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林梅村 《中国文化》2006,45(1):122-137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我本人從事考古教學與研究,對藝術史素無研究。然而,藝術史研究下得下借助於考古資料,所以歐美學人對考古和藝術史的界綫相當模糊。他們往往把“考古” (Archaeology)理解為史前考古,因此把史前考古教學歸入高校人類學系,而把新石器時代以後的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20年来由于在史前化遗址的挖掘、发现方面有了很多很大的收获,由于寻找中国化的“原生态”受到重视,于是一些人学科研究家对考古成果进行多学科研究以探究中国史前原始化。张劲松先生新近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史前符号与原始化》一书是这方面的突出成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史前及商周地震考古工作取得系列新发现与新认识,为龙门山地区这个多断裂带和地震多发区的史前地震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方法基础和参考样本.龙门山地区史前地震考古研究应避免“两张皮”的困境,田野工作与整合研究均需要考古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的共同参与、有机融合.龙门山地区史前先民在定居地点选址方面的科学智慧值得今人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三十年来中国陶瓷考古发现与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陶瓷考古发现颇丰,围绕这些发现而展开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和细化。本文拟对主要的发现与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初步展现三十年间我国陶瓷考古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5.
现代艺术史的一部力作中国书法艺术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法艺术,书迹遗存是丰硕的,书论研究是深邃的,书史著述也是独特的。只是,相比较而言,书论比书法滞后,书史比又书论滞后。史前就出现刻划符号,作为线条艺术的书法即已诞生。但是,正式的书...  相似文献   

6.
由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和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的"青藏高原东麓史前考古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西部考古协作会",于2005年4月9日至10日在成都召开.  相似文献   

7.
考古发现已经充分证明,古代人类总是选择沿河流域作为他们的活动区域,河流衍生文明。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把体现出“思想本质上的差别”的“地理上的差别”划分为“干燥的高地、草原和平原;巨川大江灌溉的平原流域;与海相连的海岸地区”三种类型。我国学者根据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学发展,提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可分为四大流域文化区,即黄河流域文化区、长江流域文化区、  相似文献   

8.
本作通过对金沙江流域丽江段20年的考古工作实践,在总结和归纳前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对该流域的考古出土物作出了梳理和研究。以一批翔实可靠的物,论述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丽江人”及其后脉络清晰的新石器、青铜器、铁器时代的丽江地区古代化面貌,指出丽江是中国古代民族迁徙南北走廊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中国边疆民族古领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中外文化交流》2000,(1):61-61
由中国国家物局等有关单位与名考古专家,从1998年的460项考古发掘项目中评选出10项作为“1998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10项考古发掘上迄10,000多年的旧石器时代,下至唐宋,在恢复中国古代历史面貌,揭示中华明发展进程等方面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50年前,金沙江流域考古研究基本上是一块处女地。现在,这里已成为新的考古学热点。本对金沙江流域早期考古现状,分古人类与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商周时期考古等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为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号召,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历史、民族、考古、生态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四川省巴蜀化研究中心于2001年中成立了“金沙江化开发与研究”课题组。课题组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大学、四川省凉山彝族自  相似文献   

12.
冉宏林 《中华文化论坛》2023,(4):112-120+190-191
三星堆遗址将近九十年的考古工作可分为五个阶段,从最初的寻找地下埋藏文物,到确认遗址,到构建遗址的分期体系与考古学文化序列,再到系统性有规划地开展“聚落考古”和“社会考古”工作,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大致相适应。通过近九十年的考古工作,三星堆遗址的分布情况和保存状况已较为明确,内涵特征基本清晰,分期年代与文化序列大致确定,并对聚落结构有了初步了解,对于区域聚落形态也有了粗略的把握。但也还存在若干缺陷与不足,为三星堆遗址未来的考古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对长江化及其明研究已成为时尚,学术界普遍认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其化与明贯穿着整个中国的历史,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历史进程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作为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其化与明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对金沙江化客体,包括地理、民族及各时代考古发现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特奥蒂瓦坎”的考古 1988-2004年对“特奥蒂瓦坎”展开的考古,主要集中于“羽蛇神庙”、“月亮金字塔”及所谓的“城堡”即内城住宅区。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沉没于地中海底的古城堡赫拉克利恩遗址发现了一座壮观的雕塑——古埃及神像。它高19英尺,重6吨,由花岗岩制成,它是古埃及文明的写照。“这座石雕是埃及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一座神像,”考古队长弗兰克·戈迪奥说。“它具有特殊重要的考古价值。”一个和风轻拂的晴朗春日,杜拉公主号考古探测船上的船员把锚链投入距埃及海岸只有4英里的地中海碧波荡漾的水中。一年前,考古队潜水员找到了位于阿布吉尔湾一带的赫拉克利恩古城遗址。考古人员从海底的残垣断壁中打捞出了那座石刻雕塑神像和一些铭文石碑。这些印证古代埃及文明的石雕作品…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地处两河流域,那里的古巴比伦王国,被公认为世界四大明古国之一,富有历史意义的考古遗址彼彼皆是,数量之多,可以万计。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外的许多考古团和伊拉克考古部门在此进行了艰苦的发掘,出土有从史前到伊斯兰时期的大量物与艺术品,如石雕、牙雕、陶器、青铜人像、各式各样的工艺品、圆柱形印章以及用楔形字刻成的泥板书等。其中有不少属世界顶尖级的瑰宝,大都藏于1923年建立、1926年迁入巴格达市中心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馆藏达50万件之巨。  相似文献   

17.
对金沙江考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和化生态环境赋与了金沙江考古学化独特的面貌。金沙江考古是西南考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将金沙江流域作为川滇两大化区之间的一个边缘地带来看待。金沙江流域的考古学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将金沙江流域作为一个考古学化区来进行研究在学术上是成立的。多年来考古工作们在金沙江流域作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对金沙江考古缺乏足够的认识,金沙江流域的考古工作尚不够系统、不够充分,金沙江流域考古学化的面貌也不够完整。金沙江考古对于考古学界来讲,还是一片处女地,有许多工作可做,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而要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川滇两省及金沙江沿岸众博单位的通力合作。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和工作措施,足踏实地一如既往地工作,才能取得预期的成绩和收获。  相似文献   

18.
名学邓少琴教授是巴蜀地区博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考古与物研究、巴蜀史研究、西南史地研究、四川河道研究、少数民族史和金石考证等方面均名扬四海,留下了大量极富价值的学术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邓先生的论中,浸润着他严谨的学术风范和实践观,在治学方法和研究思路等方面也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后来学汲取。本仅从考古与物研究方面,谈谈自己学习邓先生有关论的一些肤浅体会,不妥之处,请博学通人是正:  相似文献   

19.
名学邓少琴教授(1897-1990)是我国老一辈德高望重的考古、博、历史和民族学专家,生前曾为四川大学教授、重庆市博物馆副馆长,有大量重要论行世,在多方面取得卓越成就。为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学术前辈,川渝学术界由王家祜、李复华、李绍明诸先生发起,组成《邓少琴西南民族史地论集》编委会,从邓先生的大量存稿中精选出论57篇,分为巴蜀古代史、考古与物、民族史志和近现代史四大部分,上下两册,由巴蜀书社2001年8月出版发行.今年为邓先生105周年诞辰,为弘扬邓少琴先生的学术思想,由四川省历史学会发起拟于年内举行“邓少琴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本刊本期发表的四篇章,就是为此次研讨会所准备的,而以邓四部分内容的先后为序。本刊希望以此进一步推动学术发展,促进学术繁荣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4-94
30多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与发掘震惊考古界,并成为中国史前考古的里程碑。如今,河姆渡却默默地忍受被冷落的孤独——1993年建成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由于15年一成不变的面孔使参观者逐年递减。近日获悉,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将进行建馆以来的首次大规模改造。据馆长李安军透露,余姚市将投入2100万元,预计五六月份施工,年底重新开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