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教学细节是指教学行为中的一些细小单元,它往往处于教学过程的关节点上,对教学具有推动、激活、联接和延续作用.让教学细节充满生命活力的策略有:挖掘教材,预设细节;了解学生,把握细节;有效指导,做实细节;抓住时机,生成细节;讨论互补,放大细节;捕捉信息,做亮细节;巧妙评价,提升细节.对于教学细节的精妙处理,体现了执教者的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2.
孟新 《湖南教育》2009,(7):53-54
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科学课教学中也要注意关注课堂的教学细节。如果教师能在课前有意识地、创造性地预设好每一个教学细节,在课堂中对教学细节之处进行具体、有效的指导,并运用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学机智处理好每一个生成的教学细节,  相似文献   

3.
叶泉香  丁枝仁 《考试周刊》2009,(16):219-220
〈正〉注意细节是一种功夫,这种功夫是靠有心人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教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中要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切细节问题当作一件大事来看待,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实、做精、做全面,关注教学细节,焕发出持久的细节之美,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对教学细节的思考。一、注重预设环节,使细节更完美教学细节是可以"打造"的,有些细节表面上看是信手拈来,即兴所得,而实质上是匠心独运,蓄意安排。在课堂教学关  相似文献   

4.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是决定事件全局成败的关键。教学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是构成教学行为的外显的最小单位,表现为多样的格式和复杂的结构,具有独立的教学价值和意义。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细节,使课堂上的细节永驻孩子的心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亮点。  相似文献   

5.
蓝寿军 《考试周刊》2011,(34):55-55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课堂教学其实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细节虽小,却决定着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教学细节往往能折射出教者的教学理念与智慧,精彩的教学细节犹如围棋中的一个妙手,一穴得气,满盘皆活。教学细节应是预设中的生成与生成中的预设的和谐统一。细节是实现课堂高效的重要因子,所以教学细节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现代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精彩的课堂教学细节不仅可以使教学过程具体、丰富而充实,而且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智慧和创造力。因此,关注英语课堂教学细节,是焕发教学智慧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细节,有意识地创造与开发教学细节,并巧妙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把细节做大做精,赋予细节更多的教学价值和功能,让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7.
教学细节是指教学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它包括文本细节(即教学资源的微观分解)和行为细节(即师生行为的最小单位).教育的目的越隐蔽,教青效果往往越好,通过细节渗透的教育往往是最有影响力的.这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极深的学问和讲究,而这些讲究和学问,其实就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专业化的教学精神.专业化的教学精神就是追根究底笃静守深的专业精神,就是把教学细节做对、做好、做精的精神.专业化的教学精神隐含在教学态度、教学伦理、教学诊断和教学技术中,决定着教学细节的丰满和成熟程度以及课堂的成功程度.  相似文献   

8.
关注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成于细。”一个教师能否关注教学细节,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教学环节能否尽善尽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真正调动起来。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细节常常被忽略了,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那么,教学中有哪些需要关注的细节呢?细节一:学生的预习。教师要注意观察预习时学生是如何看书的,有没有在课本中将基本的概念、原理或重要的知识点、关键词圈点起来。伟人毛泽东看书时有个好习惯,不拿起笔或不做笔记不看书。而有的学生看书时泛泛而…  相似文献   

9.
【题记】泰山不拘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如同在教学过程中,时时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需要我们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善于捕捉细节,有意识地创造与开发细节,并巧妙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把细节做大、做精,赋予细节更多地教学价值和功能,让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并由细节来实现培养人与完善人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说,细节演绎课堂之美,细节体现教师智慧,细节决定教学成败,关注教学细节是提升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那么,我们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细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呢?一、关注细节,做学生智慧的助产士  相似文献   

11.
李益忠 《成才之路》2013,(14):91-91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决定成功。教学细节是指教学中的一些细小的片断。若能有意识地优化每个教学细节,那我们的课堂就不会枯燥无味,就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在一些科学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从大处着眼,从细节人手”进行教学,进而创造出精彩的课堂。所以,初中科学实验应重视细节,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目前,只顾大框架不关心细节,只重实验结果忽略过程的细节探究,已成为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较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陈春鸿 《河北教育》2006,(10):24-25
教学活动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细节乃教学中的细小环节,它可以是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也可以是在特定情境中学生对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行为反应。细节虽小,却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教师要关注细节,开掘细节,做亮细节。关注细节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教师才是成功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李为 《中学教学参考》2012,(31):118-118
教学是由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的细节呢?课堂教学的细节就是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在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步骤或者两个教学步骤之间进行过渡时做出的细致安排,或对临场出现的问题做细微处理。笔者对自己的英语课堂的细节处理进行了反思,也促使笔者思考一个课堂教学的问题:关注细节,英语课堂才有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4.
《宁夏教育》2010,(1):79-79
行为习惯从小事和细节做起 教育教学的小事和细节做细做实,就是了不起的教育。学校各个年级立足实际,改进教育教学细节,充分发挥重心下移、纵向管理的优势,做到实情在一线掌握,办法在一线产生,问题在一线解决,实绩在一线创造,持之以恒地抓好细节,让教育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5.
王相玉 《林区教学》2010,(10):92-93
教学细节是特定教学情境中的一些细小的环节,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有效课堂即有效率的课堂。我们应关注教学细节,设计情境性的教学细节;挖掘资源性的教学细节;预设生成性的教学细节;关注突发性的教学细节。真正构建高年级计算教学的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16.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爱因斯坦也曾说:“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众所周知,语文课堂教学是由诸多细节构成的。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细节往往隐藏在课堂教学各个组成要素之间,显示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我们将它称为缄默知识。笔者认为,要想真正理解教学细节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关键在于使教学细节中内隐的信息外显化,并对这些信息进一步加以品味、反思、修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教学细节折射教学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品味生活细节,激发课堂活力;用心创设细节,促进课堂互动;适时捕捉细节,引发课堂生成;巧妙利用细节,展现课堂魅力。  相似文献   

18.
贵天文 《考试周刊》2014,(53):66-66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应用广泛的学科,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细节的把握和处理将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对于细节的关注应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导入、探讨、语言评价、时间的把握等,我们要打造高效课堂,做关注细节的教师,也做关注细节的榜样。  相似文献   

19.
刘敏珠 《师道》2009,(4):27-27
课堂细节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富有教学价值的环节和情节,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个细小的教学环节、一次课堂思维训练……课堂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教学细节稍纵即逝,要靠教师去捕捉。它犹如课堂的精灵,倏忽而至,让人始料不及。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小心把握。  相似文献   

20.
叶澜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这个过程中,时时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善于捕捉细节,有意识地创造与开发教学细节,并巧妙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把细节做大做精,赋予细节更多的教学价值和功能,让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