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曹魏屯田制度是我国中古社会中的三大田制之一,历代以来,不少学者对屯田制度进行了考证、研究,成果甚丰。然而,由于史料的缺乏,致使有些问题至今仍然模糊不清,屯田制度中的土地授受之法就是其中之一。笔者曾在《释曹魏屯田制中的“分田之术”》一文  相似文献   

2.
《营田辑要》是一部辑录历代屯田史料的专著,书中包含有丰富的屯田史料和作者本人的屯田思想,在屯垦史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长期以来,该书为学界所忽视,价值有待于发掘。从作者生平、著作背景和内容入手,介绍著作概况,重点分析其屯田思想,简要评析该书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吴广成《西夏书事》所引西夏屯田的史料有误。西夏屯田始于宋真宗咸平四年八月,为军屯。至崇宗乾顺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推行了“堡屯并置”之策,同时出现了“西夏弓箭手”的屯田兵,平时生产,战时打仗。西夏的屯田和营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通史》第五册,是一本叙述宋代历史的著作,但在史料的鉴别和运用方面,存在一些疏忽,我曾撰文论述过。近来重读《通史》,觉得还有些不妥之处,草此短文,以供商榷。一、关于李纲任亲征行营使问题《中国通史》第五册(以后简称《通史》)227—228页:  相似文献   

5.
我读了陆有铨教授在《中国德育》2008年第10期刊载的《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一文,有些感想,也有些意见。我很同意陆先生一文中的许多观点;但他的核心主张,我则不完全同意。先说我同意他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是学报创刊以来出刊的100期。学报编辑部拟于5月25—26日举办“《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百期庆祝活动暨地方高校学报发展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在《江西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上,盛巽昌同志发表了《试评〈中国近代史辞典〉中的太平天国人物条目》一文(以下简称《评文》),仔细地对《中国近代史辞典》(以下简称《辞典》)中的太平天国人物条目提出了批评意见,使我们深受教益,十分感谢!其中有的问题在1982年《辞典》出版后已经发现,即于再次印刷时作了更改;有些问题将在此书有机会再版时加以订正和补充,有些问题则感到很难依据所提意见进行修改。因为有关史料记载歧异,即使同一  相似文献   

8.
贵刊1991年第8期刊发了《刘兰芝再嫁之疑》的教研文章,我读了后有些意见。一、史实有误该文在例证中举蔡琰婚姻事例,说她被曹操赎回后“由曹亲自作伐,再嫁与屯田都尉、河东卫仲道为妻。”  相似文献   

9.
罗虹 《历史学习》2010,(10):34-35
在《历史学习》2010年第7—8期(总第246期)上,万明老师对2010年安徽省高考文综试题第22题提出质疑,认为该题所给答案有误。对此,笔者有些不同看法,在这里提出来与万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0.
易平先生《司马迁生年考证中的史料鉴别问题》 (载《光明日报》“历史周刊”第 15期 )提出司马迁生年考证中存在“长期未能解决、且已对研究的深入构成障碍的基本史料鉴别问题” ,同时对我们发表于《历史周刊》第 8期的文章提出了不同意见。对基本史料进行甄别 ,确实很有必要。但易先生提出的问题、鉴别史料的方法以及相关的论述 ,都值得商榷。易文认为以前研究司马迁生年 ,双方都“事先认定”《博物志》是“最可信之史料” ,认定“《正义》的案断‘亦当本《博物志》’” ,而这“两项前提是否能够成立 ,必须经过鉴定考” ,“则似乎被论者…  相似文献   

11.
最近读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发表在2000年11月3日的《中国青年报》上的《一份令人遗憾的推荐书目》,作者叶敬之就语文新大纲附录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指出了“诗歌书目面窄量大”,“未推荐当代作品”,“有些推荐书不适合学生阅读”等不如人意的地方。还有一篇是发表在2000年第8期的《语文教学通讯》上的《中  相似文献   

12.
本刊2011年第7期曾刊发《何其荣和他的杰生小学》的文章,介绍何其荣先生1940年代创办的遵义杰生小学。2012年遵义历史文化研究会编辑出版《抗日烽火一名校》,以回忆录的形式保存了该校丰富的史料。何先生今年96岁高龄,仍执笔追记刘伯庄先生在遵义办学的往事,本刊乐意为地方教育史立此存照。  相似文献   

13.
《邯郸学院学报》2013,(2):45-4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4期第61—63页长篇转摘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柯马丁(MartinKern)教授在《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发表的研究战国时期赵国思想家荀子的论文《(荀子)的诗性风格》。该文摘是中国最高学术文摘刊物,转摘的文章均来自全国著名学术期刊。《邯郸学院学报》是该期唯一一家地方高校学报发表的文章被转摘,而且转摘的篇幅最长,这是近年来《邯郸学院学报》发表的文章第3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6期发表了刘世德同志的《施耐庵文物史料辨析》(以下简称《辨析》),将近四万字,是该刊以来罕有之宏篇巨制。然除了用绝大部分的篇幅迻录1952年21期《文艺报》上公布的和近几年江苏省大丰、兴化两县搜集到的有关施耐庵的文物史料外,无非是:(一)复述了几十年前有关研究所指出的一些材料中的矛盾和可疑之处;(二)汇集了最近在北京召开的“施耐庵文物史料问题座谈会”上两种观点中  相似文献   

15.
关于西域都护的建置时间,在古代史籍中记载不一,各级教科书的说法也不一致,有的取神爵三年(前59年),有的取神爵二年,《汉书》中又有地节二年(前68年)之说.那么,西域都护究竟建置于何年呢?《汉书·百官公师表上》:"西域都护加官,宣帝地节二年初置,以骑都尉、谏大夫使护西域三十六国."《汉书·郑吉传》则说:"自元狩之际,张骞始通西域,至于地节,郑吉建都护之号."以上所载,西域都护始建于地节二年,即汉遣郑吉为使者校尉出屯渠犁的时候.使者校尉是汉边郡的屯田校尉.徐天麟在《西汉会要·职官二·屯田校尉》下注说:"《西域传》云:武帝通西域,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外国者.至宣帝置都护,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于是徙屯田于北胥鞬、莎车地.屯田校尉,始属都护."汉置使者校尉在西域屯田,固然主要为屯田积谷,供应汉驻西域军队及商使;另一方面,因屯田区地近匈奴,而西域诸国与汉之关系也时近时离,尚不稳固,使者校尉一般又兼有军事性质,它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农官.而西域都护是西北地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本职为职都尉谏大夫,都护是其加衔),主掌管西域的军政事务及督率屯田  相似文献   

16.
学术卡片     
历史:重视史料教学是趋势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学校的历史教育遭遇“危机”,为此进行了改革,其表现之一是十分重视史料教学,即把史料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及探究历史的证据,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历史反思能力。李稚勇在《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9期《论史料教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看了贵刊1998第4期刘昕老师的一篇《谈<在仙台>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后,我觉得有些地方要和刘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江苏省泰州市教师进修学校的乐家骏,是贵刊的读者,最近在阅读了贵刊(5—6年级)2012年第5期《根据因数思考》一文后,有些看法。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原题:  相似文献   

19.
汉文文献中关于铁勒族的记载是研究铁勒历史的主要史料之一。《隋书》最早为铁勒立传,是研究铁勒史的基本史料。《隋书》之后编纂的有些史书在记述有关铁勒族的事迹时,以《隋书·铁勒传》作为蓝本,辗转抄录,没有补充新内容,所以只能作为第二手史料。但有些史书在参考《隋书·铁勒传》的基础上,增补前史所无的新资料,充实新内容,史料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本刊2005年第3期刊登了《数学定理与物理解题》一文(以下简称《原文》),笔者读后很受启发。感触颇深,更深一步地感受到了数理结合的重要性.但笔者认为《原文》中“例6”在利用“定理5”解题时,有些地方值得商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