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长期以来,文学语言之所以为众多读者所喜爱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文学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具有浓厚的耐人寻味的含蓄美.本文从语言含蓄之美的另一表现--象征性,对其特征和表现方式作粗浅的审视.  相似文献   

2.
闫磊 《科教文汇》2007,(9X):204-204,208
长期以来,文学语言之所以为众多读者所喜爱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文学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具有浓厚的耐人寻味的含蓄美。本文从语言含蓄之美的另一表现——象征性,对其特征和表现方式作粗浅的审视。  相似文献   

3.
何才堂 《科教文汇》2008,(7):64-64,80
网络文学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其知识面。但网络文学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网络文学表现内容的虚假性,致使中学生对社会认识的偏差;网络文学表现手法的随意性,致使中学生作文立意的肤浅;网络文学语言的平泛性,致使中学生写作时遣词造句的不准确。因此,老师应正视网络文学,处理好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关系;开发网络平台,开放作文教学过程;发挥网络优势,扩大网络文学对写作的正面影响;建设网络园地,让网络文学为中学生的作文注入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4)
近几年来,许多电视剧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例如《花千骨》,《锦绣未央》等。这些爆红的电视剧都改编自网络文学作品。文学经典,无论是纸质文学还是网络文学都是代表文学标高的典范,文学的发展必须走经典化的道路,因此,网络文学经典化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网络文学经典,只有既保存了网络自由开放的特点,又包含中华文化优秀的精髓,文采出众,审美与价值观正确的网络文学作品,才能堪称网络文学经典之作。本文主要探讨网络文学经典内涵、网络文学经典化存在的问题以及网络文学经典化途径等问题,为网络文学经典化提出自己几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自21世纪中国进入网络时代以来,网络便成为了语言的一个新型载体,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的表达,其中不乏一些网络流行语,它们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新世纪的语言活力。本文归纳出网络流行语言的特点,以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根据,对未来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推测与猜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分析《The Lord Of The Rings》(《魔戒》)中语言的文学语言,尤其是其中诗歌之美。并以此为例阐述了英语文学语言在塑造艺术形象、传递信息、唤起读者审美感受等方面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7.
刘锦璐 《科教文汇》2014,(1):122-123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技术普及得更加广泛。每天各种信息都会通过互联网铺天盖地地传遍世界,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大大丰富了网民们的生活。人们每天足不出户便能通过网络了解到各方面的最新信息.如新闻、娱乐、游戏、艺术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在这种大环境下,网络文学也由此诞生,通过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网络互动,网络文学评论也应运而生,本文将对近年来的网络文学评论现象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并对网络文学评论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汉语声调、语调加工的偏侧化研究,以及语言训练对汉语声调、语调加工偏侧化作用的研究这几个方面,对近年来以脑认知技术为研究手段的汉语声调和语调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从语言神经机制研究的角度重新审视汉语的声调和语调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汉语声调、语调加工的偏侧化研究,以及语言训练对汉语声调、语调加工偏侧化作用的研究这几个方面,对近年来以脑认知技术为研究手段的汉语声调和语调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从语言神经机制研究的角度重新审视汉语的声调和语调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贺耀萱 《科教文汇》2011,(29):69-69,7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人尤以汉语之美而深感自豪与骄傲。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不少外国友人对汉语也表现出愈来愈浓厚的兴趣。令人惋惜的是,由于英汉语言表达的差异,原本美丽的汉语被译成英文时,汉语语言美感在英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磨蚀的现象,使得西方读者难以完全体会到汉语深刻、丰富的美感韵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媒体的出现,网络小说的兴起,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文学”这个范畴也开始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之内。发展到今天,网络已经成为文学的重要传播媒介;当然也是网络文学最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网络文学本身尚处于发展阶段,其自身的要素还有许多不成熟、不稳定有待于发展的地方,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网络给传统文学带来了多方面、不同层次的影响。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的现象,与社会中的人是分不开的。那么,网络文学一种新的文学传播媒介,其对文学主体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这种影响对文学本身又有怎样的意义呢?其是否改变了文学的本质?这些问题,各家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各有所说,尚无统一的定论。本文将借鉴社会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主要探讨网络传播媒介对文学接受主体的影响,并对此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认为网络成为传播媒介,使得网络文学,本质中审美的要素下降,娱乐性的成分上升。在本文中,在讨论网络主体的整体特征的基础上,将网络文学的接受者和传统文学的接受者作简单的比较,并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网络文学接受者特有的心理特征,重点探讨网络对网络文学接受者造成的特殊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主题词表》是我国情报检索语言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在网络时代,《汉语主题词表》将得到新的发展和应用。文章针对《汉语主题词表》的现状,回顾了它的编制和修订历史,其作为情报语言检索工具,在信息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如何在知识组织中发挥作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构筑适应计算机环境的新型词表,向网络环境下的词系统推进,作者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网络语言审美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的发展带来语言词汇的丰富,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网络语言这种全新的语言模式,正悄然出现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网络语言有七大类型现状,五点成因,并表现出社会美、自然美、修辞美及形态美等具体范畴。  相似文献   

14.
张海洋 《科技风》2014,(13):261-261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日渐繁荣,催生了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很多网络写手利用互联网这种媒介来创作一些文学作品,在这种条件下诞生了"网络文学"由于网络文学从创作到发表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网络文学从创作到与读者见面少了很多中间环节,所以与读者见面的时间很快,因此,在短短十几年内网络文学作品数量突飞猛进,网络文学也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出现导致了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网络文学对于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是一柄双刃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造成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课程资源和教学理念。本文旨在探讨网络文学对语文教学的重构。  相似文献   

16.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词缀,但通过词缀派生构造新词在两种语言中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通过已被确认的英语和汉语的几个常用后缀的数量对比,揭示了汉语和英语的派生构词能力差异,分析了两种语言中的后缀的语法功能差别,探讨了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明了网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介绍了如何在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设备应用两个方面充分利用网络拓宽教学资源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兰芸 《科教文汇》2010,(19):67-68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中,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说是重要的理论之一。本文拟从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的主要观点出发,将其与网络汉语学习资源的优势与不足相结合,分析它对网络汉语学习资源创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明了网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介绍了如何在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设备应用两个方面充分利用网络拓宽教学资源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学作品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学作品,这一不同于传统的以纸质载体呈现的文学作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应用的普及,它可以通过电脑轻松地携带在身边的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等载体方式展现给广大用户进行阅读。但是,在网络文学作品迅速发展崛起的同时,一方面其主要发展基地即文学网站在给予网络文学作品很好的发展平台之外,也在客观上限制了网络文学的创新以及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网络上大量的非法复制与传播等行为,也会严重侵害网络文学作品的著作权。为了更好地保护网络文学产业,应该提高行业责任,完善相关立法,提高行政部门的执法效率,增强网络经营者、网络用户以及网络作家的版权意识、加强技术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