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的幼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六带一"的教养下,幼儿普遍存在着一些诸如任性、攻击性行为、不合群、不善合作分享等心理问题。《指南》中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园应该为幼儿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让幼儿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使每位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都说,不读书的孩子不会怎么样,但读了书的孩子一定会不一样:他们的心灵会充盈起来,他们的眼睛里会多一些亮晶晶的东西,他们的脑子里会多几个问号,他们的脸上会多几丝笑容……阅读,在孩子的心理萌芽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陆燕 《教师》2010,(36):126-126
现在的孩子都习惯于听好话,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自我调解能力在逐渐减弱,出观了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但又无法不面对的痛心的现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品质是人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人健康成长的有利保证。  相似文献   

3.
幼儿健康教育既要重视身体健康,又要重视心理健康.应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幸福,正确引导,细心呵护,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思维、个性、道德观念的形成,情感、意志的发展,无不需要教师的密切关注和科学的教养.因此,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做好幼儿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幼儿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儿的心理健康更应提到教育的日程上.教师不应仅仅局限在幼儿的衣食住行方面,更应当时刻留意孩子的心理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幼儿的整体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幼儿心理健康水平,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5.
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奠基时期,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些消极的情绪表现极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从心理健康的涵义及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不健康心理的危害性、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及相应举措几方面分析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独生子女已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现在的"421"家庭模式,使孩子在家庭中成了绝对的中心.长辈们的溺爱与娇宠,很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任性、骄横,不知为别人着想、不懂得尊重别人:父母的过份保护,会使孩子形成依赖性,导致自我服务能力差;城市的居住生活特点、家庭的小型化、家居的封闭化等因素,使孩子缺少与伙伴的集体活动,缺少合作与竞争精神,社会适应力欠佳;特别是有些家长在教育培养孩子的问题上还存在错误观念等,这些表现正是当代幼儿心理出现的不健康信号,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此来谈一谈对幼儿良好性格心理的培养教育.  相似文献   

7.
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以直观形象的教育手段,向幼儿传授一些基本、简单的心理常识和心理自我调节技能,增强幼儿自我心理保健能力.以关爱、尊重和激励的方式,帮助孩子走好健康心灵的第一台阶.  相似文献   

8.
黄旻 《时代教育》2012,(14):157
教育是没有止境的,礼貌教育更是伴随着幼儿终身的一项非常细致而长久的工作。教师要帮助幼儿通过礼貌的语言,搭起沟通交往的平台,为孩子健康的心理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让孩子成为语言美、心灵更美的人。  相似文献   

9.
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是幼儿园工作的主要任务,正确的健康观念包括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然而,许多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视,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却考虑不多。健康的心理不仅是孩子智力的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他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的同时,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渐渐成为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教育又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幼儿健康教育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心理健康的幼儿长大以后才能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前提是健康,只有拥有强健的体质和健康的心理才能使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幼儿健康教育是一个大课题,需要幼儿园、家长与社会的共同关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是我们共同的宗旨,在实施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传统的游戏等方式,使孩子在身心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提出,对学生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文章从三方面阐述如何教育孩子,让孩子全面健康发展:一是创设温馨、安全的心理氛围;二是关注幼儿、正确评价;三是聆听幼儿,守望童年。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常常认为孩子的健康最重要,而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期的心理状态的平衡与不平衡将直接影响其一生。所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人生教育中最重要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班级中,总会有些孩子不愿吃蔬菜、猪肝、豆腐等食物。面对挑食幼儿,我遵照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总结归纳出对待挑食幼儿的“三步曲”,收到明显效果。 第一步,允许幼儿不吃不喜欢的食物。如果老师强迫孩子吃,只会增加幼儿的排斥心理,严重的会发生呕吐等现象,这对健康是极其不利的。为此,一开始可以允许孩子不吃,但要让孩子明白,今天  相似文献   

15.
培养健康、聪明、活泼的孩子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健康的幼儿除了身体健壮以外,心理的健康也十分重要。但由于心理健康的隐蔽性和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使人们经常忽略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有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伤害了幼儿的心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由于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加,孩子  相似文献   

16.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同时还提出关注和促进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是幼儿阶段保育教育的首要任务。贯彻《指南》精神,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我们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对幼儿进行应变能力的培养。一、培养幼儿适应自身心理或生理变化的能力当今社会,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很容易形成自私、孤立、一切以自我为  相似文献   

17.
培养健康、聪明、活泼的孩子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健康的幼儿除了身体健壮以外,心理的健康也十分重要。但由于心理健康的隐蔽性和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使人们经常忽略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有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伤害了幼儿的心灵。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由于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加,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独生子女已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现在的“421”家庭模式,使孩子在家庭中成了绝对的中心。长辈们的溺爱与娇宠,很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任性、骄横,不知为别人着想、不懂得尊重别人;父母的过份保护,会使孩子形成依赖性,导致自我服务能力差;城市的居住生活特点、家庭的小型化、家居的封闭化等因素,使孩子缺少与伙伴的集体活动,缺少合作与竞争精神,社会适应力欠佳;特别是有些家长在教育培养孩子的问题上还存在错误观念等,这些表现正是当代幼儿心理出现的不健康信号,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此来谈一谈对幼儿良好性格心理的培养教育。  相似文献   

19.
对于幼儿来说,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质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何判断幼儿是有意撒谎还是无意撒谎,如何避免孩子撒谎,本文从幼儿心理出发,分析其中的原因,探索相应的方法帮助幼儿改正,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发展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孩子在家庭中接受教育是孩子学习做人的开始,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心理因素在家庭教育中是一个潜在的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中家长的心理是否健康将会关系到孩子的发展取向.家长及幼教工作者对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因素要高度重视,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