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用地整治项目的碳效应分析与核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用地整治项目作为一项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对土地利用的结构、方式等进行改造的实践活动,在显著改变土地利用活动的同时,也对区域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工程实施碳效应、土地结构碳效应、土地利用方式碳效应三方面对农用地整治的碳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以江苏宜兴市农用地整治项目为例进行了测算。主要结论如下:①项目整治后,土地结构变化碳储量增加3 718t,工程建设净碳排放量约为6 830t,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年碳汇量增加5 459t;②项目区耕地碳储量增加11 071t,耕地面积增加是主要原因;③灌溉排水工程是影响碳排放量的最重要的工程类型,水泥、钢材和柴油等工程建设物资投入是促使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来源;④区域年净碳汇量增长显著,增幅为23.64%,主要源于耕地种植面积的增加和农业灌溉条件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有着重大影响,近年来,关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研究已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没有关于全国各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碳排放强度的详细研究.本文利用全国的植被类型图、土壤类型图以及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借助ArcGIS 9.3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中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等六大区域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进行了研究,并以安徽省为例,介绍了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碳排放强度的应用.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在各区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某些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甚至在一些区域表现为碳排放,而在另一些区域则表现为碳汇;②林地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表现出强烈的碳排放作用,而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向林地的转变一般表现出最高的碳汇;③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基本表现为碳汇,而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向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转变则表现出明显的碳排放作用;④可考虑采用限制林地转出、提倡植树造林、提高建设用地节约利用、加强对未利用地的改造和防止水土流失等措施来控制土地利用碳排放.  相似文献   

3.
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杰  王涛 《软科学》2016,(5):87-90
以1989~2013年中国统计数据为基础,借助土地利用碳排放计算方法和STIRPAT模型,分析土地利用碳排放演变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呈增加趋势,其中建设用地碳排放量起主导作用。研究时段土地利用碳汇略有增加,但远不能抵消建设用地碳源作用。2土地利用碳排放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989~1996年碳排放量稳定增加、1997~2001年碳排放量缓慢增加、2002~2007年碳排放量急剧增加、2008~2013年碳排放量快速增加阶段。3研究时段内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减小,人均碳排放强度增加。4土地利用碳排放与人口数量呈负相关关系,与GDP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Tapio脱钩模型研究山东省2000—2012年能源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应用LMDI分解法的加法和乘法两种形式对碳排放量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在"十五"期间碳排放量呈快速增长阶段,"十一五"期间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减缓。2000—2012年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经历四种脱钩状态:2000—2001年为强脱钩,2001—2005年为扩张负脱钩,2005—2006年为扩张连接,2007—2012年为弱脱钩。此外,经济规模效应是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能源强度效应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而能源结构效应对碳排放的增长起微弱负效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成本性态分析视角将碳排放影响因素分为变动影响因素和固定影响因素,并对碳排放指标进行分解。运用改进Tapio模型和连环替代法,对有效经济增长与净碳排放的关系以及碳汇的杠杆效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2003-2004年有效经济增长与净碳排放呈扩张性负脱钩,2005-2006年以及2011年呈增长连结,其他期间呈弱脱钩。从静态角度分析发现,有效经济增长与净碳排放的脱钩主要在于能源消费的脱钩;节能和减排在净碳排放脱钩动态演变中发挥双重主导作用;同时,碳汇杠杆效应可以防止出现经济发展和碳排放提前脱钩的表象。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碳排放及低碳优化研究进展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自然空间载体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社会经济载体,在不同利用方式下扮演着碳源/碳汇的角色。开展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制定土地利用低碳优化策略,对维持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平衡、引导社会经济的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助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理论-方法-实践”的范式,梳理了土地利用碳排放及低碳优化的研究脉络,从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方法、低碳目标导向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及其模式与政策4方面总结现有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未来应围绕“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构建土地利用低碳优化研究的系统框架、基于全域全要素管控设计低碳国土空间规划的实现路径、统筹‘规模-结构-布局-强度’以优化碳排放约束下的建设用地空间格局、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为原则制定差别化的生态系统碳汇提升方案和耦合多元要素以探索土地利用低碳优化的多学科交叉应用”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编制低碳目标导向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制定科学合理的低碳管理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杨立  郝晋珉  艾东  类淑霞  双文元 《资源科学》2011,33(12):2293-230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有着直接的影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碳减排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基于耗能总量、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通过样点实验法所获取的相关系数,估算了曲周县碳源和碳汇量,并对区域碳平衡进行了定量分析。运用GIS叠加分析法对现状地类的碳汇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将现状地类的碳汇适宜性分成单宜性、双宜性、多宜性和不宜四种。进而以碳平衡为目标,并考虑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因素,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果表明:2009年曲周县生态系统处于碳失衡;耕地、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是主要的调整地类,园地和林地是主要的调整方向;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可以使生态系统基本达到碳平衡。研究结果对于其他类似地区制定碳减排措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Kaya方法的云南碳排放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kaya恒等式和LMDI因式分解方法对云南省1986—201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探求影响云南省碳排放和云南省能源强度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碳排放总量以及人均碳排放呈波动上升趋势,GDP能耗呈稳步下降趋势;在影响碳排放的经济效应、强度效应、结构效应、人口效应等4个因素中,强度效应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而经济效应则是促进碳排放增长的因素;对能源强度进一步分解分析后发现,第二产业能耗强度下降是降低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包括改变经济增长及发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发展新能源和再生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kaya恒等式和LMDI因式分解方法对云南省1986—201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探求影响云南省碳排放和云南省能源强度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碳排放总量以及人均碳排放呈波动上升趋势,GDP能耗呈稳步下降趋势;在影响碳排放的经济效应、强度效应、结构效应、人口效应等4个因素中,强度效应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而经济效应则是促进碳排放增长的因素;对能源强度进一步分解分析后发现,第二产业能耗强度的下降是降低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包括改变经济增长及发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发展新能源和再生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5,(10):48-52
以17个城市2005~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基于山东省及17个城市GDP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效应,以及17个城市面板协整分析,研究山东省及17个城市碳排放特征。研究表明,山东省2006~2013年城市碳排放总体弱脱钩;17个城市碳排放量、实际GDP增加值和碳生产力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山东省及17个城市碳锁定效应较大,逐步通过技术和制度的改变解锁碳锁定成为低碳发展的关键;年均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幅度、年均GDP增长和年均碳排放增长中,年均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幅度起主导作用,山东省及17个城市应以产业结构优化为主要途径,通过技术进步、产品升级和财税优惠政策等措施,以及出台政策法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1.
单福征  於家  赵军  钱光人 《资源科学》2011,33(8):1600-1607
高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加快了大城市郊区传统农业用地向工业及其他非农用地的转变,进而影响整个区域的碳源/碳汇和碳排放。基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1989年、2000年、2006年和2009年等四期土地利用数据,定量分析近20年来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空间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张江高科技园区在工业化进程中,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及其相互转化程度非常剧烈,89.3%的农业用地萎缩,其中转变为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等为主导变化类型,占所有变化面积的27.98%和19.01%;②区域工业用地扩张所带来的碳排放量显著增加,2009年碳排放量为82.018万t,而由于耕地等碳汇面积持续减少,碳吸收量仅为0.569万t,由此造成的碳赤字达906km2,相当于园区面积的36.24倍,是整个浦东新区面积的1.72倍  相似文献   

12.
农业碳排放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Web of Science的SCI-EXPANDED与SSCI数据库数据,运用Cite SpaceⅢ软件对农业碳排放研究文献进行共被引聚类分析、关键节点分析以及突现词分析,以期发掘农业碳排放领域的研究前沿及其演进趋势。结果表明:(1)农业碳排放文献呈逐年递增趋势,属于生态环境与农业的交叉学科。(2)农地/土壤碳排与碳汇研究、农业生产非CO2类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农产品碳足迹研究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与碳汇效应研究是主要的前沿主题。(3)农业碳排放领域的前沿演进有相对明显的脉络可循,对农地/土壤碳排与碳汇的研究从实验研究与情境研究发展至综合已有测算数据或者说已有知识的元分析,然后是基于过程模型的模型化研究(例如脱氮分解模型,DNDC)。(4)基于生命周期分析法的农产品碳足迹、气候变化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与生物炭运用在近两年呈现高度突现,是后续学术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以“碳汇”为契机,大力推进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指出:过去大家争夺的是土地、石油、煤炭、矿产等,将来就会争夺碳排放权;"低碳经济"的概念已迅速获得世界范围的认同与推广;碳汇为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提供了可能,碳汇交易可以补偿生态效益的外溢;以"低碳经济"为契机,实现内蒙古由碳源到碳汇的转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发达国家在保护森林资源、扩大森林面积等方面的长期努力,使其陆地生态系统历史累计碳汇(碳收支值为正)相当可观.然而在历史同期,我国陆地历史累计碳汇相对较小,难以有效抵消历史碳排放.本文通过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中国在1900-2005年期间的历史陆地累计及人均碳收支状况的对比分析,同时估算发达国家利用陆地历史累计碳汇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从而提出了西方发达国家可能利用其可观的历史累计陆地碳汇来抵偿历史碳排放欠账的观点.基于这种判断以及当前关于陆地历史累计碳汇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本文提出了我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和加强陆地历史累计碳汇研究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测算了山东省2000—2016年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采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法(LMDI)建立了山东省碳排放分解模型,分析了山东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人口因素对山东省碳排放起到了拉动作用,且经济发展是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能源效率对山东省碳排放起到了抑制作用,是抑制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但其抑制作用逐渐变缓;能源结构因素对山东省碳排放的影响在2015年由拉动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是未来抑制碳排放的重要因素。调整能源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山东省实现碳减排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基于LMDI的山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杰鲲 《资源科学》2012,34(1):35-41
近年来山东省在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碳排放量增加问题。本文基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测算了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并对山东省2000年-200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进行测算。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LMDI)方法将山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分解为人口、人均财富、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等五方面效应。结果表明,以2000年为基期,截止2009年除能源消费强度因素的累积效应为负值外,其余四种因素的累积效应均为正值。从逐年效应来看,人均财富是碳排放增加的最大拉动因素,人口仅有微弱的拉动作用,能源消费强度对碳排放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对碳排放量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方向尚不稳定。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徐昱东 《科研管理》2016,37(8):76-84
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利用山东省1995-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对外贸易开放水平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FDI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抑制效应,对外贸易开放度对碳排放强度具有助长效应,且后者的弹性系数为前者的1.5倍。论文给出的政策建议:升级外商投资的能耗准入标准;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以加快山东省低碳技术发展步伐;及时淘汰内资企业中的落后产能,避免内资企业成为"污染天堂"的替罪羊;发挥山东省的示范和借鉴价值、挖掘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须建立和落实生态补偿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为弥补缺乏从行业附加值视角研究碳排放强度和部门生产环节碳排放结构的不足,以更好地分析碳排放变动情况,基于消费者视角,同时考虑附加值对碳排放的影响,将引起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为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附加值效应、投入结构效应和最终需求效应并构建研究模型,以广东为例,利用其2007年、2012年和201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法和结构路径分析(SPA)法对广东及其部分行业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广东而言,能源强度效应是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效应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直接碳强度和完全碳强度增加的部门主要是能源部门,其碳排放呈现增加状态,其中直接消耗引起的碳排放比例增加,间接消耗引起的碳排放集中在第1和第2层生产环节上;能源强度效应是非能源部门直接碳排放和完全碳强度降低的关键因素。最后,从应对最终需求高碳化对碳排放的影响、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政府调控手段等方面对促进广东碳减排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土地承载碳排放及其脱钩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兰  刘友兆  郑华伟 《资源科学》2012,34(6):1108-11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碳排放是江苏省面对外部减排压力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为此,本文分析了2002年-2008年江苏省土地承载碳排放的变化情况,采用LMDI分解法探讨了土地承载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因素分解结果建立"脱钩"努力指标来考察政府减排努力取得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效果。研究发现,2002年-2008年江苏省土地承载碳排放总体持续增加,只有能源强度因素对土地承载碳排放表现为负效应,其他几种正效应因素对碳排放增加的贡献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土地产出〉产业结构〉能源碳排放强度〉土地规模〉能源结构,且能源强度效应抑制碳排放的作用有限,江苏省实现碳减排任重道远;2002年-2008年年间政府的减排努力达到的"脱钩"效果不理想,但有效缩小了碳排放增加快于经济增长的差距,使得年度上脱钩程度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0.
李璐  张斌  夏秋月  董捷 《资源科学》2023,(5):1059-1073
【目的】碳排放效率问题对于“双碳”目标实现有重要意义,揭示土地资源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深入探究其作用路径,为从土地资源配置视角促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在分析土地资源错配影响碳排放效率的理论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4—2020年土地资源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1)土地资源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间接效应远大于直接效应,土地的偏向性配置对邻地城市负外部性危害更大;(2)不同区位和城市规模,土地资源错配及其空间项的作用系数差别较大;(3)土地资源错配对碳排放效率具有复杂的作用机制,可通过抑制创新能力、延缓产业结构升级和阻碍新型城镇化等中介路径降低区域碳排放效率。【结论】因此,应加快推进土地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强化区域合作共赢观念和协同治理能力以提高区域碳排放效率;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未来提升碳排放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