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文性始于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再创作,主要表现为对其他文本的引用,对神话传说中的典故原型的运用,对别的文本进行改写、拼凑、模仿和拆解。黄庭坚不仅是北宋的著名诗文创作者也是一位诗文理论的研究者。在继承盛唐杜甫诗论观点的基础上,他提出中国古代较系统的诗论观点——互文性。这一诗文理论不仅体现在黄庭坚的理论渊源上还在理论内容方面有所表现。分析黄庭坚的诗文理论的互文性,有利于学者对其理论价值的认识、理解和评价,推动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说的"用典"又称"用事"、"引经稽古"等。据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说,我国战国时代,引经已成为风气。至今,古今诗文典故俯拾即是,不可胜计。先前曾有谈典故类别的文章,然大多分类较为简单,此外,有的或阐述不明,或分类欠妥,或举例不当。本文在众多的资料中,析其别,归其类,从不同角度共介绍典故十一类,旨在进一步认识典故,以利古为今用,丰富祖国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一、释“天狼”、“弧矢”王力先生等注的《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一书,第二讲“古代汉语天文知识”是由陈晓中先生写的,在该书第二十二页第一段,陈先生写道:井宿临天河之滨,其星象与井字相同.屈原《楚辞·九歌》:“举长矢兮射天狼”,以及苏拭《江城子》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典故皆出于这星宿.天狼和弧矢都是此星宿中的星或星组.长矢、雕弓即指弧矢.陈先生把天狼和弧矢说成是二十八宿中井宿的星或星组,这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4.
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和C.S.路易斯的《天路回程》皆通过寓言和梦境叙事、讽喻和标名的手法,借用主人公历经艰险抵达天家的经历,寄予了不同时代背景中的作者自身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对灵魂之救赎的渴求。不同之处在于《天路历程》诗歌部分以及圣经典故的引用更多,而《天路回程》额外描绘了人在获得信仰之后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图景。  相似文献   

5.
《四友斋丛说》是当今学者研究明代中后期江南社会的必备参考书,然而该书中存在的讹误至今尚无人注意、指出.讹误主要是:所述事件发生时间错误,转引或脱文和刊刻之误.《书画铭心录》因无单行本存世,因而学者只知有其作,对所载内容不甚了解.尤其是书中所载几位藏家的真实身份,今人至今无人考证.何良俊诗文集,今仅见《何翰林集》二十八卷.然据明清藏书目录所记,何良俊尚有《柘湖集》、《清森阁集》二集.考证得知,《柘湖集》与《何翰林集》为一书二名,《清森阁集》所收诗文虽与《何翰林集》多有重复,但应为何良俊早年另一诗文集.  相似文献   

6.
《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在日本被称为古典文学的泰斗。透过这部日本物语文学的经典乏作,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精妙绝伦的汉唐文化的缩影,它涉及诗文化,典故、故事文化,艺术文化,生产、生活文化,体育、节日文化,佛教文化等。呈现出汉唐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谷梁传》十五则叙事文字与《左传》《公羊传》同题故事逐一比较可以发现,有谷梁氏优于左氏、公羊氏者,有三家各有千秋者,有谷梁氏不如二氏者.谷梁氏多数故事不如左氏,少数互有短长.谷梁氏叙事与公羊氏相差无几.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在于,谷梁氏、公羊氏是经学家,重在解释《春秋》经义,故事只是为释义的补充而已,因而忽视叙事的完整性和生动性.左氏是史学家兼史传文学家,长于叙事,重视细节的真实性和情节的完整性,解释《春秋》经义只是偶尔为之.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政治中充满了引用故事和实施故事制度的行为,成为许多政治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皇帝和官僚在政治斗争中利用故事作为实现个人或集团利益的工具,并凭借政治实力的密切配合取胜。故事之争使政治斗争公开化,政治派别明朗化,这是古代政治斗争的主要公开形式之一。故事制度的政治作用完成了古代政治体制的许多重要机制,从而使得几千年来的政治体制、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能够延续、重复和演化。  相似文献   

9.
在鲁迅的文学创作中,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无疑占据着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故事新编》的艺术特征的认识并不一致。其焦点集中在对《故事新编》中所谓“油滑”之处的认识和评价。我们认为《故事新编》中的“油滑”之处,是作者运用现代美学范畴中“怪诞”的艺术表现方法的结果,具体地说就是在历史小说中出现古今重叠的人或事。这种漫画般的夸张、变形,甚至有些幻想化了古代人物在小说中表现出某种畸形、混乱和荒唐,恰恰是现代生活中某些人物的本质特征,因而它是可以体现艺术美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明代长篇神魔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中描述的普陀山和观音进行考述,认为该书把观音放在百回小说的开篇之首,观音信仰在《西洋记》中具有崇高地位。把《西洋记》与古代舟山方志相对照,《西洋记》中描述的普陀山,包括方位、地形、山名、寺院、景观、典故等等,都是与方志记载中的普陀山之实际情况,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11.
佛教典籍之一的《百喻经》中故事,多与印度古代民间故事集《故事海》第十卷中"傻瓜的故事"相同,但同中又有异,异中又有同,比较阅读,可以了解佛教是如何利用民间故事作宗教义理宣传的;传入华土后,又影响了我国哪些民间故事的创作。  相似文献   

12.
冰鉴泱泱列九泉,龙宫珠浪涌三千.翻沙玉粒点加点,出水文章圈又圈.银弹打开波上腻,雪花冲破水中天.只宜骚客临渊羡,未许佳人用线穿. 这首诗名为《涌珠泉》.涌珠泉在哪儿呢?其实,说的就是永昌龙泉门外的易罗池的风光. "冰鉴"是古代盛冰的容器,将冰块放在一个木制或青铜制作的箱子里,既能保存食物,又能散发冷气,使人凉爽.在古代,冰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特别在炎热的夏季,冰更加弥足珍贵.古代的人民想出了冰鉴,使我们能看到他们那时的存冰方法,并保存下一些制作精良的冰鉴.我国用冰的历史十分久远, 《周礼·天官·凌人》中载: "春始治鉴",注中有解释说: "以盛冰,置食其中,以御温气."可见其功用和现在使用的冰箱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以来,看到不少有关中国古代蹴鞠的著述中,往往引用有《燕山丛录》(以下简称《丛录》)的一条记载:“显灵宫道士韩承义,工于蹴鞠,肩背腹膺皆可代足,兼应数敌皆给,自弄乃使鞠绕身不堕。”问题在于引用时多释为宋代事,有的甚至将它作为唐代事。这些误解不胫而走,流传较广,似有加以订正的必要。引起误解的缘由始作俑者应为清人陈梦雷等,他们奉康熙皇帝之命汇编了一部卷帙浩繁、无所不包的《古今图书集成》(以下简称《集成》),在该书第八百零二卷《蹴鞠部》中,引用了《丛录》的这一记载,并将其夹杂于所引《辽史》与《宋史》的史料之间。由于《集成》的体例是依朝代顺序编排资料的,因而造成了转引者多以为所记必是宋人之事的误解。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产生于明万历年间的《金瓶梅》,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而又全是作家个人规划、个人创作的第一部小说,与此前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演出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写成的以历史故事、农民起义、神魔争斗为内容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不同.它的出现,标志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开始走上一个新的发展道路,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垄断”在古代汉语中又写作“陇断”、“龙断”.“陇断”最早见于《列子》,其义当为“高丘隔绝”;“龙断”的最早用例见于《孟子》,其义已发展为“独立的高丘”,并由典故引申而有“把持和独占”之义,是“垄断”一词现代意义的源头.从三词在不同古代文献中的用例可见,明代以后“垄断”逐步取代“陇断”、“龙断”,其“把持和独占”之义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6.
《缪和》二十五个章节按照体例特点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师生问答体,而这一部分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一问一答”“一问多答”和“多问多答”三种体例,其分章标准和次序编排是根据同一位学生提问的每一则卦爻辞,每一章围绕一则卦爻辞展开问答,“一问多答”的章节则并非都是问答时的内容,其中存在后续补充的内容。第二部分专门记载“子曰”之语,其内部体例也有差别,有在一章中兼引《易》证言和解释爻辞的体例,也有在一章中引经和解经之前分别强调“子曰”的体例。第三部分的体例十分整齐划一,都是文末引用卦爻辞阐述历史故事的大义。第四部分的体例类似《小象》,重点讨论一则爻辞中的部分文辞,然后用下定义的方式进行解释。《缪和》《昭力》都以问答体为主,《昭力》篇首也没有标示区分不同文献的长形墨条,更重要的是《缪和》《昭力》的“子”所反映出来的思想特点是一致的,这无疑说明二者是同一种文献中各自独立命名的不同篇目。对比其他《易传》文献,《缪和》《昭力》的传《易》体例十分独特,其整饬程度也是其他帛书《易传》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17.
日本民间文学中有不少禁忌题材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大多与中国民间故事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日本的民间故事可以分为“昔话”“传説”“世间话”三种形式,而仙乡、羽衣和密室则是以禁忌为题材的民间故事的母题,《浦岛太郎》、《亲蛇子蛇》、《仙鹤报恩》即是三类题材母题的代表.在日本社会,留存于故事中的禁忌风俗,对民众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人们从长期的禁忌习惯中逐渐养成了诚信的观念.无论在儿童或学校教育中还是企业经营中,日本人都非常重视诚信教育和培育诚信文化,视诚信为人的立身之本和提升企业信誉的保障与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18.
《蜃楼志》译者韩南以添加副文本为途径显性干预翻译叙事,利用序言解释作品成长主题、情节主线与互文特质,彰显原作文学价值,利用注释解释相关时空概念、人物典故与风俗制度,再现原作文化价值.解释性叙事干预是译者声音的体现,有助于深化读者理解、建构民族形象、丰富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9.
故事现象是贯穿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奇特历史现象,具有公开性和制度性的特点。当皇帝、官僚的行为需要公开化以及需要纳入制度轨道时,就具备了产生故事现象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如有以下几种情况中的一种,即会产生故事现象:1.明显缺乏成文法和经典依据时;2.需对成文法和经典变通时;3.直接违反成文法时;4.应用和解释儒家经典时。故事现象产生的一般背景是法律的、制度的及文化的制约,其特殊背景是皇帝、官僚之间的政治利益斗争。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古人的观念中,“乐”就是由舞蹈、歌唱、乐器伴奏三者合成的。若只言“歌”,就仅只歌唱,虽然也有徒歌与弦歌之别。故《左传·襄公廿九年》《孔疏》解释鲁国为季札举行的宴乐说:“乐之为乐,有歌有舞。”《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也可证明。为了提醒人们不忘乐之有舞,后世迳称古乐为古代乐舞或歌舞了。《九歌》虽名“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