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在地毯上行走或从沙发上起来时 ,人体静电可高达 1万多伏 ,脱化纤衣服时的静电电压可高达数万伏 ,而橡胶和塑料薄膜行业的静电可高达 1 0万伏以上 .静电电压为什么这样高呢 ?一、静电现象及其产生的机理任何两种物质互相接触或摩擦时 ,只要其内部结构的电荷载体的能量分布不同 ,在它们的表面上就会发生电荷的重新分配 .当它们分离之后 ,每一种物质都将带有过量的净电荷(或正或负的电荷 ) ,把这种现象称为静电现象 .静电的产生是由于摩擦引起的 ,而摩擦并不能创生电荷 ,只是电荷 (电子 )发生了转移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静电现象并不陌生。人体及桌、椅之类的物体可累积相当大的电荷或电位。人体累积的电荷可高达25000伏特,而带有500至15000伏特的静电则是常有的事。实验证明,距离越远的物体相互摩擦时,产生的电荷越多。当静电电压高达10000伏特时,就会经由任...  相似文献   

3.
一、摩擦目的:使幼儿对物体的摩擦现象产生兴趣,知道摩擦产生热,有的物体摩擦会产生静电;丰富相应的词汇:摩擦、静电。材料:塑料梳子、化学格尺、木格尺各数把,一些薄纸小人。  相似文献   

4.
在冬天,当我们脱下尼龙(或晴纶)衣服时,常常会听到噼啪的响声;当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梳子会吸引头发,也往往能听到淅淅的响声,如果在黑暗中还能看到火花。这是生活中常碰到的静电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5.
静电是相对流电(交流电、直流电)而言,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就会竖起来,这就是摩擦产生了静电。能产生静电的除塑料外,还有化纤衣物、地毯、油漆物表面和某些家用电器。家电产生的静电污染轻则造成吸尘、噪音而影响使用效果,重则危害健康,甚至危及人的安全。 气候干燥的季节,半导体收音  相似文献   

6.
在黑暗中,有时候当我们脱化纤衣服时会冒出火花来,并会发出“噼里啪啦”的轻微响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化纤衣服中带有静电,当我们脱衣服时,衣服和衣服、衣服和身体就会产生摩擦,而化纤物质摩擦会生静电。所以在黑暗中就会冒出小火花了,这是摩擦生电及放电现象。脱化纤衣服时为什么会冒火花?  相似文献   

7.
电荷检测题     
一、填空题1.人们发现,用_______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静电),那么带电体有何性质呢?如图1所示,小华用跟头发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碎纸屑时,发现橡胶棒能_______碎纸屑;用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水流时,水流会_______.这些现象说明,带电体具有_______的性质.2.与丝绸摩擦过  相似文献   

8.
静电是一种物理现象,也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静电产生的方式很多,当天气干燥时,一些化学纤维质地的地毯、内衣、坐垫和墙纸等受到摩擦都会产生静电.另外,家用电器使用时也会产生静电效应或外壳带上静电.例1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上了负电;那么,如果用玻璃棒和毛皮摩擦,带电情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塑料制品具有重量轻、外观优美、电绝缘性好、易于成型等优点。然而,塑料制品在显示高绝缘性的同时往往伴随静电的蓄积,因此,防止静电危害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一、静电的产生、危害和抗静电方法任何物体所具有的正负电荷是等量的,两个不同的物体经摩擦接触等机械作用,电荷就会通过接触界面移动,在一个物体上造成正电荷过剩,在另一个物体上则负电荷过剩,并在界面上形成双电荷层,而两物体之外的空间并不呈现静电现象。但当在此接触界面上施加任何机械作用而使两个物体分离,则在各个物体上分别产生静电,并在外部形成静电场…  相似文献   

10.
静电变发型     
晓舟  王凯 《早期教育》2006,(2):20-20
. 大家都知道摩擦生电吗,用一 把梳子,在绸布上摩擦几下。 口 就可以吸住小纸片了,这是因 为摩擦产生了静电。 目 梳子带有了磁力,可以吸住一 些轻薄的小东西。 . 再用摩擦过的梳子梳头。 目 哈哈,大家看,小猴和小狗都 变成了最流行的爆炸头啦! .还把酷,LIJ\1$士吓跑了呢’ 呱~ 撇缈参撇袭鹭翡黝郭撇黝耀麟麟腾耀静电变发型@晓舟 @王凯~~  相似文献   

11.
小闪电     
在一只干燥的玻璃杯上放一只铝制的勺子,再在上面放一块用毛衣摩擦过的硬泡沫塑料。当你用手指靠近勺柄的时候,小闪电便飞了过来,吓你一跳。用毛衣摩擦过的硬泡沫塑料带有静电,它把电荷传给了勺子。当手指靠近勺柄时,便会发生小闪电。塑料容易积聚大量的电荷,所以,商店里存放塑料薄膜的金属架必须直接放在地上,否则人一靠近它,就会被电火花吓一跳。  相似文献   

12.
不同物体之间的相互摩擦会使两个物体带上等量异号电荷——摩擦起电;一个物体带电,在它附近的不带电物体靠近它的一端会带上异号电荷——感应起电,静电在一些情况下是有害的:两个带异号电荷的物体之间电压足够高时会放电产生电火花,点燃易燃易爆物品酿成火灾;放电形成的杂波可能干扰通讯系统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脱去身上的化纤衣服时,常常听到噼噼啪啪的轻微响声,若在黑暗中,还能看到衣服上迸出小火花。这是因为脱衣服时,化纤布料和身体发生摩擦,产生了静电。小火花和噼啪的响声,是静电的放电现象。雷电也是放电的结果。静电的产生对人体没有危害,戴上化纤护膝,还能对关节炎电疗呢!但是静电会使化纤衣服特别容易吸附上灰尘。在油库、弹药库等处,不能穿化纤衣服,以防静电引起火灾。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当你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看到头发随梳子“飘”起来.同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夜晚,当你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静电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之间会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怎样向学生演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为此,我自制了教具——静电滚球演示仪,通过形象生动的实验,建立起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静电原理。  相似文献   

17.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大规模的火花放电现象。天空中高速运动的气流带动水汽翻腾、摩擦,使水汽带上电荷,带电的水汽聚集在一起就形成带电云。当两块带有异种电荷的带电云互相靠近,或带电云与地面接近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放电现象。放电中发出的强光就是闪电。放电中产生大量热量。使附近空气、水汽急剧膨胀。产生爆炸效应。发出巨响就是雷声。  相似文献   

18.
我校地处南方地区,气候湿润.在进行物理静电实验时,经常由于空气湿度大,导致摩擦起电(尤其是丝绸与玻璃棒)困难,即使摩擦起电产生了电荷,也难以在验电器上保存较长时间,在做平板电容器组合实验时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9.
小心触电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住高级饭店或长时间(安徽李庆乘车的人去按电梯开关、开车门、握手时,突然感到手上发麻,“啪”的一声,被电打了一下.这些地方共同的特点是地上铺着木地板或厚厚的地毯,最容易触电的人大多穿着涤纶、毛料衣服.你能解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吗?人在走动的时候,由于空气的摩擦、身体与衣服的摩擦,会产生静电.特别是穿着化纤衣服,更容易摩擦起电.平时,我们站在地面上,电荷传入地下,察觉不到这种静电效应.如果你在绝缘的橡皮垫上走来走去,摩擦所生的电荷不能传到地下,就积存在身上,而且越积越多,电压可以…  相似文献   

20.
有些朋友在使用电脑的时候,往往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电脑突然不能正常工作了。送去维修后,被告之是某某芯片损坏了,觉得不能理解。其实这种情况绝大部分都是由于“静电”造成的。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在元器件表面积聚大量的静电电荷。最典型的就是显示器在使用过后用手去触摸显示屏幕,就会发生剧烈的静电放电现象,这就是显示器屏幕上的电荷与我们人身上所带异号电荷发生中和时所产生的静电放电现象。一、静电对电脑的危害计算机包含有大量的微功耗、低电平、高集成度、高电磁灵敏度的电路和元器件,所以,计算机是最容易受到静电危害的电子设备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