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晓宇 《中学教育》2021,18(6):61-71
教师知识共享是涉及个体、群体、组织多层次行为的动态过程,旨在实现个体、群体、组织知识之间的深度循环.研究从动态性的视角揭示知识共享的行为与过程.研究认为,教师知识共享的过程包括展示、阐明、对话、整合四种行为.展示和阐明发生在个体层次,促进个体间隐性、显性知识的转移.对话发生在群体层次,实现个体知识转化为群体公共知识.整合是一种组织行为,将群体知识固定为组织系统知识.教师知识共享行为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存在着互动,形成了反馈和前馈两个子过程.一方面,通过整合和展示的反馈过程,教师应用组织中已经存在的知识,实现知识的传承.另一方面,通过阐明和对话的前馈过程,教师探索新知识,实现知识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教师个体自主追求的行为,也需要形成"协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群体效应。在关注"个体发展"的基础上,将教师纳入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自组织",是对传统教师专业发展"个体依赖"的突破。在媒介化社会中,以网络为依托的"教师共同体"建设,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实践空间,应当进一步探索更为有效的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3.
王晓荣 《现代教学》2012,(Z1):111-112
作为一名教学研究工作者,我们认为网络教研活动与常规教研活动应该突出"研",教师在同一主题下开展的网络教研应伴随着教师个体或教师群体的实践行为、专题研习与深入思考。由此,我们提出了"行动—研习—思考"共融的网络教研活动,并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正>1.反思记录式。反思记录式是教师个体或者群体在自己已有的教学认识、实践与素材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反思,是从无数个日常琐碎的教学片断连缀而成的教育行为中撷取经验和教训,是用科研的眼光作出成熟的价值判断和针对性的实践改进。2.研训一体式。研训一体式是以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教师培训的出发点,贯彻"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的理念,以"专家团队指方向、自主反思谋提高、多向互动  相似文献   

5.
教师群体是高校的基本群体,他们在生活、工作中显示出相近的价值取向、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现象对组成教师群体的个体以及群体之间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群体心理的研究和管理,引导他们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技术熟练型"的集体受训模式的消极影响和教师个人职后的专业孤立现状的存在,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厘清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与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关系,既要反对忽视教师个体主体意向和价值的笼统的、缺乏个性化的"集体主义"的培养和发展模式,也要反对教师实际成长过程中教师个体各自为伍、个人孤立的"个人主义"的专业发展方式,注意在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之间构建起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合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教育劳动关系的特点之一是,教师在自己的劳动中一定会面临多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最直接的有: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和群体,教师个体与同行个体和群体,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以及教师与自己的事业等.因此,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对于教师自身、教育对象、家长、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教育实践中如何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呢?一、提高教师修养,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作为一名教师,他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养,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实然层面,在实习教师教育实习这个特定的群体与实践情境中,对实习教师个体理论的变化情况开展研究,从中把握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个体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在实习进程中,实习取向、自我认识、学校场景、指导教师、实习同伴、学生等因素对实习教师的个体理论变化产生影响。实习教师面对实践问题时,在对上述因素的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因,进而选择"消极接受"、"积极认同"、"暂时退却"、"技术的回归"、"积极探索"、"策略性抗拒"等应对策略寻求问题解决,出现不同的个体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从中产生不同的个体理论变化形态。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提醒我们:阅读教学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学生个性为落脚点,把阅读还给阅读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个性来。  相似文献   

10.
学校要尊重教师个体的发展愿望,创设一切便利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体创造力和群体合作力,全力打造"学习型校园",让教师在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等教育实践中潜心修炼专业内功,实现专业发展:通过专业引领,让教师突破专业化的知识困境;通过制度规范,促使教师将价值追求内化为自觉行为;通过过程推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自然生成;通过动态评价,激发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