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荷载规范中,虽然对各种体型的低层房屋的平均风载体型系数有所规定,但未详细考虑几何尺寸、风向角、屋面做法、开洞后房屋内部风压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存在硬山隔檩和前后屋檐的全封闭房屋进行风洞试验得出:由于房屋在某一吹风角度时会产生最大的风荷载,在设计中要考虑硬山隔檩和前后屋檐对与风荷载所产生的影响需要对体型系数的取值给予一定程度的提高,对于迎风和背风面屋顶要取一定的放大系数。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13)
介绍了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塔架荷载的发展应用状况。首先,在讨论几种不同兆瓦级风机塔架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塔架荷载的来源、类别及能力评估三方面的问题。其次,针对塔架荷载基础从分类、设计与施工的角度分别进行了描述。再次,指出兆瓦级风机塔架荷载如何进行结构选型及性能分析。最后,总结全文并对兆瓦级风机塔架荷载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以供相关管理、技术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桥梁结构的冲击系数是反应桥梁结构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大跨度桥梁结构的飞速发展,冲击系数的研究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对各国规范冲击系数研究现状的分析,以及国内新旧规范中冲击系数取值的对比和讨论,找到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冯炳  潘峰  叶尹  邢月龙  孙炳楠 《科技通报》2010,26(4):569-575
输电塔属于风敏感结构,风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风荷载常常是设计的主要控制荷载。本文以某一高185 m的500 kV输电跨越塔结构为工程背景,建立了详细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获得了结构的自振动力特性。在考虑节点风荷载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利用Kaimal谱对结构的风荷载进行了准确的数值模拟。结合改进显示积分法的优点,计算得到了结构的风致振动响应时程。研究了结构位移平均值、位移均方根值和加速度均方根值的分布特点,同时分析了结构各层的荷载风振系数和位移风振系数,并与多种规范进行了对比。通过研究,揭示了超高输电铁塔的风致振动特性,结果可作为输电塔结构抗风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小根开塔(窄基塔)是输电线路一种新塔型,属于风敏感结构,风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风荷载常常是设计的主要控制荷载。本文以某一220 kV同塔双回路直线窄基塔为工程背景,建立了详细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获得了结构的自振动力特性。在考虑节点风荷载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利用Kaimal谱对结构的风荷载进行了准确的数值模拟。结合动力时程积分法,计算得到了结构的风致振动响应时程。研究了结构位移平均值、位移均方根值和加速度均方根值的分布特点,同时分析了结构各层的荷载风振系数和位移风振系数,并与我国规范进行了对比。通过研究,揭示了窄基塔的风致振动特性,结果可作为窄基塔结构抗风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铁路无站台柱雨棚为四周开敞建筑,通常采用钢结构形式,为风敏感结构。通过对14个无站台柱雨棚风洞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共性特征,并与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无站台柱雨棚风荷载体型系数的一些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人们审美观的不断变化和对大型通透空间的需求,催生了造型各异的开孔结构.建筑设计的丰富多彩为结构工程师的结构设计带来了诸多难题.对于体型复杂的空间结构而言,风荷载是控制荷载之一.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现行技术条件的限制,往往得不到准确的风荷载.设计人员只根据经验对风荷载做估算.因此,研究了开孔结构的风致内压问题,研究不同攻角、方向的风作用下单面开孔结构表面压力变化规律,以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针对桥梁结构设计中的规范主要是针对永久结构的,没有专门针对临时结构的设计规范。本文针对桥梁施工临时结构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从设计规范、设计方法、荷载取值以及荷载组合、安全系数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最后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层建筑剪力墙中连梁的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剪力墙中连梁的设计原则即"强剪弱弯";剪力墙在水平力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分为剪切破坏和弯曲破坏,从中得出连梁的延性要求非常重要;在以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为控制因素中,分别讨论了刚度折减系数取值的问题;针对高层建筑剪力墙连梁常见问题提出了建议及提出提高连梁延性构造措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针对太阳能光伏支架的风荷载计算,规定体型系数为1.3,未考虑光伏组件倾角和风向角的影响,且大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规范。以沈阳地区为例,提出确定光伏组件的最佳倾角的方法,利用有限元ANSYS软件,基于CFD方法,计算出最佳倾角下不同风向角的风荷载,据此开展流固耦合条件下光伏组件支架的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对于0°和180°风向角,按规范计算,支架应力和位移都比按CFD方法的风荷载计算的数值大;对于45°和135°风向角,按CFD方法的风荷载计算的应力和位移相差较大,其中45°风向角的结果较小,而135°风向角算出的应力和位移较大,甚至超出了按规范计算的结果。由此提出精确地分析光伏支架的风荷载及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进行大型跨海桥梁设计时,发现按照规范要求系数取值,安全阈值往往偏低。因此,本文结合实际工程设计经验与数据,以JCSS模式规范为基础,详细讨论了跨海桥梁结构可靠度在极限状态下可靠度计算公式系数取值,并给出了合理的系数取值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地下室各项设计验算时的荷载取值做出分析.结合国家规范及各地方规范,专业单位技术细则的条文规定就地下室设计中水浮力的取值等问题提出了实际应用中的观点.针对不同的计算目的,当采用结构计算软件进行分析时,须选用相应的荷载取值.对程序计算结果,在用于不同验算项目时,可采取简单实用而又可靠合理的折算方法,避免了反复导荷载的重复计算.  相似文献   

13.
双塔楼建筑风场及平均风荷载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某高层双塔楼建筑进行风荷载和风场的数值模拟,湍流模型选择可实现的k-ε模型.计算得出了双塔周围的流场分布和结构上各个测点的风压。并通过与风洞试验数据进行比较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论文概述了从建模到后处理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双塔结构的特殊性对模拟效果的影响,重点讨论了数值模拟计算技术在复杂体型的双体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方面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合理的结构布置是减少含钢量的前提,正确的荷载取值是减少含钢量的基础,慎重的选择计算参数是减少含钢量的有力保障,构造措施要适度,只有深刻理解规范条文和设计人员对结构设计的不断优化,才能做出既安全又经济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重庆市56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发现,在计算流域水环境容量时存在设计水文条件不一致、控制断面设置不规范、综合降解系数取值不合理等问题,现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和有关规范要求,提出规划环评中水容量计算相关参数的选取原则及参考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在生活中对各种居住条件要求日益提高,各种房屋结构方式和房屋装修技术措施都影响着荷载指标和人类的审美观点。荷载取值是建筑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荷载取值的是否合理是影响房屋结构安全和建筑设计价值的关键。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荷载取值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本文结合荷载分类情况分析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概率模型,从而确定荷载的概率模型在结构设计中的确定方式和对荷载取值的确定模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以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列举公路桥梁相关规范中冲击系数的计算方法,使用公路交通行业里常用的简支空心板桥的标准图进行结果比较,为分析冲击系数对桥梁汽车荷载效应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筑结构的规范中没有给出复杂建筑物风荷载的局部系数,该类的建筑物风荷载需要利用风洞试验进行确定。提出基于风洞试验的多层建筑的围护结构的抗风设计方法,将规范中的阵风系数和局部的系数乘积进行修改成局部系数与脉动的风压系数的极值之和形式,可称为风压的系数极值。提出的多层建筑的围护结构设计的抗风计算的方法既适用迎风面的围护结构,同时也适用于气流分离的围护结构设计的计算。在脉动的风压系数的极值计算中,对气流分离的非正态的风压时程特性,采用非正态的峰值因子的简化计算,确定非正态的风压时程峰值的因子。与实例进行相结合,通过风洞的试验方法对多层建筑的围护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依据规范对围护设计的风压进行证明,说明,本文设计的围护结构能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某炼钢厂80m高一次除尘放散烟囱塔架从方案选择、风荷载计算、动力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利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进行结构计算与设计,可为同类型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最大限度发挥减震结构中阻尼器的耗能效率,本文研究了黏滞阻尼器耗能占比的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针对单自由度结构体系,基于能量分析法,推导并得出简谐激励下结构弹性和弹塑性状态时黏滞阻尼器耗能比的计算公式,利用有限元软件验证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并对附加黏滞阻尼器的SDOF体系进行能量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器耗能比与频率比、阻尼系数、阻尼指数以及延性系数等参数相关;在地震作用下,将弹性结构的阻尼器出力之和与层间剪力比作为下限,附加阻尼比作为上限,给出阻尼器耗能比与阻尼参数的取值范围,弹塑性阶段阻尼器出力与结构层屈服力比远低于规范所规定的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