大负荷的作用下,轴、轴承、壳体产生变形以及装配误差的影响,两齿轮的啮合位置必然会有所改变,其实际接触位置出现偏移现象,使载荷偏向轮齿一端造成应力集中,轻者使轮齿磨损加剧,重者会造成轮齿折断。为消除这一危险,在齿轮设计制造时,规定齿轮的轮齿不允许全齿长接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7)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普通民众对于汽车这一消费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愈来愈追求高性价比以及更好的体验。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齿轮变速箱制造企业对齿轮传动噪音和降低制造成本的要求也越加急切,传统的齿轮热前剃齿和热后磨齿工艺已难以满足要求,强力珩齿技术应运而生。强力珩齿技术指的是热处理后毛坯在机床上,工件轴与珩轮轴采用交错轴内啮合的方式,去除较多齿面余量的同时,在齿面产生非周期性的齿面纹理,从而降低齿轮传动噪音的一种齿轮精加工工艺。Gleason-Hurth是其中的代表企业,其独创的珩磨轮变轴交角修整工艺,更是大幅度降低了齿轮强力珩齿工艺的制造成本。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Gleason-Hurth 150SPH-L强力珩齿机上采用预珩技术来加工毛坯状态较差的零件,来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