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主要功能。本文主要从太阳能光伏的组成和分类等方面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国内外的具体应用,并针对目前太阳能光伏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带动太阳能光伏电系统应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逐渐出现更多新型发电方式,在降低资源浪费与环保的情况下实现电力资源的生产。其中太阳能发电已经成为接替传统发电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中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发电的主要方式之一,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将光伏发电系统以微网的形式接入到大电网并网中,与大电网相互支撑,对提高光伏发电规模以及电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光伏发电并网中的电能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22)
太阳能是一种环保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型能源,关于太阳能的利用,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太阳能光伏光热能源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利用太阳能光伏光热能源,可以将太阳能辐射转化成为电能。本文就太阳能光伏光热能源的利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14)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石油的需求,更进一步来说,石油消费给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雾霾、酸雨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减少对石油的消耗将有巨大的经济、生态效益。在石油的消耗中,汽车行业占了绝大部分,每天汽车都会消耗数量巨大的石油,因此,我们将探索一种全太阳能驱动的太阳能小车。先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再用电动机驱动小车运动。为了展现现阶段太阳能利用的两种主要方式,我们的小车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发电两种发电方式:光伏发电采用环形超薄太阳能板;光热发电采用斯特林机,其热源是抛物面聚焦的太阳光。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的建筑应用是发展建筑节能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有效途径。介绍了太阳能供暖系统、热水系统、光伏系统、空调系统和被动式太阳房的工作原理和建筑应用。表现了我国太阳能领域技术创新及转化能力有了新的进展,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和能源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理论及发展路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几年来,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取得爆发式增长和重大技术突破,但是,由于目前仍缺乏领先技术和足够的经济竞争力,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面临着全球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和国内市场支撑不足的困扰.本文通过对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特征、发展模式、发展条件及形成轨迹进行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揭示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做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各个国家针对自身情况,提出通过节能减排的方式,来节约能源、减轻环境污染。由于太阳能具有安全、无污染、普遍性等特点,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太阳能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主要途径,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其中,光伏发电技术目前已经日趋成熟,可以进行规模性的开发和利用,商业化发展的价值比较高。太阳能电池板的性能和可靠性也相较于从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成本和售价相应的不断下降另外。本文通过简述我国太阳能资源的概况,并阐述了光伏发电系统的特点、组成及工作原理,主要对节能减排条件下光伏发电的综合效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太阳能资源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太阳能资源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其便利、清洁、成本低的优势。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太阳能在使用的过程中对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就是一个新的选择,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经在生活中被广泛的应用。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进行研究,让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为人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浅谈自动化在太阳能光伏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芹 《青海科技》2011,18(2):58-60
太阳能作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因其储量的无限性、存在的普遍性、利用的清洁性以及实用的经济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如何让太阳能光伏走进千家万户,成本是一堵高墙。降低大规模应用的成本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实现太阳能光伏生产的自动化。本文浅谈了自动化在太阳能光伏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充分利用光伏发电解决了暗管排水需用的能源问题,科学利用太阳能,及经济又实惠,两者得到有效的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云南多地遭遇了连续干旱,对群众生活和生产造成极大影响,云南省科技厅2010年立项实施"光伏水泵系统产业化关键技术及示范"重点新产品项目,利用太阳能解决抗旱的问题,从此开始了光伏水泵的研究。201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有梯级水电站加装光伏抽水系统对光伏发电平衡能力的研究(项目编号:51367019)"的支持。光伏水泵系统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直接供电的提水系统。光伏发电及常规水泵提水是比较成熟的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也相应的持续增长。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而太阳能的利用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新能源领域中开发利用水平高,应用较广泛的能源,尤其在远离电网的偏远地区应用更为广泛。本文主要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作了分析和研究。论文首先介绍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特性和基本原理分别做了具体分析,并对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接着,对光伏并网中最重要部分——逆变器进行研究。再次,提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最后,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硬件进行设计。并网光伏发电充分发挥了新能源的优势,可以缓解能源紧张问题,是太阳能规模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光伏并网发电,并逐步推广"屋顶计划"。太阳能并网发电正在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3.
智能分布式光伏微电网技术有利于对太阳能资源的合理化大规模开发利用,是高原高寒地区未来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太阳能的收集利用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且具有不稳定性、随机性和不可控制性,因此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的质量问题成为了智能分布式光伏微电网技术的突破难题。文章针对高原高寒地区智能分布式光伏微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问题,对该微电网系统的光伏组件、储能管理和实时监控三个方面做出了设计并对其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6,(16)
榆林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充裕的土地储备,被选为国家首批新能源示范创建城市。太阳能资源富集为我市光伏发电产业提供了极大的利好,通过分析我市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实施情况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办 《青海科技》2010,17(6):4-5
<正>"十一五"期间,青海科技积极支持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经济,为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提供了支撑。一、重大科技攻关软课题研究取得进展完成了科技攻关项目《青海省GW级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及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组结合我省能源、电力、工业、经济、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和无电人口分布等情况,对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和产业发展规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通过调研掌握锡林郭勒盟光伏发电系统利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盟充分利用太阳能可再生能源,解决农牧区无常规电网牧户生产和生活的用电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新型能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来应对出现的资源减少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在不断研发的新型能源当中,太阳能无疑是最受人们青睐的,太阳能在发电领域的应用,更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目前我国光伏发电的效率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不是很高。本文就光伏发电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对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幵发和利用,太阳能凭借其独特的优点得到了更多的关注。随着光伏组件价格的不断降低和光伏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点系统将逐渐由现在的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过渡。国内对于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开发研究还不成熟,为此提出了一种针对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法。详细地对小型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设计分析。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明确了系统的组成。设计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容量。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原理分析和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光伏组件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能量来源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且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过程中,不会给空气带来污染,不破坏生态,是一种清洁安全的能源,同时又具有在自然界不断生成、并有规律得到补充的特点,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太阳能的开发力度逐渐增大,尤其是并网光伏电站的设计建造,极大提高了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力度,这将会直接改变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本文针对我国并网光伏电站的设计、建造现状,提出了几点笔者的看法,以期为将来的并网光伏电站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熵权法评价2015年我国31个省份的光伏资源利用水平,分析区域的特征及差异,同时划分为四类开发区域、提出不同的发展方式。研究结果表明:(1)31个省份光伏资源利用评价值呈正偏态分布,北部及东部沿海城市资源利用水平较高,中部和内陆地区较低。(2)太阳能资源不会制约产业发展,社会经济状况、分布式光伏发展是造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3)依据光伏资源利用及实际情况划分优化调整区、重点开发区、潜力开发区和有序发展区四类发展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