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嘉兴河道底泥和河水为研究对象,以上覆水中氮的存在形态及浓度作为考察指标,通过小试实验模拟了实际受纳水体在四种自然/引水条件(底泥是否存在、复氧与否、不同流速和温度)下的自净过程。结果表明:在无大气复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活性较高而好氧微生物活性较低,使得氨态氮在底泥中厌氧微生物的活动下大量释放积累并影响了其硝化作用及好氧反硝化作用。低温下底泥和上覆水中微生物的活性均较低,氮的释放及转化均受影响。因此,在引水工程中可增加跌水等工程以增加受纳水体的复氧能力,夏天引水时可适当减少引水时间和流量,延长引水周期。  相似文献   

2.
额尔古纳河黑山头、嘠洛托断面底泥黑土较少,大部分为细沙。采用微波消解与电热板加热两种方法对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黑山头、嘠洛托两个监测断面底泥进行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的含量。测定结果低于全国土壤质量标准I级,低于北方地区主要湖泊底泥含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松花江流域内水体、底泥、悬浮物采样分析,反映出流内有机磷农药的含量低于相关标准。松花江流域水体、悬浮物中OCPs主要来源于新使用的农药进入水体中,部分被悬浮物吸附;底泥中的OCPs主要是来自长期风化作用造成的残留。  相似文献   

4.
河道疏浚底泥农业利用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河道疏浚底泥的农业利用可行性,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比例的河道疏浚底泥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浚底泥添加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但同时重金属含量也增加。底泥与土壤添加比例达到1∶2时,玉米苗期的根长、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及地上部分植株中累积的C、P含量显著提高;混合比例达到1∶1时,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远高于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水平,但全量Cd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二级标准,植株体内C、P含量下降,叶绿素含量也低于对照。因此,河道疏浚底泥添加能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植物生长,但添加比例不宜超过1∶1。  相似文献   

5.
海底泥火山是一个连接深海石油和天然气、及天然气水合物的通道。研究泥火山的油气渗流特征和形成机理,对海底泥火山的油气成藏和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以珠江口盆地为例,结合地震、岩心等资料,分析工区内发育的多种形态各异的海底泥火山,并对其进行分类研究。通过分析泥火山的形成机制及其触发因素,利用实验模拟方法分析出泥火山的演化规律和演化模式。泥火山控制下常规油气藏与天然气水合物藏共生研究指明了今后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新装修某居民住房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采样分析.数据显示温度对甲醛释放量有明显影响,空气中甲醛含量检测与评价要参照实际居住温度条件,得出的结果才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发展及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河道底泥环保疏浚作为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某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特征的分析,重点对各河道底泥环保疏浚方式及处理方案进行研究,得出适应各河道特性的底泥疏浚及处理方式,以期为后续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水库底泥重金属评价是底泥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场监测与采样分析,调查了青岛王圈水库不同水期底泥中铁、锰的污染特征,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底泥重金属铁、锰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可以为水库内源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王圈水库底泥中总铁、总锰含量均较高,同一断面中泓线处的铁、锰污染大于近岸处。地累积指数法显示,王圈水库底泥在丰水期时存在轻度金属锰污染,不存在铁污染。  相似文献   

9.
陶雨波 《内江科技》2014,35(10):66-67
本文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空气流量对页岩粉煤灰烧结砖中硫的释放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页岩的加入加大了烧结砖中硫的释放率,且页岩粉煤灰烧结砖中硫释放率随着粉煤灰含量的增高而增高;页岩粉煤灰烧结砖中硫释放率随着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空气流量的加大的增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锡尾矿的淋滤试验,分析不同pH值下锡尾矿中砷的释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1)砷的释放过程包括快速释放和稳定释放两个过程;(2)由于砷化物的一些特性,随pH值升高,砷释放具有先降低后升高的特点;(3)对比国家Ⅳ类水标准对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大头菜为原料腌制泡菜,研究其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通过调整腌渍液的起始pH、食盐添加量、Vc添加量及发酵温度,并采用人工接种乳酸菌的方法研究控制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开发了一种利用微流控芯片选择性地固定和释放单个细胞的方法。该芯片由透明玻璃和有机高聚物PDMS(Polydimethylsiloxane)两种材料组成,利用微加工技术,在芯片内部设计出微米级别的特殊沟道,并结合微气阀的使用,控制芯片内流体的流动状态,从而有效地控制细胞的运动状态,实现细胞选择性地固定和释放。芯片可分为两部分,前部分基于流聚焦的原理合成水凝胶珠并将细胞包裹在水凝胶珠内,对细胞形成保护层,避免操作过程中对细胞造成机械损伤,使细胞保持良好的活性,后部分利用微气阀对包裹有细胞的水凝胶珠进行固定和释放,从而实现细胞的固定和释放。细胞固定后,可对细胞进行实时原位观测,研究细胞的生长过程和对药物的反应。同时,通过调节细胞的浓度,包裹在水凝胶珠里的细胞的个数可以控制为单个水平,从而实现单个细胞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玉环湖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环县在台州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漩门二期工程形成的玉环湖蓄淡水库是玉环县宝贵的淡水资源。为提高和改善玉环湖水库水质,调研小组对玉环湖不同库区及支流的底泥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估。通过采集该水库主库区、盲肠段、支流共15个底泥柱状样品,测定了浮泥层及不同深度底泥层的Pb、Cr、Cu、Zn四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库区内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浓度水平空间上呈较大差异,部分区域存在一定的表层富集现象。其中,盲肠段由于水体更新较弱,整体重金属污染水平高于主库区。同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别对底泥重金属进行了累积性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通过地累积指数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可知,玉环湖整体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生态风险危害较轻,但各测点之间存在较大差异,2和7号监测点重金属污染程度较高,尤其是Cu达到了极强的程度,生态危害风险则到了重度级别,说明库区部分位置已存在重金属污染和富集现象,需引起重视,加大入库支流的水质治理。  相似文献   

14.
燕,是西周初年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记述了武王灭纣后封召公奭于燕的点滴事迹,“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除此,周初封燕之后近200年时间里,九代燕候名号失传,燕园的早期历史谜一般地湮没于我们脚下。然而,黄土有知,将我们带进3000年前的燕都往事之中。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煤粉的氧化燃烧行为,选取两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粉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热重实验仪器对煤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TG和DTG曲线的变化趋势,确定了煤粉的氧化燃烧过程中的五个特征温度点,并根据这些特征温度点及TG曲线的变化趋势将煤粉的整个氧化燃烧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LHG煤粉的Tf(吸氧增重起始温度)均小于HL煤粉约50°C,同时LHG煤粉的Tm(质量最大值点温度)、Tig(燃点温度)、Tmax(DTG曲线最大值点温度)和Tb(燃尽温度)均高于HL煤粉,这主要与煤粉的水分含量及变质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包装及储藏条件对酥油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包装材料及温度对西藏酥油进行模拟储藏,依据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定期测定感官指标、菌落总数及霉菌总数。结果依据感官评定标准及通过比较储藏过程中菌落总数和霉菌总量的变化,表明在模拟储藏条件下,牛皮纸袋不宜作为储藏酥油的包装材料;布袋包装4℃冷藏及聚乙烯食品专用袋包装室温储藏两种方式为储藏酥油的合适选择,其中以前者最佳。结论不同包装及储藏温度对酥油中微生物变化影响较大,选择透气性较好的包装材料在低温冷藏条件下有利于减少酥油中微生物含量并延长酥油保质期。  相似文献   

17.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主的中国西北沙漠区是东亚地区主要沙尘释放源区之一。本文利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公用气候模式(CCM3)与一个沙尘释放和沉降模式(DEAD)相嵌套、能够反映沙尘扬起及输送和沉降动态过程的耦合模式系统(CCM3-DEAD),通过改变中国西北沙漠-半沙漠区下垫面类型的数值模拟试验,对比分析了西北沙尘源区地表类型的改善对东亚地区沙尘释放及大气粉尘含量变化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表覆盖状况与沙尘释放关系密切,沙尘源区地表类型的改善可明显抑制沙尘的释放。中国西北沙漠-半沙漠区地表的改善,可引起整个中国北方至蒙古国的大气粉尘含量减少,使大气环境明显改善。假设以塔克拉玛干为主的沙漠-半沙漠区不存在(当地地表类型若以温带草原植被为主),则整个中国北方沙尘释放和沉降通量仅为目前的50%左右。模式中分4个粒级描述沙尘释放及沉降通量,其中1.0~2.5μm和2.5~5.0μm两个粒级的贡献约占总通量的76%,对比试验显示在没有塔克拉玛干等沙漠存在的情况下这两个粒径释放通量大大降低。由西北沙漠-半沙漠区释放的沙尘,经大气环流传输可直接影响到我国东北、华北等东部地区的大气粉尘状况,并对日本、韩国及其周边地区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6,(16)
基于高钢级管线钢的成分体系,建立双亚点阵模型:(Nbx,Ti1-x)(Cy N1-y)-Al N复合析出的热力学模型,计算出800℃~1450℃温度区间内两种不同Nb含量的管线钢中碳氮化物复合析出数据,并于Jmatpro软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b含量的增加,提高了Nb的全固溶温度,扩大了高温析出温度区域;Ti元素1200℃~1450℃温度区间内析出速度很快,1200℃时两种成分钢中Ti的析出量均大于50%;800℃平衡态时,析出物均以Nb C为主;Nb对Ti元素的交互作用,间接影响到Al N的析出。热力学计算结果与JMatpro软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试验数据有着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对木质建筑结构中α-蒎烯有机挥发物释放过程进行分析,防范α-蒎烯有机物的超标释放。传统算法中的参数比较固定,不能适应木质建筑结构内复杂影响因素带来的影响,降低了分析的准确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约束模糊聚类的木质建筑结构中α-蒎烯有机挥发物释放分析方法。利用约束模糊聚类方法,能够对影响木质建筑结构中α-蒎烯有机挥发物释放的因素进行有效分类,为木质建筑结构中α-蒎烯有机挥发物释放的分析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建立木质建筑结构中α-蒎烯有机挥发与木质建筑结构空间面积的弱关联规则,最终实现木质建筑结构α-蒎烯有机挥发物释放与空间面积关系的准确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提高分析的准确性,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胡莽  翟有龙 《内江科技》2012,(1):156-157
近年来,随着土地整理工作的不断开展,土地整理效益的评价研究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和学界的关注。本文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及包络分析法(DEA)对西充县东太乡东太村、响堂堡村和长坪沟村的土地整理项目进行效益定量分析评价,两种评价方法得出的土地整理项目效益结果一致,最后分析了两种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