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司文涛  张宁慧  叶海鹏  李宇 《资源科学》2022,44(10):2114-2124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群成为一种区域主流空间形态。城市群的城市化时空格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基于2000—2018年长时序夜间灯光数据,计算并筛选适合于该地区的夜间灯光(NTL)强度指标和动态阈值,在NTL遥感影像基础上提取城市区域,综合利用景观指标和标准差椭圆参数研究城市群城市化演进过程。研究表明:①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化进程发生了显著的阶段性变化,其进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10年核心城市快速城市化阶段;第二阶段为2010—2015年核心城市及其周边卫星城市的城市化波动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为2015年以后以中等城市为主的稳定城市化阶段。②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的空间演化格局具有明显的的东北—西南方向性。③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化以北京、天津两个核心城市为快速扩张区,辅之小城市的低速扩张,从而实现区域间的协同发展。本文证实了长时序NTL数据能有效且低成本地监测区域尺度上的城市化进程,可为城市化过程的动态时空格局研究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化进程对湖南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修正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城市化模型和交易效率理论为基础,利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1997~200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交易效率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易效率对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医疗卫生和教育发展状况是交易效率指标中决定城市化水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长株潭服务外包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长株潭城市群服务外包发展情况,通过建立服务外包与经济增长的回归模型,利用2003-2009长株潭服务外包额度与GDP数值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服务外包不仅发展空间巨大,而且对长株潭城市群得经济增长有着很大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有助于打造长江中游、我国中部的经济轴心和交通枢纽,进而加强对湖南的辐射带动作用。事实上,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也是中部六省城市中全国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曾被评价为"中国第一个自觉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验的案例"。当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已迈向基本现代化的新时代。要向着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进发,长株潭就必须进一步整合资源要素,不断破解瓶颈制约,努力建成一个高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SWOT分析的长株潭城市群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家综舍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知识产权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SWOT分析,探索适合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构建和谐"两型社会".  相似文献   

6.
陈义忠  乔友凤  郝灿  卢宏玮  彭贺  夏军 《资源科学》2022,44(10):2137-2152
生态足迹是量化区域自然资本利用可持续性的关键指标。本文运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评估长江中游城市群2000—2015年的可持续发展情况,结合非均衡指数和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分析生态足迹指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配性。研究表明:①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均生态承载力下降而人均三维生态足迹不断增大(增幅6.81%),区域生态赤字较为严重;其中,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人均三维生态足迹的变化拐点分别出现在2007年和2009年;区域草地与耕地的资本存量消耗量(足迹深度)不断提升,而林地和水域的资本流量(足迹广度)更新速度能够满足资源消费需求;总体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本存量损耗严重(但优于成渝和长三角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空间优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②足迹广度与足迹深度存在地域互补性,即资源富饶的地区一般有较大的足迹广度和较低的足迹深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荆门、咸宁、襄阳等地区足迹广度大而足迹深度小,其自然资本利用格局较优;而武汉、鄂州、黄冈等地区而足迹广度小足迹深度大,其生态可持续性差。③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均三维生态足迹与水资源、人口的匹配度较差,与GDP匹配度较高;此外,研究发现当城市群城镇化率达到某一阈值时,其与人均三维生态足迹和足迹深度关系可能发生转变: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人均三维生态足迹与城镇化率间均呈现倒“U”型特征;除环鄱阳湖城市群(城镇化率上升,足迹深度增加)外,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足迹深度与城镇化率符合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特点。研究结果能够为实现城市群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及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湖南省3+5环长株潭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引力模型,定量分析2007—2016年间城市群内部互动关系的演变,观察环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经济协同发展的强度。结果表明:核心圈层的长株潭三市协同度逐年上升,但是,湘潭与长沙、株洲的引力差距在加大。在圈层结构上,长沙、株洲和湘潭作为环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层,三者之间的经济引力强度明显高于外围五座城市。促进环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协同发展,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跨域调整,并实施激励与约束并举的政绩考核机制来解决圈层分化问题。并且,以长沙市为核心,提升城市群核心层对外围层的辐射影响力。同时,外围五座城市需要建立政府合作机制加强互动,提升城市群的整体经济协同度。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我国两型社会改革实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大众体育发展的时代契机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北京奥运会对全民健身热潮的天然推动力为长株潭城市群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天时”的机遇;国家两型社会改革实验区的政策倾斜与扶助为长株潭大众体育发展提供了“地利”的条件;初见端倪的“大学城”为长株潭城市群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人和”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优化城市群土地开发模式对于提高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比中美城市群的土地开发模式,有助于拓宽视野,深化对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本文立足比较研究的视角,从城市群建设用地的扩张模式、土地开发强度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等方面,从多个空间尺度系统地分析了2000—2020年中国和美国的6个典型城市群在土地开发模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中国典型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强度明显高于美国典型城市群,中国典型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类型以边缘型为主,美国的则以填充型为主,但是中国典型城市群填充型扩张用地占比逐渐上升。②从城市尺度的土地开发强度空间分布上看,中国典型城市群呈现多中心聚集成团的空间形态,而美国典型城市群则呈现多中心带状式、网络式的空间形态。③中国典型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占用的是耕地,而美国典型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占用的是林地和草地。④从建设用地的景观形态上看,2000—2020年,中美典型城市群的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聚集指数(AI)上升趋势均较为明显。本文结果整体上表明,提高土地开发集约度,建设紧凑型城市,仍是未来城市群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可为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城市群城市化进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文  李新庚 《今日科苑》2010,(18):84-84
城市群动力机制的构建是困扰城市群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府际合作治理的客观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合作平台,区域协调机制,一体化政策等模式,作为培育长株潭城市群府际合作治理动力机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决策部署。长珠潭城市群发展尽管势头良好,但也存在着管理不协调、经济发展总量和速度有较大差距、资源不足、污染严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统筹规划城市群、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区域人才优势等举措,形成可持续的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湖南省生态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为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建设目标,其推行生态经济的中心思路就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生态经济体。具体策略包括:确立经济主导部门和支柱产业;通过推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促进周边城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立循环工业为主体的生态工业园,立足生产性服务业来推进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人地矛盾日趋严峻。为了实现长株潭城市群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借鉴紧凑城市理论,从城市群区域视角,探讨了构建紧凑且生态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4.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建设"两型社会"的宏大的改革试验场,肩负着实践国家政策的示范和引领重任。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源头和过程控制"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利用好的手段和必须抓住的机遇。长株潭推行战略环评有其特殊性,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为了推行长株潭城市群的战略环评,特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市化进程伴随交通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随之带来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居高不下,近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降碳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作为国家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地区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建设长株潭地区节能和低碳城市群意义重大。本文研究表明长株潭区域构建节能低碳型交通系统具备较为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基础设施,新能源车辆应用推广等降碳举措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仍然居于较高水平,节能低碳交通系统建设任重道远。政府应高度重视交通运输行业节能降碳问题,推广绿色交通工具,引导人们选择低碳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16.
城市群是城市区域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力量在空间上的集中表现,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高低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但盲目的提高城市化的水平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会使城市群的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从而降低城市群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为了使城市群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针对城市群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指标的权重,并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个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根据协调发展度模型对16个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测算,依据测度结果将16个城市划分为4种发展类型,并对每一种发展类型的城市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重大决策,给长株潭城市群飞速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也给长株潭城市群的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株洲市园林建设的现状做出以下几点思考,并提出"1 1 1=N"的建设模式,希望能为"两型"社会新时期城市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邓荣荣 《软科学》2016,(9):51-55
运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对长株潭城市群碳减排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两型社会"试点政策对长株潭城市群的碳排放规模和强度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不断增长的城镇人口规模、相对落后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城镇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等因素制约了碳排放规模和碳排放强度的下降,技术投入影响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运用仁慈型的DEA交叉效率模型,对2002~2014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高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融合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从总体上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高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融合效率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2002年至2007 年,高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融合效率总体上呈现稳步上升状态,第二阶段为 2008 年至 2014年,高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融合效率呈稳步下降趋势,说明高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融合质量在下降。从空间上来看,武汉城市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高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发展处于较高水平的非均衡发展阶段,两产业融合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武汉城市圈与环长株潭城市群相比,处于更高水平的非均衡发展阶段;环鄱阳湖城市群高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发展处于低水平的均衡发展阶段,两产业融合效率呈现较高的稳定增长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高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融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我国两型社会改革实验区——长株潭城市群的大众体育发展的文化根基进行了橡究。研究认为,两型社会改革实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大众体育的发展需要地域特色鲜明的湖湘文化作为其应然的文化根基。这一文化底蕴包括湖湘地域文化、湖湘竞技体育文化和湖湘传媒娱乐文化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