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交叉口处公交车的行驶工况数据和车辆排放数据,研究建立车辆排放与延误和停车次数的关系数学模型。首先利用PEMS采集北京市柴油公交车的大量逐秒排放数据和车辆行驶工况数据,计算不同VSP Bin的车辆排放率。然后利用GPS采集了2002组北京柴油公交车通过交叉口的行驶工况数据,计算其延误和排放因子。接着基于次-次型交叉口和次-支型交叉口的基本排放因子,计算得到不同拥堵水平下不同交叉口类型各延误下的排放因子修正系数。最后建立不同交叉口类型不同停车次数下基于延误的排放因子修正模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Fuel、NOx、HC、和CO的排放因子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为有效地量化评估交通策略的减排效果提供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2.
结合国内外各大城市停车诱导系统实践经验,通过分析总结各城市停车诱导系统的优缺点,结合长春市CBD的停车现状,探讨并研究了相应的停车诱导方案,将城市CBD停车诱导系统分为外围诱导和内部诱导相结合,并采用了多级分层的诱导模式。以长春市为例,对其停车诱导系统进行规划和建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停车泊位利用率由原来的45.2%提高到87.8%。从而有效的缓解了CBD内部停车困难的问题,对解决城市道路路内停车问题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王淇  陈继鹏  潘翔  陆冰 《大众科技》2021,23(10):19-21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是当今城市化快速发展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基于交通信号配时技术的匝道控制能使道路拥堵情况得到缓解,降低车辆碰撞频率.文章基于交通信号配时的匝道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匝道拥堵成因,制定相应的匝道控制策略,采用单点信号控制与自适应相位控制的交通信号配时模型,并进行相关的仿真测试,得到无控制、单点信号控制以及自适应相位控制三者的优化结果,提高城市快速路匝道口通行能力.仿真测试表明,基于交通信号配时的匝道控制策略在匝道平均延误、主线平均速度、路网平均延时、主线行程时间等指标的数据均优于传统匝道控制策略,是当前解决城市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车辆拥堵是造成桥梁安全与耐久性病害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国内外对城市桥梁的车辆通行特点分析,分析了车辆拥堵对城市桥梁的静力影响。综合评述了不同类型车辆在拥堵状况下对桥梁的影响作用的不同。简要分析了在疲劳载荷下车辆堵塞情况下桥梁结构的失效机理,讨论了车辆堵塞对桥梁机械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国内对拥堵作用下分析的方法,提出国内对拥堵情况下的难点,并对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做出大胆的假设。  相似文献   

5.
周湘贞  李鑫 《科技通报》2013,29(2):136-138
传统车辆调度模型针对复杂的路况和复杂的车辆流动信息,存在调度时间长、难以提供实时调度时间的缺点,从而造成模型中前后级调度信号失联、调度算法冲突,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遗传算法交通调度平台大规模拥堵优化调度方案.通过对算法编码过程进行合理的优化,加入针对多调度中心的约束条件防止算法陷入早熟,通过不同的分析角度,分别建立的回路形式和时间优化控制形式对车辆进行合理的调度.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算法有效地降低了车辆平均延误时间,提高了交通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作为带动城市发展以及城市经济建设的国省干线公路逐渐演变成城市内部道路,造成干线公路城区段拥堵日益严重。考虑到城市未来发展,对干线公路进行绕城规划变得十分必要,本文提出了三条新余市干线公路绕城规划方案,通过多方面的比选,为新余绕城公路规划提供建议以及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车辆保有量的迅猛增长,停车问题越来越严重,新建停车库成为有效缓解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新建停车库又会成为新的交通堵点。在城市交通管理中,往往通过定性分析或主观判断来评价新建停车库的交通影响,管理比较粗放。本文提供了一种基于微观仿真的新建停车库交通影响评价方法,可以定量评价停车库建设前后的交通延误、平均速度、平均停车次数等,为准确评估停车库的交通影响提供了科学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基于FCM的路段平均行程时间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利用低频采样的出租车GPS数据,精确估计路段平均行程时间,改进了地图匹配算法,提出了一种路段平均行程时间的估计方法.将路段的上下游交叉口详细分析,准确估计车辆经过路段交叉口的时刻,通过两交叉口的时差计算单车路段行程时间.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FCM),将某时段的单车路段行程时间分成快、中、慢速三类.利用各类的聚类中心和分类后数据,按一定的权值,估计平均路段行程时间.计算结果表明:平均行程时间估计值与实测值的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9.
停车诱导系统作为城市智能交通的组成部分,能合理地安排停车,提高停车设施泊位利用率,促使停车设施利用均衡化,减少路边停车现象,减少等待入库排队车辆,减少驾驶员寻找停车泊位的时间消耗,从而减少市中心为停车而附加的交通量。车辆泊位诱导嵌入式系统,停车泊位预定是停车诱导系统的一项特色功能,系统除了提供停车场位置及使用状况、停车路线引导等功能,还需要提供停车场内的泊位引导、停车泊位预定等方便用户的功能。文章就设计停车泊位预定系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项目的背景及意义;其次,设计了停车泊位预定的模拟系统,并制作出模拟停车场的电路板,论述了这个预定类型的特点;最后,对该停车预定的系统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二维多层变迁拟合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路径可靠度计算模型,构建抽象后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模型,考虑路段间行程时间相关性时,计算交通网络行程时间可靠性,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求得每个可达状态标识相应的瞬时概率和稳态概率,实现二维多层变迁拟合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路径可靠度计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可靠度计算模型进行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通行模拟,可以有效提高单位道路阻抗下的车辆流量,增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可靠度和抗毁性,提高负载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合理选择出行路径,提高出行效率,通过对路径行驶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路径行驶时间模型。在已知研究路段交通流量和道路通行能力的基础上,计算出车辆路段行驶时间;运用点样本法计算交叉口延误时间,从而得到车辆通过交叉口的预计行驶时间。本模型将路段行驶时间和交叉口延误时间相结合,分别计算出行起终点之间所有路径的行程时间,从而选择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衡量小区开放对交通流、城市拥堵程度等带来的影响,本文首先根据德尔菲法,从周边道路结构、小区结构和交通条件三个方面选取了路网密度、交叉口延误时间、小区位置、小区面积、小区道路状况、车辆平均行驶速度、道路车辆容量、交通流量及道路长度这九个具有显著性影响的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对各指标进行了量化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特别是大量私有车辆的出现,城市停车问题日益严重。为更好地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以南和县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为基础,分析南和县中心城区现状停车存在的问题,利用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对规划年中心城区停车泊位进行需求预测,并提出停车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设计一种存车位固定,车辆取放系统可移动的多层立体停车系统。整个立体停车库系统包括存车模块及车辆取放模块,车辆取放模组由输送滑轨、升降模块及取放平台组成。车辆的存取只需移动车辆取放系统即可,存取车辆方便。同时,整个停车系统采用太阳能作为其动力源,降低了停车库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信息》2014,(5):148-148
在智慧城市中.智慧交通占有重要地位。停车作为交通中重要的环节.深刻影响着城市的管理与市民的生活。传统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已经难以解决人口剧增、出行量暴涨、私人汽车快速增加、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等痼疾顽症.仅靠增建道路,已经缓解不了交通需求与交通设施供给的尖锐矛盾。智慧停车作为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探索解决目前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本书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可作为全国各省、市、区城市停车管理部门的参考,也可作为停车管理相关企业和个人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市道路的"停车难"问题,设计研究了一种自动化立体停车装置,通过机械、电力、液压系统携程混合作为动力,电磁换向阀控制液压缸的伸缩将载有车辆的载车板抬升或下移的结构设计,实现车辆的存取,并应用ABAQUS软件对系统的重载部位进行有限元分析,展示了本停车装置在不影响道路车辆与行人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完成停车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有效解决了城市停车位不足,缓解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城市交叉口交通流的特点,提出一种智能节能交通信号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每个方向的车辆排队长度,估算出该路口的某时段的平均车流,实时调整各方向绿灯的通行时间,从而使每个路口能够通行尽可能多的车辆。  相似文献   

18.
杨秀艳 《中国科技信息》2010,(3):268-269,272
城市智能化移动服务通过智能手机,使用移动技术和网格化技术对城市交通进行管理,依靠无线通信技术、定位系统,实现对流动人员或车辆的快速定位和调度及现场多媒体信息的采集。本文设计了城市智能化移动服务原型系统,能够提高城市管理和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城市社区停车难与停车场车位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停车辅助装置系统。该系统由搬运机器人和升降车库组成,实现机器人自动传输,将承载车辆运送至车库的指定位置,装置智能升降,机器通信等功能。本系统提高了停车效率并解决了停车空间利用率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元胞自动机Na Sch交通流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有路内停车带的单向单车道路段提出交通流的能耗公式,并数值模拟周期边界条件下道路上待停车辆的比例系数、路内停车行为造成对后车的阻碍时间和正在停车车辆的位置对道路交通流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待停车辆的比例系数越大、路内停车行为造成对后车的阻碍时间越长,道路上交通流的能耗值就越小,对应的流量和平均速度也越小,交通堵塞现象就越明显;而正在停车车辆的位置对交通流能耗并没有明显影响,对流量和平均速度也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