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三轴岩石力学测试系统及煤岩气压致裂设备分析了原煤试件的水压致裂与气压致裂过程。在此基础上对裂缝的形成、扩展与压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应用弹性力学和断裂力学理论对煤体裂纹形成和扩展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煤样在水压和气压作用下首先达到拉应力强度极限破坏,随后在压力的作用下形成I型裂纹沿着裂纹面扩展,出现贯通裂纹。煤体的水压致裂和气压致裂的破坏形式以对径张拉破坏为主。  相似文献   

2.
水压致裂法测量地应力具有测量深度很大的优点,在地质工程中应用广泛,为解决传统水压致裂法的不足,一些学者提出了三维地应力测量理论,采用最小主应力破坏准则进行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对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可以用该方法进行测量,但水压致裂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还需改进和完善。传统的水压致裂法理论和三维地应力测量理论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割缝筛管高压充填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各类防砂工艺的不断完善,尽管防砂效果有所提高,但都存在不同程度地降低渗透率、影响油井产能问题。割缝筛管高压充填防砂技术可以大大降低防砂给产量带来的不利影响,并能有效地控制油井出砂。其主要特点是采用具有解堵、稳砂性能的前期处理液预处理地层,利用高压水射流冲洗工艺清洗炮眼,达到彻底清洗油层的目的,为充填砾石提供良好的基础。然后在防砂层段下入封隔高压一次充填装置和合适规格、尺寸的割缝筛管,将质量合格的砾石,用携砂液进行大排量、高砂比充填,使充填砾石在油层套管外的空间充填并压实,形成高渗透、高强度的挡砂屏障。1高压充填防砂工艺的研究1.1地层预处理技术进行割缝筛管充填防砂之前,首先要对地层进行预处理。其主要目的是解除近井污染和堵塞,以恢复地层渗透率。主要是采用具有解堵、稳砂性能的处理液挤入地层,然后利用高压水射流冲洗工艺清洗炮眼,达到彻底清洗、疏通油层及炮眼的目的,为充填砾石提供良好的基础。针对疏松砂岩油藏,我们选用氟硼酸对地层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高压水射流破碎混凝土实际应用水平,基于光滑粒子(SPH)法,构建了水射流冲击不同强度混凝土模型,探究水射流冲击破碎混凝土致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冲击初期不同强度混凝土表面都出现近似"火山口"的破碎坑,接着强度等级较低的混凝土内部出现贯通破碎坑的宏观裂纹,而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只是表面破碎坑变大,内部没有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防砂工艺存在不同程度地降低渗透率、影响油井产能及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文介绍一种结合深部解堵技术、稳砂固砂技术,以充填防砂工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割缝筛管防砂工艺。文中对割缝筛管充填防砂技术中的地层预处理技术、充填用量的设计、充填压力和排量的设计、携砂液的优选、充填工具和筛管优选等方面的研究和试验进行了论述,并对充填防砂后的井底压力降进行了分析。通过现场应用证明,割缝筛管防砂工艺技术适用于草13区块及类似的疏松砂岩地层。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矿开采中厚煤层顶煤冒放性差的问题,分析了顶煤水力致裂裂缝扩展规律、渗透压力对裂隙结构的改造作用,提出适合本矿井的煤层注水工艺参数,经实际应用,得出煤层预注水弱化顶煤,是提高厚煤层顶煤冒放性,增强开采安全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根据岩石断裂力学理论证明了水力压裂裂缝具有与缝内压力分布无关的自相似扩展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裂纹扩展的分形弯折模型来描述裂纹的动态扩展,根据这个模型,推导了考虑裂纹分形扩展的裂缝宽度方程,从而可以在给定条件下计算出裂缝维数,缝内压力分布,裂缝延伸速度,裂缝尺寸等。  相似文献   

8.
针对常规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因运行期裂缝过宽而引起的结构耐久性问题,本文利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对改性为钢衬钢筋钢纤维混凝土压力管道方案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通过与常规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方案计算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案下钢衬和钢筋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在设计内水压力作用下,改性为钢衬钢筋钢纤维混凝土压力管道结构有很好的限裂能力,其初裂荷载有较大提高,外圈钢筋的应力下降,管道裂缝宽度显著减小,结构耐久性增强。分析结果为钢衬钢筋钢纤维混凝土压力管道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地层压力不断上升,由于受二次采动影响,采空侧巷道在其服务期间变形严重,难支护、维护和返修率高,造成巷道支护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面推进速度慢,严重影响了矿井的正常生产。针对以上缺陷,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姚桥煤矿采用定向水力致裂技术,对沿空侧巷道顶板进行致裂,从而达到控制巷道变形、减少冲击地压危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法和SPH法,应用LS-DYNA软件建立模型对高压水射流破碎煤岩体进行模拟。通过模拟不同参数的水射流破碎煤岩体,得出煤岩体破碎率随水射流的速度及直径的增大而增大的规律,同时模拟的时序演化图较好的描述了高压水破碎煤岩体的物理过程。模拟的结果可以作为高压水射流系统优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石峰 《中国科技信息》2006,(19):58-59,61
油井出砂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油田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割缝筛管防砂工艺是一种新型防砂技术,它是结合深部解堵技术、稳砂固砂技术,以充填防砂工艺的基础发展起来的。本文简单论述了割缝筛管充填防砂技术中等有关方面的研究和实验,通过现场应用证明,该项防砂技术适用于草13区块以及类似的疏松砂岩地层。  相似文献   

12.
傅万滨 《华夏星火》2005,(5):127-128
众所周知。砌体系通过瓦工的操作将块材用砂浆粘结在一起而成的。灰缝砂浆在砌体中主要起两个作用:一是通过与块材的粘结作用,形成砌体的抗剪强度:二是在砌体受压状态下,起着传递压力的作,从而势必对砌体的抗压强度产生影响。因此。合理地确定灰缝厚度.以及砌筑时对其进行控制,是砌体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内江科技》2018,(4):88-89
割缝筛管是采油防砂的主要机械防砂工具之一,其中携砂液的冲蚀磨损是导致割缝筛管防砂失效的原因之一。本文运用Fluent软件,对割缝筛管单个割缝进行液固二相流的冲蚀磨损数值模拟,分析了割缝处最大冲蚀率与携砂液流速、砂粒粒度和含砂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筛管割缝处的最大冲蚀率随携砂液流速、含砂水平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和含砂水平呈线性增加关系;同时割缝处最大冲蚀率随着砂粒粒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砂粒粒度达到割缝缝宽时,割缝处最大冲蚀率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4.
武建斌 《中国科技信息》2011,(17):135-135,139
循环流化床锅炉屏式再热器采用膜式结构,管屏鳍片规格为6×6.5mm,材质为SA-387GR91CL2。施工中对现场鳍片进行拼缝焊接,焊后在鳍片分段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横向裂纹,并导致水压试验时管子泄漏。通过对裂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新的焊接工艺方案,对缺陷进行了处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戴佩祥 《科技风》2012,(14):162-163
引起煤矿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地应力,地应力的方向及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巷道围岩的稳定性,也就影响了矿场开采在内的所有地下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巷道围岩地应力的测试研究,为煤矿工程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安全可靠打好扎实的基础.目前最常用的地应力测试方法主要有水压致裂法、应力解除法以及应力恢复法,本文即是从水压致裂法对枣泉煤矿东井巷道围岩的地应力进行测试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计算,以期对煤矿巷道围岩地应力测试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岱海电厂锅炉水压堵阀阀体存在裂纹缺陷进行了分析,根据阀体材质的焊接性能及焊后要求,采用严格的焊接工艺进行补焊,获得成功,为耐热铸钢阀体的补焊处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红庆河区乃马岱井田为例,着重介绍了水压致裂法测试原地应力基本原理、测试方法及良好的技术效果,为煤矿巷道的施工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岱海电厂锅炉水压堵阀阀体存在裂纹缺陷进行了分析,根据阀体材质的焊接性能及焊后要求,采用严格的焊接工艺进行补焊,获得成功,为耐热铸钢阀体的补焊处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水压爆破增加煤层透气性的方法,根据炸药爆轰波理论和水中爆破理论,推导计算了水压爆破(也称炮孔水介质不耦合装药爆破)爆炸冲击波在炮孔水介质内产生的准静态应力。依据理论模型,运用ANSYS/LS-DYNA软件采用ALE算法,数值模拟了水、空气两种不同介质的准静态作用过程,其结果与理论研究相符。研究结果表明:水压爆破产生的准静态应力约为空气介质不耦合爆破准静态应力的25倍,且作用时间约为空气介质的3.5倍,说明水压爆破传能效率很高,可以显著促进煤体裂纹持续扩展。本研究对水压爆破提高煤层透气性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锚喷支护对岩体的加固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抑制裂纹的扩展。分别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方法对锚喷支护抑制裂纹的扩展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在理论方面利用断裂力学理论分别分析了混凝土喷层和锚杆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并计算得到了锚杆的最佳安装角。然后利用ANSYS数值模拟了锚杆对裂纹的止裂作用。结果证明,本文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锚喷支护作用,计算的结果也与数值方法吻合的较好,可以用于指导支护优化设计和评价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